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p.weixin.qq.com/s/iwS4Dr8JkupVmL-xWpPmbA
这是山东商报的记者采访公司销售高管的一篇文章。
下面由我来评论一下。
对于公司上市24年来,首次出现亏损。反思的结论是渠道因为挣钱而压货严重,公司对顾客关注度不够。
这个反思一定会令合作伙伴齿冷。你搞价值回归,渠道要压货。终端消耗了多少?你一点儿反应都没有吗?摆明了这是要捞一把就走的投机行为。急功近利竭泽而渔。事到如今,资金链出现紧张,财务报表出现亏损。再反过来说对顾客关注不够。一年四次的提价。十年提了20多次。这时候再说对顾客关注不够,就是得了便宜卖乖。应该说你从来没有想过顾客。只把他们当做韭菜。以为这些顾客是怎么来的?是大风刮来的吗?是前辈们用双脚磨出来的。是执行了正确的策略换回来的。
一个企业内部信息的畅通,会最大程度地减少决策的错误。公司政策对市场反应的迟钝,首先就说明了信息的传递在公司内部出现了严重的阻塞。原因首先应该归罪于官僚主义的傲慢自大。
现在做出了一个重大的战略转折。自建销售平台,而对这个自建平台存在的先天不足警惕性不够。
1.投资大。以目前的资金状况,甚为担忧。
2.缺少去比特化的影响互动载体。也就是说自建平台,要有大批的能吸粉的客服人员。目前的状况是客服好找,能吸粉的极少。
3.从顾客的方面来说,商家自建平台。缺少了对比功能。假如在手机上买一种产品,就安装一个厂家app。或者小程序,那对消费者来说是个极大负担。
这位高管用镰刀来割小麦,和用联合收割机来割小麦,比喻传统营销和数字营销的差别。这个比喻太过拔高了营销手段的作用。
收麦子用什么设备不决定产量,决定产量的是你怎样把麦子种好。决定一个产品的是产品,价格,销售,渠道。而影响选择的根本应该是产品和价格。销售和渠道是次要作用。对这点认识不清将会事倍功半。
产品的本质,是应该符合消费者某种需求。乔布斯之所以被人称为神,打造了世界价值第一的手机品牌。仅仅是因为他从本质上深入的探求出了消费者的需要,便捷,而强力让企业组织去满足这个需要,而大获成功。
去学习苹果公司,不应该只注重学习怎么圈粉。而应该将精力放在挖掘消费者的需求。同时自我检视自己能做什么,不要做自我能力之外的事情。
可以反思一下,我们做的这个系统让消费者便捷了吗?让消费者节省时间和金钱了吗?我们是通过什么让消费者信任我们的?没有信任的基础,搞什么营销也等于零。
现在互联网基础建设就好比是公路,只是让我们的信息之车跑的更快。但是如果目的地不清,那我们照样会迷路。
用营销的数字化去倒逼生产端的数字化和采购的数字化。什么是生产端的数字化?也许是指的是个性化柔性制造系统。采购端的数字化是什么呢?是在网上比价采购吗?百思不得其解。
这位高管还说要打破企业围墙搭建创客平台。听起来很高大上。但仔细琢磨琢磨就知道。这是让品牌再度泛化。实行品牌多元化,类似于贴牌战略。授予你品牌使用权,来获取收益。
一个强大品牌的背后,一定是一个厉害的团队。最根本的策略是抓好这个团队的管理和建设。高效而反应敏捷。真正能干事的人将会被放在重要岗位,只考虑自己的人将会被拿掉。将这个团队的积极性最大的发挥出来。在有正确目标的指引下,这个团队不管运营什么品牌都一定会成功的。而反过来,一定会失败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