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初中了,对家长来说,第一个孩子应该都是最感慨的。还记得女儿上幼儿园时我那依恋的心情,到现在上初中了,虽然嘴上说她自己进去找教室就行,但心里还是希望可以多陪她。不过学校确实不给家长进去,只能目送她进校园,连目送都送不了,人太多,她和小学的同学兼闺蜜一起,一下就看不见在哪儿了。
老二也是颇多感触,昨晚就问我,姐姐是不是到学校就不回来了,我说中午回来。今天早上又问我,妈妈你是不是到学校不回了,我说我接姐姐回来。她很敏感,一有变动就会有情绪的波动。
昨晚大女儿说要是她自己一个人进去的话,不知道在哪个班,不知道班级在哪个地方……各种等待明天到来的担心。而我,今天送走她之后,其实也是各种担心,不知道分的班好不好,不知道同学是否好相处……各种从前我自己上中学的往事涌上心头。
忘了,昨晚应该陪大女儿睡觉,给她缓解一下上学前的紧张情绪。但是《族长的秋天》就快要看完了,我到处都在找空隙钻进书本里,也就忽略了这件事。一早上匆匆忙忙,做早饭洗漱骑车送她,我们都会有些紧张。紧张之后女儿是迎接新学校新同学新老师,而我却是有小小失落的,或许是感慨女儿长大,或许是感叹时光悠悠,这两者其实是一个意思。
《族长的秋天》刚开始看时,太意识流,不太好看的,后来看着看着就能看到熟悉的人物,熟悉的历史再现,于是就能坚持把它看完了。或许我们国家在那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那时风云叱咤的人物,也是如同本书中的族长一般孤独,到他年老的时候,他只是一个象征,象征着权力,代表着某个执政时期。
《百年孤独》是一个家庭的命运,是一个部落的衰亡,《族长的秋天》却更集中于一人,《百年孤独》光怪陆离,《族长的秋天》是人物内心的折射,即使是身为最高掌权者的他,无法让这个世界按照他的安排来进行,即使他的考虑是为民众的前途,他无法保护和自己亲近的人,民众的愚昧无知,当权者和掠夺者的贪婪无度,恐惧助推着欲望。他看清一个个背后所隐藏的心思,他的暴力野蛮和血腥,但他不是全能的上帝,他仍然只是一个人,他会衰老,即使他活到两百岁,他有欲望,虽然他不懂得如何去爱,他还是个孩子,永远离不开母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