美文网首页蝶岛文苑
古城觅诗游灵石

古城觅诗游灵石

作者: 张哲民 | 来源:发表于2018-03-12 14:51 被阅读4次

      常常在古城里散步,每次看到街头巷尾那些富有灵性的石头,总是徘徊良久,似乎总能感悟到它们的灵气,心里会涌出一种莫名的感动。这些石头中,最沁入我心扉的要算石龟、笑止石、笔架石这三块,它们在《铜山志》都有记载,在古城民间都有传说,具有文化蕴涵,可它们偏偏或遭毁坏,或被无视,有的甚至残缺不全,令人遗憾。

          经过这些灵石次数多了,感悟也越来越深刻,去年就写了几首律诗,记下这些感悟。春节期间,老沙和几个朋友来家里喝茶,他们知道我对这些石头怀有深情,很想来一次“游石悟意境”之旅。我也喜欢这些石头,百看不厌,立马答应,说走就走。

       

          我们从石龟走起,到了九仙山下的观音亭脚,拐进曲曲折折的小巷,经过一个小隘门,一个梁山青石的门槛已经被岁月磨得凹成一条深深的沟,仿佛在诉说岁月的久远。进入隘门来到孙氏磊砢山房,前面就是石龟埕。石龟是铜山人熟悉的地方,《铜山志》记载这里有石龟、石狮,这两块石头旁边都有一个埕,人们也称为石龟埕和石狮埕。石龟和大井头这个历史胜迹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相传当年大井掘成,没想到泉眼和大海相通,井水虽很多却又咸又苦,不能饮用,挖井的人们非常伤心。这事被关帝庙前放生池的一只正在修炼的龟精知道了,它正想做一件善事,于是就每天夜里把大井的咸水喝进肚子,然后把咸水排回大海,再把分离出来的淡水吐到大井。这样持续三年,大井水质终于又甘又甜,龟精也功德圆满,拂晓时分准备升天,不料此时大井附近有一产妇从家里来到井边洗脏物,龟精被秽气一冲,从半空跌到大井边,变成一只石龟。人们感恩龟精的恩德,逢年过节便提饭菜来石龟前祀拜。大家听完这故事,心里顿时肃然起敬,默默站在石龟前,凝望着这个曾施大恩德给铜山百姓的灵石,感叹正是有龟精的恩德,才有大井的甘甜,也才有大井泉滋养铜城的历史。铜山人对大井的感情是非同一般的,就连人死后也都要到大井“请水”沐浴,最后一次用大井泉清洁身体,干干净净地回到阴间转世。

          我们徜徉在石龟埕,感受着这里良好的气场。遗憾的是眼前石龟石一部分被民房、巷道占填,石身上又刻着几个石坎,顶部架着电线杆,有点杂乱无章。然而石龟又是庆幸的,它虽然升不了天,但它应该不会后悔,它和大井同样成为铜山的神灵之物,留在这个地方恰好也见证了铜山很多精彩的历史时刻。石龟不会忘记当年施德政打了胜仗,从它身边经过,开心地前往水寨大山摆宴庆功,当场留下宏伟诗篇《横海歌》的豪迈时刻;石龟不会忘记当年航海巨商孙有全为了保护这一带群众不受“撞拼贼”侵扰,在后路、下相公巷、顶相公巷、赤土窟以及石龟身边建设了多个隘门,形成类似城堡的居民区,有效地保护群众生命财产的善举德行;石龟不会忘记当年孙家子孙在磊砢书房的读书声,课余时间到它面前玩耍嬉闹的快乐时光;石龟不会忘记当年中营衙的将士们在这里驻防四十年后,要移守城内的不舍场面;石龟肯定不会寂寞,在这里它有大井作伴,每天看着熙熙攘攘铜山人来打水、挑水,它仿佛一个慈祥长者,心中充满欣慰,脸上挂着微笑。       

           

          我每次来到石龟,心中总是充满崇敬,去年那首《崇敬石龟》五律是这样写的:

     

                  少室宗龙首,源流岭下倾。

                  中营谋戍计,磊砢读书声。

                  狮石何年隐,龟埕此地名。

                  甘泉滋万众,临井肃然生。 

          石龟为了百姓有甘甜泉水,最后牺牲自己不后悔;石龟看到百姓有家事不解,就帮助他们解脱,正是石龟处处为老百姓着想,铜山老百姓也对石龟心存感恩,十分敬仰!

        我们告别石龟,沿着挑水街、澳路街、前街,一路来到西门外的破澳岬,这里原先是岵嵝山西麓深入西门澳的悬崖峭壁,笑止石就在这里海滨。现在西门澳已经填海造地盖楼房了,在兆丰商城和环城路的交接处,我们找到了笑止石。笑止石的神奇,《漳浦县志》、《铜山志》都有记载,相传该石能够在海里行走。有一天它在水里行走五十步,几个蒙童看了,觉得好玩,指着它笑,结果可能是触动天机,它就停下来再也走不了,人们就称之为笑止石。眼前的笑止石杂草丛生,高低不平,很难想象它曾是历史上这么传奇的灵石!这时,有三个小孩来笑止石玩,他们爬上跳下,开心嬉闹着。老沙见多识广,他介绍这块笑止石也叫龙尾石,相传从诏安渐山起源过来的龙脉,一路到了西门澳,从这里出海形成岵嵝山,龙头在关帝庙,龙尾就留在这里,成了笑止石。老沙说小时候他家离这里很近,经常来笑止石的海滨游泳,退潮时笑止石就依偎在沙滩上,非常高大,涨潮时会被海水淹没大部分,当年很多小孩子都喜欢爬上笑止石玩跳水。笑止石陪伴他们度过童年快乐的时光。听了老沙介绍,我们不禁感叹原来笑止石自古就是儿童的乐园啊!看着这块灵石,我们不禁猜测起笑止石为什么会行走?是不是当时西门澳退潮时,沙滩露出很远,潮水一来,恍然间就淹过笑止石,这样看起来石头像是在行走?抑或真的是龙尾在水里摆动,人们看起来以为是石头在行走?不管答案如何,眼前的笑止石就是铜山历史上一块奇石,如果那天它不行走或者在行走中不被笑指,那么它也许就不会静止,可能就会有更神奇的故事流传下来。

          我每次来到笑止石旁边,总感觉它就像一个阅尽沧桑,无欲恬淡的睿智老人,又有着小孩子般天真无邪的微笑,这是一种毫不在乎的乐观!在漫长的岁月里, 它享受着西门澳的春风秋浪,它阅读着水寨的樯桅号角,它回味着古城的文韬武略,他俨然成为一个历史的长者,为年轻人传经授道,为盛世泰平欢呼鼓舞!每次到笑止石这里,我就感觉它的乐观活脱脱有苏东坡的那种豪迈仙气!每次来到笑止石这里,我总能收获乐观,放弃消极,这位长者好像是良师益友给你解疑释惑,增添信心!要赞美笑止石的话甚多,只能选择长长的排律来写《赞笑止石》:

                笑止能浮走,铜山志里诠。

                随行几十步,静坐数千年。

                春意青螺叠,秋声白马连。

                寻诗城堞下,悟道水门前。

                考古苔生壁,谈经月挂天。

                新潮闻雅乐,远信寄飞鸢。

                世众群怡处,唯君独寂然。

                孤心痴品逸,莫是学苏仙。

          笑止石刚好处在西门澳和西门交接处,对西门外演武亭的雄壮,西门澳的辉煌,前街商业的繁荣非常清楚!它清楚记得顺治十八年夏天,突然轰的一声炸响,深受百姓爱戴的忠匡伯张进引炮火自焚尽忠了,他为了让铜山古城和老百姓免遭战火涂炭,选择牺牲自己,人们非常感恩张进,立碑建庙世代纪念他;它清楚记得康熙十九年副总兵詹六奇奉令复界,七月二十四日在这里生火安居,把原教场辟为市场,拉开前街、后街、铺山街的繁荣序幕;它清楚记得康熙二十三年那个夏天,施琅提督在天后宫前的西门澳举行祭江誓师仪式,场面非常壮观,舟师直发澎湖,不久传来征服海贼、收复台湾的捷报。笑止石要记得事情太多了,历史已成历史,只有蜗居在路边的它见证了铜山一件一件的繁华与沧桑。

          离开破澳岬,我们走进火药局巷,沿着山腰来到笔架石。笔架石非常形象,一块十来米长,三四米高的大石头上有三个突起的石峰,整块石头极像笔架。我们看到笔架石上刻着几行字:“此处系文武庙龙脉,东至书院前,西至狮舌下公禁,不许藉称祖地盖筑房屋,掘土取石,如违,呈官究治”。大家很好奇,看了这个公禁才知道从西门城墙到文公祠脚这一条线原来是文武庙的龙脉,这是个非常重要的地方!老沙介绍笔架石这一带人杰地灵,以这里为中心,上面山脊的右侧有狮头、狮耳、狮乳石,当年周德兴精谙地理,看出岵嵝山是个狮穴,选择在这里建造古城;左侧山脊是五老石和文公祠、魁星楼。笔架石的后面是民国时期著名教育家陈雯登故居“萼楼”。笔架石左边是陈氏祖祠陈衡南故居,衡南公家境贫寒,但矢志科举,等攒足盘缠参加科考已是暮年。嘉庆皇帝来考场巡视,见其白发苍苍,就拿卷阅读,不禁被他的文采所感叹,就免其应考,赐“文魁”牌匾一块。陈氏祖祠前面还有个蟳穴,两只大螯非常形象,蟳石下有泉水吐着泡沫,好像螃蟹吐沫一样,泉水非常甘甜,石头旁边刻着“泓沚泉”。传说一个秀才进京赶考,路过这里口渴人乏,进来喝了甘甜的蟳穴泉水,暑意顿消,他喝足了甘泉,又装满一葫芦蟳泉水,路上都舍不得喝,一直到殿试,他用蟳泉研墨,没想文思如泉涌,题诗作文,如有神助,一举登科!后来他回乡,感恩蟳泉,就在此题写“泓沚”,可惜这个珍贵的蟳穴现在被破坏,泓沚泉水也随之消失。笔架石下边是七曲巷、喇叭巷,单单民国时期这一带出了东山第一位留学生萧笠云、著名画家林嘉、德医双馨的老中医卢植伍等诸多了不起的人物。笔架石左边过去就是西门内的狮舌石、西城墙以及七十二坎等风景秀丽的地方。

          大家摩挲着笔架石,为笔架石的美丽和灵气而赞叹不绝。他们都说要不是今天之行,肯定不知道小巷路边竟然还有这么好的东西;要不是当年有这个公禁,不知现在我们还能不能看到这历史胜迹!多年来,我也非常喜欢这里,站在稳重的笔架石前,仿佛是在和历史老人交心请教。有时候,笔架石就像是白发苍苍的衡南公,他一生勤学,孜孜不倦,不会因为年纪大而松懈心中的理想,当你感到迷茫时,他就呵呵一笑,让你重振精神,勇往直前;有时候,笔架石就像是爱国爱乡的萧笠云,教导年青学子要有“为人群谋福利,为国家矢尽忠。学问可济世,有恒能成功”的良好学风,当你感到空虚时,他循循善诱,让你忠贞爱国,不计得失;有时候,笔架石就像治学严谨的陈雯登,把一生的聪明才智奉献给教育事业,年老犹有“九秩焉足纪,移作望云章”的敬业精神,鼓励你要有一颗不求腾达的平常心,要有一股精益求精的钻研劲。感叹于笔架石旁有这么多先贤的好学、济世、忠贞的励志精神,我写了一首七律《过笔架石》:

        后山五老有遗风,胜迹萧然隐巷中。

        笔架天高三石鼓,狮泉月落一弯弓。

        寒侵蟳穴汤烟散,光射星楼夜色红。

        酬志何憎谁齿豁,文魁犹赐白须翁。

          大家听了这首诗,都说铜山确实是文簇花锦之地,平时常被熟视无睹的后山,今天一说起来竟然到处是文物,到处是历史,真的是“胜迹萧然隐巷中”啊!更重要的是这里还是一个励志的地方,有的人一受挫折就妄自菲薄,若能来读读笔架石,就一定能悟到笔架石处江湖之远而荣辱不惊的高贵品质,就能体会到“文魁犹赐白须翁”的大器晚成!

          告别笔架石,我们沿着狮哥奶下山,大家边走边感叹,没想到家乡街头巷尾有这么多神奇的石头,这也从另一个侧面看出铜山古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沧桑历史。最令人心痛的是目前这些散落在民间的灵石,普遍不被人们认识,所以也就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有时它们是在无意中被破坏的。石为山之骨,泉为山之脉。但愿能通过适当的宣传,让广大群众认识这些代表铜山风骨的泉石,自觉保护它们,尽量创造一个好的环境,让这些承载铜山历史文化的泉石能够永续地教育我们的子孙后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张哲民:很多人谈起笑止石,都是小时候在上面玩跳水。
      • 陈旭山:我老家就在破澳岬,小时常去爬笑止石,别人涨潮时从上面跳下来,我始终不敢。

      本文标题:古城觅诗游灵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wvn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