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作者: 張志金 | 来源:发表于2018-05-05 09:08 被阅读41次

我是广西分会副会长张志金,这是每天一篇原创文章的第7篇

对于历史颇为感兴趣,今天给大家梳理《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这本书的有关内容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关于作者】

修昔底德,公元前五世纪的雅典人,古希腊历史学家。自幼接受精英教育,并拥有丰富的从政经验和战争经历,一度成为雅典的十大将军之一。因在一场战争中指挥不当,遭到雅典人的放逐,直到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后才返回雅典。他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初,便敏锐地意识到这将是希腊世界前所未见的战争,于是着手记录这场战争,著成了这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关于本书】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成书于公元前5世纪末,共8卷,记载了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希腊城邦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爆发的战争。尽管该书并未完整地记录战争的全过程,但修昔底德的生花妙笔,及其伟大而深邃的思想,仍使这本书成为超越时空的经典。千百年来,这本书被人们不断地传抄、阅读和研究,现在更是被翻译成多国语言,是当之无愧的传世经典。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本书的核心观点是:《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主要记载了雅典和斯巴达之间持续了27年的战争。修昔底德秉承客观理性的精神,记载了战争中前20年的历史。他对战争以及政治和人性的分析,对后世有重大的启迪意义。

1. 伯罗奔尼撒战争主要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战场在希腊本土,第二阶段战火烧到西西里岛,第三阶段的战争主要发生在伊奥尼亚海域。

第一阶段:公元前431年到公元前421年。

导致这场战争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雅典不断向外扩张的势头,引起了斯巴达人的恐惧,斯巴达人下决心打击雅典这个新兴强国。

雅典军队由于海军强,陆军弱,所以避其锋芒,在斯巴达军队进攻的时候将公民撤进城中,让雅典的海军侵扰斯巴达后方。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雅典城内人口激增导致瘟疫横行,雅典政治领袖伯里克利感染瘟疫身亡。他死后,雅典军事政策日益激进,和斯巴达杀得有来有往。最后,双方在承受了相当的损失后,于公元前422年签订和约。然而,由于斯巴达和雅典都没有受到致命伤害,希腊的国际格局仍是双头局面,因此双方都在私底下支持别的城邦伤害对方,打某种意义上的“代理人战争”。

第二阶段:公元前415年,雅典人受到西西里岛的艾格斯塔人的欺骗,以及本国的政治家亚西比得的鼓动,出兵围困西西里大邦叙拉古。

叙拉古是斯巴达的盟邦,而雅典要亲自攻打叙拉古,因此雅典和斯巴达之间战火重燃。到达西西里之后,雅典联军试图在岛上争取援助,将战争变成了围城战。经过激烈的争夺,雅典人最终没有攻下叙拉古,反而被及时赶到的斯巴达及其盟邦的联军包围在叙拉古的港口。雅典军队从海陆撤退不成,便尝试从陆路撤退,结果被全歼。西西里的惨败给雅典造成严重冲击。

第三阶段:公元前413—公元前411年,斯巴达军队开始全面进攻。

由于雅典在西西里惨败,海军力量所剩无几,所以雅典人不得不试着改变政体来节省开支,还试图和波斯人结盟。然而斯巴达人却抢先一步,与波斯人结成攻守同盟,相约共同击败雅典。斯巴达想出的招数有两招。其一,雅典所在的阿提卡土地贫瘠,产出的粮食远不能满足国内需求,所以雅典人需要从土地肥沃的黑海沿岸进口大量的粮食。所以,斯巴达人企图掐断雅典的海上运粮航道;其二,在阿提卡北部的德克雷亚建立碉堡,德克雷亚对雅典而言战略意义重大,倘若斯巴达人能够成功驻守,雅典将失去对这个战略重地的控制。

幸而,雅典海军团结一致,在城内发生寡头革命的情况下,取得了客观的胜利,缓解了雅典的危机。修昔底德的记载也到此结束了。

2. 修昔底德如何看待伯罗奔尼撒战争的起源?

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的原因很多,最重要的是雅典及其海上帝国的崛起,威胁到了斯巴达固有的霸主地位。在公元前6世纪,斯巴达是希腊世界的霸主。公元前5世纪初,在抵抗波斯入侵的希波战争中,斯巴达也是希腊联军的领袖。但在抵抗波斯人的过程中,雅典的影响力急剧攀升。在战争结束后,雅典人以防范波斯人的名义,与希腊世界东部的城邦组织在一起建立了提洛同盟。后来将提洛同盟改造成雅典海上帝国,实力不断增强,势力范围不断扩大,和斯巴达之间矛盾和摩擦也不断升级,最终导致伯罗奔尼撒战争。

当代学者根据雅典和斯巴达的矛盾,总结出了“修昔底德陷阱”,用来解释旧霸权和新兴强国的关系。

3. 修昔底德的历史书写原则是什么?

修昔底德留给世人的另一项宝贵财富是他客观理性的历史书写原则。中国人自古有以史为鉴的传统,希腊人也是如此。但是,什么样的历史真正能让人鉴往知来?修昔底德认为,只有秉承客观理性的精神书写的历史,才能真正指导人们的行动。

因此,他首先对史料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只有自己亲眼看到的、经历到的,或者从当时人那里查证过的消息,他才会最终采用;而后,他秉承客观精神,在书写历史时不偏向任何一方,而是公正地书写历史;最后,他依靠理性精神,将诸神鬼怪排除在历史书写之外,认为人性和社会现实是历史发展的主要决定因素,而不是命运或者诸神的意志。这点在古代世界着实难能可贵。翻看古代大部分的史书,命运、诸神乃至鬼怪,充斥其间。只有修昔底德做到了真正的理性。

金句:

1. “修昔底德陷阱”指在国际关系中,一个新兴强权的崛起必然会挑战旧霸权,两强之间最终必然会走向战争的现象。这个现象在历史上一再出现,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走向,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的争霸,就是这一规律的经典原型。

2. 所谓求真,是指史家对自己收集到的一切史料都不能轻信,而应该抱着这样的信念,即“无论是我亲自参与的还是我从其他与此有关的人那里得到的消息,都经过了对每一个细枝末节精心备至的审核。”

3. 史家记述历史,应该秉承客观、公正、理性的原则,才能真正地记载历史的真相,从真相中发现历史发展的真理。

4. 人性是不变的,而只要人性不变,过去发生过的事情,将来就会再发生。

5. 在人类的对话中,只有当双方有旗鼓相当的强制手段时,正义才存在。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xds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