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北宸老师留的写作课作业是选几篇你觉得写得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好的文章结构是凤头、豹尾以及猪肚。
我节选几篇关于纽约时报的文章,不得不说纽约时报的文章很严谨也很精要。能很好的当学习写作的素材。
文章一:优客工场进军纽约:共享办公无国界?
开头:房地产行业的第一名言是:地点,地点,地点!传统的房地产极度受到地域性的限制,因为业者不容易在异地具有在地的竞争优势。但是WeWork积极在中国扩张并设立中国本部,而优客工场准备在十月联手美国的机缘实验室(Serendipity Labs)入驻曼哈顿,为什么共享办公企业争先恐后地跨出国界呢?
结尾:不论适当的估值应该为何,国际化的共享办公品牌似乎是目前争取高估值的行业趋势。
点评:开头从房地产的行业特色:地点到引入共享无国界,把重点突出出来,有对比还有举例,很赞!
结尾收的很简练,把共享办公作为高估值的行业趋势,也是回答了主题。
文章二:企业如何在美国梦和中国梦之间生存
开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上台打破了两国原有的国家治理和对外关系,让跨国公司和金融机构陷入了全新的困惑之中。相互冲突的梦想与现实激起的湍流,源于两国面对国内政治和经济挑战采取的看起来不可调和的政策和处理方式。
结尾:因此,有先见之明的CEO需要制定一个策略,作为伙伴(而非对手)参与中国的全球扩张——这需要完全不同的策略。强大的西方跨国企业试图把产品强加给中国国内市场的时代已经结束:如今需要采取更微妙而灵活的方式抓住中国海外扩张带来的机遇和金融支持。
关键是确定并培养潜在的中国政治和商业伙伴,在“一带一路”倡议和跨境并购项目上和他们合作。没有任何一个跨国集团CEO可以忽视这个进入60多个国家有增长潜力的发展中世界市场、以及成熟的发达世界市场(中国已经成为其重要利益攸关方)的机遇。
为什么不找一种可以确保你在两个梦想中都能存活并蓬勃发展的方式呢?
点评:开头首先从两国重量级的人物说起,引出了中国梦和美国梦的冲突,以及冲突的来源。结尾我选的内容有点多一些。原因是它给出来解决方案来,说到了趋势,潜力以及最后的疑问句有种让你豁然开朗的解决方案。不再觉得是夹缝中生存而是很有潜力和机遇的事情。
文章三:别怕得罪老板,上班时间打个盹吧
开头:过去两周,我在工作时间小睡了三次,在公司支付薪金的时间里闭眼休息了总共大约一个小时。我没有为此感到羞愧,也没有犹豫我应不应该这样做。我对此感觉好极了,我的工作效率也反映了这一点。
结尾:说到这儿,如果你有兴趣尝试一下工作日午睡(或者只是开始打个盹),以下是帮助你实现完美小睡的一个快速指南:
• 找一个安静、没有被占据的、你也不会被打扰的地方。
• 让周围环境尽可能昏暗(或者买一个睡眠眼罩放在办公室)。耳塞也会有帮助。
• 把目标设定为小睡20分钟左右。如果睡得再长,就可能醒来之后无精打采,结果比睡之前更加疲乏。
点评:这篇文章是生活篇的,而且选题很贴近日常上班族的生活。开头作者以自己的经历写起,写自己做了而且没有违和感。结尾也给出了解决方案,个人感觉不是特别好,总觉得应该是怎样在上班时间如何在工位睡的更安心一些。
文章四:你愿意让公司在你体内植入芯片吗?
开头:乍听上去,这像是阴谋论者会谈论的话题:一家公司在雇员的皮肤下植入微型芯片。但它并不是阴谋,雇员们正排队等待这样一个机会。
结尾:健康方面的担忧更加难以评估。2004年,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简称FDA)批准将可植入射频应答系统用于医疗用途。但来自FDA的信息显示,在极少数情况下,植入位置或许会发生感染,芯片还有可能会迁移到身体的其他部位。
点评:引入好奇,说别人都在排队等待这样一个机会。最后的结尾给出了实例是有一定的风险。还是比较严谨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