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康的闹市区之中,隐藏着一座民国时期的小楼,中西合璧,古朴典雅。过去,它是安康市最早的图书馆;如今,它是安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08年9月16日,安康文安楼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https://img.haomeiwen.com/i27615041/36b747e6159d029c.jpeg)
2018年中秋节之际,我和家人前往安康,寻访众多的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月21日夜里,经过恒口古镇,来到安康市区;第二天清晨,寻访安康文庙,这里正在维修,暂停对外开放。
于是,我又来到鼓楼街,寻访了这里的文安楼。它位于安康市群众艺术馆的大院内,在新落成文化馆的遮挡之下,角落里的二层小楼显得很不起眼。走在门外的大街上,没有人会想到这里另有一个天地!
![](https://img.haomeiwen.com/i27615041/efe5d07f8bfc0382.jpeg)
走进安康市群众艺术馆的大门,向右侧绕过眼前高大的文化馆,文安楼的全貌赫然呈现在北面。小楼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为砖木结构的二层小楼。庑殿顶,覆灰瓦,用青砖砌成西式券拱墙体,东、西、南三面设有回廊。猛然看去,颇有几分“遵义会议旧址”的风采!
![](https://img.haomeiwen.com/i27615041/c98eb9b00c8cc7c7.jpeg)
民国二十年(1931)九月,教育界人士在安康集会,商议成立“兴安图书馆”,推举当地耆绅顾大任为主事。民国二十五年(1936)十月图书馆落成,将此楼提名为“文安”,盖取“文以安邦”之意,并且订购《四库备要》《万有文库》等书籍充实馆藏。
建国以后,文安楼被改为安康县文化馆的文物库房,曾经放置着大量文物和字画,以及武当山流失的铜佛造像。1956年,随着安康县图书馆的设立,这里收藏的书籍也进行了移交,文安楼彻底失去“图书馆”的身份。这座安康最早的图书馆,断断续续维持了二十年……
![](https://img.haomeiwen.com/i27615041/f73f408c16be1300.jpeg)
文安楼中西合壁、南北合一的建筑风格,为民国时期中国县级图书馆难得的建筑遗产。门窗、栏杆和拱墙的形制均为西式,房顶、屋脊和角檐的结构皆为中式。屋脊为东西向,有勾头滴水檐,角檐下有木雕雀替,椽头均以桃形木制云纹“遮朽”挡护。
![](https://img.haomeiwen.com/i27615041/ec54d74ea3f6a803.jpeg)
![](https://img.haomeiwen.com/i27615041/f07f2a94ba049bb5.jpeg)
文安楼的东侧,有木质的楼梯,能够登上二层,可惜大门紧锁。站在楼下,向上望去,中间的门额上镶嵌着“文安楼”三字的匾额,左边为“书城”匾,右边为“文库”匾,白底黑字,清晰明了。
文安楼的一层被改造为“非遗”展馆,但是这里的大门也没有开。正要离开的时候,询问一名保安后,得知他有门钥匙,九点以后开放展厅。于是,我回酒店休息了一会儿,十点左右跟家人又来到文安楼,在保安的带领下参观了这座“非遗”馆——
![](https://img.haomeiwen.com/i27615041/1360ea4f2ebd038c.jpeg)
![](https://img.haomeiwen.com/i27615041/b8408ab3b89eee87.jpeg)
![](https://img.haomeiwen.com/i27615041/6ff74f048b07610c.jpeg)
这里陈列着来自安康本地的众多“非遗”藏品,闪耀着民间手工艺者的非凡智慧,包括各种生产生活工具、民间手工艺制品和传统表演道具等。其中,用来自安康汉江中的石头,制作而成的精美“汉江石画”,足足摆了满大半个展厅。
![](https://img.haomeiwen.com/i27615041/03d469cd651ca312.jpeg)
![](https://img.haomeiwen.com/i27615041/85d92a9f82c0d078.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