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考研 | 中诊复习规划

作者: 148a4098b41a | 来源:发表于2019-05-10 13:32 被阅读0次

《中医诊断学》是一门非常零散的课程,很多同学自然也认为是一门最难的学科,因为要记忆的东西太多了,《中医诊断学》中的细则确实很多,并且某一个细则有诸多的方面,确实存在难以记忆、难以鉴别的情况。但是,如果功夫真的下到的话,这一门课程还是很好学的,毕竟这一门课程不像《中医基础理论》,没有那么多的经典条文,没有那么多需要理解的地方,所涉及的知识点多可以从识记层面进行搞定。

《中医诊断学》这一门课程层次很分明,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曰四诊,即望、闻、问、切;二曰辨证,辨证的方法有病因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卫气营血辨证、气血津液辨证、三焦辨证等,尚不涉及到论治的问题。对于四诊,要知道常态是什么,然后各种病态(症状和体征)的表现,最为关键的是要知道此病态的病因病机是什么,具有什么样的临床意义,这点是考试的关注点,因为研究生入学考试多从理解的深层次进行考查,并且临床意义与临床密切相关,此点符合考试大纲的改动要求。

对于辨证,要知道每种证的特点,或主要辨证要点,这是一种抓主要矛盾、抓关键的方法,认识证型后,要对证型进行病因病机的分析,如此才是诊断的内涵要求。

这门学科的重点就是诊与断,诊是收集四诊信息,分析四诊信息,断是根据四诊信息的分析得出结论,是什么病,是什么证型,进而推出来可能的病因和病机,这就是诊断学的最精深、最关键的内容,故而《中医诊断学》是一门基础桥梁性课程,具有纽带作用,其地位非常重要。

《中医诊断学》的学习不能单纯地靠识记,尤其是死记硬背,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并且得有应用思维,比如舌苔的学习,在掌握正常的舌质、舌苔的情况下,要对异常的各种情况加以分析,要深入探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异常现象,如此是从理解上加以掌握,如此才能灵活地应用,更好地指导临床,正所谓理论指导实践。

四诊的学习要用一条线串起来,以机体为例,从上至下,各部分的正常和异常的信息,加以分析,并且要有破案分析的思维,善于抓住主要信息,关键信息,正如破案中的关键证据,如此才能够更加准确地进行判断。

《中医诊断学》中存在一些假象,存在一些干扰信息,或者主次不太分明的地方,需要加以鉴别,这些地方往往是考试重点的地方,因为需要深层次的进行理解及鉴别,如阴阳的真假,寒热的真假,舍脉从证,舍证从脉等内容。

《中医诊断学》的复习一定要做题,因为书看多了,可能会带来误区,认为自己诊断学已经学得很好了,这也熟悉,那也不陌生,实则有可能模棱两可,或者说概念含混,只有用心做题,才能真正辨别掌握与否,尤其是做多选题。

学习《中医诊断学》,一定得有临床思维,一定要时刻联想临床场景,如此,才能生动地学习,更能够将理论与临床联系起来。

小伙伴们想了解更多中医考研书籍请到天猫云图盛世图书专营店选购,更多强化知识点可关注高教考试在线官网,有免费中医课程相送哦~

相关文章

  • 中医考研 | 中诊复习规划

    《中医诊断学》是一门非常零散的课程,很多同学自然也认为是一门最难的学科,因为要记忆的东西太多了,《中医诊断学》中的...

  • 中医考研 | 中诊复习方法

    中医诊断学这一门课程层次很分明,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曰四诊,即望闻、问、切;二曰辨证,辨证的方法有病因辨证、脏...

  • 中医考研 | 中诊

    五色主病 赤热戴阳黄脾湿 白虚气血阳寒证 寒瘀痛证青黑共 青风气滞黑肾水 赤色:热证,戴阳证; 白色:虚证(血虚、...

  • 中医考研 | 中诊歌诀

    1、表寒证:伤寒恶寒身发热,鼻塞无汗浮紧咳。中分恶风脉浮缓,头项强痛自汗出。 2、表热证:表热热重恶寒轻,微渴有汗...

  • 中医考研 | 中诊必考点

    望形体 强、弱、胖、瘦的表现与临床意义。 1.形体强弱 (1)体强 体强指身体强壮。 ①表现为骨骼粗大,胸廓宽厚,...

  • 中医考研 | 中诊必考点

    望五官 目形: 胞睑肿胀,目胞浮肿,为水肿的表现。 眼窝凹陷,多见于吐泻伤津或气血虚衰的病人。 眼球突出,兼喘咳气...

  • 中医考研 | 中诊考点精要

    望姿态 常见异常姿态的表现与临床意义。 1.动静姿态的临床表现和意义 (1)坐形 ①坐而仰首,多见于哮病、肺胀、气...

  • 中医考研 | 中诊必考点

    恶寒发热 恶寒重发热轻:风寒表证的特征,由外感风寒之邪所致; 发热轻而恶风:伤风表证的特征,由外感风邪所致; 发热...

  • 《中医诊断学》考点精要

    中医考研的小伙伴们加油哦~今儿给大家介绍中诊考研必考点: 小伙伴们想了解更多中医考研书籍请到天猫云图盛世图书专营店...

  • 中医考研 | 中诊的必考点

    1.司外揣内 外,指疾病表现于外的症状、体征;内,指脏腑等内在的病理本质。由于“有诸内者,必形诸外”,所以《灵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医考研 | 中诊复习规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vfa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