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如夏花的才女
近期读过四部描写中国女性的小说或纪传体文学,分别是《柳如是》、《乱世红颜——蔡文姬》、《颠沛时光浮生梦——丁玲》、《萧红传》。从古代才女到现代作家,透露出不同年代女子之性情,在属于她们那个年代活出了自己,生如夏花之灿烂。
01柳如是
阿娜尔古丽写的《柳如是》,是一部名人传记,以故事的形式编纂,独来脍炙人口。
柳如是,妓女。秦淮八艳之首。明末清初才女。开始嫁给周某,当小妾,柳如是天赋极高,周教她弹琴识字,被周大老婆嫉妒。在周某死后,在周家受到排挤,有说因和琴童偷情,被卖到妓院徐佛之手。后来和大学士钱谦益结婚,夫妇诗词唱和,相得益彰。钱谦益投清,柳如是不肯。钱死后,柳白绫自尽。
柳如是著有多篇诗文,留下的作品主要有《湖上草》、《戊寅草》与《尺牍》。此外,柳如是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政治抱负,徐天啸曾评价“其志操之高洁,其举动之慷慨,其言辞之委婉而激烈,非真爱国者不能。”
著名学者陈演恪十分推崇于她,著有《柳如是别传》,是他留给我们的最后一部著作也是他酝酿最久、写作时间最长、篇幅最大、体例最完备的一部著作。
我读《陈演恪与傅斯年》一书时,得知陈演恪于生命后期对柳如是产生了浓厚兴趣,在眼睛失明的情况下依然有浓厚的创作热情,翻阅大量资料研究柳如是,靠口述助手帮其书写完成《柳如是别传》。陈寅恪对柳如是评价极高,认为是“民族独立之精神”,为之“感泣不能自已”。
尽管《柳如是别传》是陈演恪花费巨大心血成就,但因为题材太偏,书的印量太少,鲜有读者看过此书。
02蔡文姬
琚丝桐所著《乱世红颜——蔡文姬》,是一部女性历史小说。本书以小说的形式描绘了汉末才女蔡文姬坎坷曲折的一生,从少年才子到婚配丧夫,之后父母双亡,悲惨中又被抢到匈奴被迫嫁给匈奴左贤王,最终被曹操要回大汉,又不得不与儿子分别,最终嫁于幼时同学董祀方才转危为安,共度余生。
蔡文姬一岁诵诗,四岁抚琴,爹娘身边的乖乖女,众人心中的女神童。她已有青梅竹马董祀郎,爹娘偏许配多病才子卫仲道。爹爹至交之儿羊公子,也对文姬心向往之。
新婚不久即守空房。慈父惨遭厄运命丧乱党。乱世之中,一代才女竟沦落羌胡蛮荒地。境遇坎坷身心俱伤,前途渺茫惶不可知。精明左贤王终于从“碎玻璃中拾到金刚钻”,用他那炽热的爱,去融化文姬那破碎冰冷之心。
乱世英雄曹孟德,一生倾慕文姬。“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终以重金白璧将其赎回,成为其一生一世的蓝颜知己。舍弃骨肉返故乡,肝肠寸断文姬心……。我曾学唱过京剧《文姬归汉》中的蔡文姬一段唱腔“整归鞭行不尽天山万里,见黄沙和边草一样低迷。又听得马啸啸悲风动地,虽然是行路难却幸生归。悔当日生胡儿不能捐弃,到如今行一步一步难足重难移。从此后隔死生永无消息,反叫我对穹庐无限依依! ”唱得婉转凄迷,令人涕泪皆下。所幸文姬以其才华征服朝野君臣,也再次征服了情郎董祀的心。
03.丁玲
朱丹红的《颠沛时光浮生梦——丁玲》。
丁玲出生于蒋性大户人家,可惜父亲早亡,和母亲弟弟一起回到母亲老家,寄人篱下。小时许配给舅舅家的表哥,长大后逃婚,和舅舅断绝关系。去北平,和胡也频结婚,期间和冯雪峰关系暧昧,最终选择了胡也频,夫妻和谐,生一男孩。胡也频被捕死亡。
丁玲主办杂志《北斗》,加入共产党,和冯达同居,被冯达出卖被捕,在狱中生下一女儿。后和冯达分手。
去延安,参加抗日宣传。和小她11岁的陈明结婚,直到去世。
主要作品有《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
我怀着一颗敬畏的心,读完此书,她的一生是光明磊落的,光辉灿烂的。她是一个真正的奇女子,是一个充满纯真热情,忠诚,百折不骁的女子。尽管对她褒贬不一,读完此书,不影响我向丁玲致敬。她生在那样一个年代,历史背景让她走上这样一条道路。
因为信仰,因为热爱,才有了《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这部小说。这是对特定历史时期的记录。因为了解了丁玲的历史,我又读了《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这部小说,它主要讲述了农村反封建土地制度的伟大斗争,围绕着工作组领导群众揭露和斗争恶霸地主钱文贵的过程,突出了土改中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只有把最隐蔽的,也是最狡猾、凶狠的恶霸地主斗倒,土改才可能取得真正的胜利。丁玲的文笔很好,刻画人物形象,场面描写到位。文中斗地主的场景虽然发生在解放前土地改革时期,但我似乎看到过它的影子,在我小时模模糊糊的记忆中,村里开展忆苦思甜,把地主重新揪出来,站到台上,戴着纸做的帽子,低着头,任由众人谩骂侮辱。
丁玲这部作品,没有个人观点,只是如实记录,真实的反映了一个时代。
04萧红
葛浩文的《萧红评传》,本书叙述了萧红那令人叹惋、带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文字细腻、精致,对萧红不同时期心理的体察精到、入微。
萧红,以《生死场》《呼兰河传》等里程碑式的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闪光的足迹。经由萧红的作品,穿过她一生短暂的时光,在那个英才辈出的民国时代,流传至今。在东北的黑土地上,在凛冽的寒风里,在饥寒交迫的一整个颠沛流离的人生中,透过她那一段一段离奇的爱情故事,还原出一个被才华覆盖下的真实萧红。萧红在世界上仅生活三十一个春秋,但她以炽热的生命之火,熔铸出了近百万生动清丽、富有民族精神的文字。无论是小说、散文,还是诗歌、戏剧,萧红的笔端,始终闪动着现实主义的风采。
对萧红,历来褒贬不一,有人对她赞赏有加,认为她我行我素,反对封建主义家长制,追求自由,活出了自己。有人说,萧红一生都在寻找童年缺失的爱,寻找一个能救赎她的人,却总被辜负。
我认为,萧红是个奇女子,她身上有旧女子的柔弱情怀,又有一颗新青年的心灵,渴求辽阔世界,渴求自我精神价值实现。在不断的寻找、尝试、失去的过程中,内心充盈而丰满,体会深刻而澎湃,所以,写出了与众不同流传至今的文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