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写的几篇文章投了伯乐,其中一位伯乐委婉地告诉我,我写的文,别字太多了。短短几行段落,别字多到不忍直视。一开始我觉得不至于吧!后来自己仔细检查了一下,的确如此。
说起来自己也是文科出身,这种低级错误不该有。但是这些年公文写的多了,很少在这些小的细节上下功夫,忽略了文字的基本功。
以前在校写什么,校报老师就给发什么,从不需要审稿,反正只要是我提交的稿,通过率百分百。这一度让我产生了一种骄傲自满的心态,长期以来,没人唱反调,也没人告诉我到底写得如何。以至于我一直觉得自己写得可能还不错。
直到我来到简书之后,看到了这里不仅有好看的小说,还有才华横溢的作者。自己引以为傲的资本在这荡然无存,因为水平确实一般。之前写得顶多算是豆腐块的小短文,不值一提,跟中学生作文差不多,中规中矩,缺乏心意。
看过一些伯乐的推文,从中发现了很多有趣且精彩的文章,内容丰富,细节饱满,人物刻画入木三分。再看着自己写的,情节狗血,人物单调,好坏一眼就认出了。很难真正让人看进去,细节更是无从谈起。
尤其是描述一些场景,对话,词句来回就那么几个,乏味无趣。书自己倒是看了不少,以前总是看看热闹,不仔细,不去深挖情节,似是而非,看过就忘,很少能够运用道自己的文章之中来。这是个弊端,现在开始我看书疯狂画线,好的词句,人物间的对话,细节描述,通通画出来,再抄写在空余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多多写那么几句,从模仿开始,慢慢感受,描绘,一点一滴地去积累。
对于文字的感知力,自认为没有那么得强烈,需要时间去练习。身边确实有文字功底很强的朋友,随便一写就是出彩的段落。而自己有时费劲脑汁才磕磕绊绊地写出了几行字,词语生硬,不生动,没有文字独有的灵魂。就像是一碗白开水,寡淡无味。有时真的是很羡慕那样的朋友,挥笔成章,洋洋洒洒。自己就像是个画匠,勤勤恳恳打理土壤,施肥,浇水,只为等待花开。最后的结果可能用力过猛,产出与回报不对等。这时候只需感叹一句:天赋是个迷!
说了半天,还没提这个别字是什么。就是常见的,“的,地,得”得用法,写的时候压根没当回事,被人指出来的时候,很是汗颜,太丢人了。以后写文得多注意这个问题,不敢说不出别字,至少不能太多嘛!我理解编辑老师看到这样一篇别字文章得多崩溃,换做是我,我也会很无语的。无论内容怎么样,给人的观感不好。就像老师阅卷子,全是狗爬式的字,内心会多无语!
后面有时间我还要将之前写的文章,通通修改一遍,之前不懂,现在了解了具体用法了,试着改改,不要再有别字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