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读书
30天读30本书,挑战第14本《选择理论》

30天读30本书,挑战第14本《选择理论》

作者: 书虫小白 | 来源:发表于2021-11-15 20:13 被阅读0次

当妈妈的生活里肯定会有些独特的体验。比如前一阵子开学季,我就想起我家崽子刚上幼儿园的那个开学季,分离焦虑,导致送她去园里,她就发烧,在家烧就退了。再送回园里,她继续发烧。

除此之外呢,比如某天我批评她态度比平时严厉了些,积攒几天,她也能发起烧来。这种发烧很明显不是外感风寒的那种,就是发烧给我看的。多次下来,我觉得她简直是个仙女,可以随意控制自己的体温。

在我读完这本《选择理论》之后,我终于承认她不是仙女,没有超能力,只是人类正常行为中的一种,她自己选择发烧。

发烧也能选择的吗?答案是能,而且很容易实现,我家四岁的崽子随意调节一下体温就做到了。并且,除了发烧,我们可以选择的事情可太多了,比如抑郁也是可以选择的。

你要是对一个得了抑郁的患者大声疾呼,你不是患上了抑郁症,你是自己选择了抑郁,这,这,这么说肯定不人道,并且,这很容易就与“受害者有罪”这一想法挂上钩,而“受害者有罪”这样的说法和想法确实是人类思想中根深蒂固的毒瘤。

但发烧甚至抑郁这样的行为,真的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吗?做为选择理论和现实疗法的创始人,有着长达半个世纪临床心理咨询经验的心理医师,威廉.格拉瑟在他经典的现实疗法著作《选择理论》中向我们娓娓道出,我们陷入心理困境的原因,以及如何通过现实疗法,走出这些困境。

1、外部控制心理学形成的怪圈

当家长的都有这样的体验,因为孩子不肯做作业,你很生气,多次跟她沟通也无果,她就是不愿意写作业。你渐渐失去了耐心,开始大发脾气,声音越来越高,孩子有可能不甘示弱,有可能默不作声,但不会因为你的暴躁而写作业,相反,因为你的暴躁,她打定主意不写作业了。

而你也在歇斯底里所有手段都用完之后,决定惩罚孩子,不让她玩游戏,不让她看电视,甚至不理她,冷暴力或者真暴力打了她一顿。结果发现,你和孩子关系变得非常恶劣,而作业…就别提了,根本就是个导火索,只是让亲子关系变得恶劣的导火索。

但是,我们的初衷不是为了让亲子关系变恶劣,我们只是想让孩子写作业而已啊!而现在作业没写成,你说的话她已经完全不听了,不听就导致更加不会写作业,不写作业关系就更恶劣。我们陷入了恶性循环的怪圈。

不错,这就是我们一直默认的外部控制心理学所导致的怪圈。外部控制心理学的本质,如其名所示,就是控制。这个心理学有个非常简单的操作前提:惩罚那些做错事的人,奖赏我们认为正确的行为,这样,那个人就会听我们的指挥了。

企图控制不愿意写作业的孩子,我们正是这样做的。不写,就惩罚她,不给看电视,不让玩游戏,甚至冷暴力、暴力,都是惩罚。如果她乖乖写了作业,就可以看电视做奖赏。可这正是导致我们痛苦的根源。

2、如何跳出这个怪圈?

与外部控制心理学相对的,就是选择理论,它是一种内部控制心理学,这是一种彻底的改变,能将人们现在认为的常识转变为一种全新的常识。

选择理论基于以下10条原则:

a.我们只能控制自己的行为。

就像我们没法代替孩子写作业一样,我们只能让自己写作业,只能让自己暴躁,只能让自己打孩子屁股。

b.我们能给予他人或者从他人处获得的只是信息。我们和他们如何处理信息是各自的选择。

回到孩子不写作业,我们非常暴躁的场景中。我们给予孩子的,只是你要写作业,你不写作业我就很生气,很暴躁这个信息。孩子给予我们的,也是我不想写作业,我不想你这么暴躁显得不爱我了,你不爱我我就更加不会让你得逞这样的信息。

c.所有长期的心理问题都是人际关系问题,许多问题比如疼痛、疲劳和一些慢性疾病中的一部分原因也是人际关系问题。

d.人际关系问题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e.过去发生的痛苦事件与我们今天的生活有很大关系,但是回顾痛苦的过去对我们没什么帮助,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改善当前的重要关系。

f.我们受到五种基因需求的驱动:生存、爱和归属、权力、自由和乐趣。

g.我们只能通过满足自己优质世界中的画面来满足这些需求。

h.从出生到死亡,我们能做的只有行为。所有行为都是整体行为,由四个不可分割的成分组成:行动、思维、感受和生理状况。

i.所有整体行为的特征都是动词形式,比如我选择了抑郁,或者我现在抑郁,而不是我患上抑郁,或者我感到抑郁。

j.虽然所有整体行为都是被选择的,但我们只能直接控制行动和思维。不过可以通过选择行动和思考方式来间接控制感受和生理状况。

基于上述10条原则,选择理论其实是在告诉我们,我们必须了解我们能做的事的界线在哪里,然后在那些范围内做我们所能做的。

3、我们能做什么?

从孩子不写作业的例子里,我们已经发现,我们实施控制的企图毁坏了我们与孩子的唯一联系,而正是这种联系让我们对我们和他们的关系有一点掌控力。

所以,关系对我们才是最重要的。我们能做的就是把关系放在第一位,任何行动之前都要考虑,这么做会让这段关系更好还是更差,这就是选择理论,我们需要做的选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0天读30本书,挑战第14本《选择理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yoqt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