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空中瑜伽,结束后虽然肩酸胳膊疼,却激动无比。我在群里说“今天感觉成就感爆棚”,并且发了一条显摆的朋友圈,引来一片赞誉之声:p
![](https://img.haomeiwen.com/i4393714/e93bfb02fb139c26.jpg)
昨天其实是我这两个月内的第三次空中瑜伽而已,频率一点也不高,地面瑜伽也没做几次。可以明显感觉到肌肉力量和韧带相比生妹妹之前又退步许多。
但是,昨天我凭自己的力量,第一次在“”猴上树”这个动作中不需要老师费劲推我就爬了上去,基本上独立完成全套动作。那种使出吃奶的力气,面目可能无比狰狞的过程,虽然艰难,却获得了最终的胜利。就像我说的--“挑战身体的界限,发现我能做到。”虽然只是第三次,但是明显还是进步了,身体诚不欺我。
由此,我又多了些许感悟。
我从差不多3年前,就开始习练瑜伽。虽然频率保持的不算高,不过还是有一定基础的。那时候,也上过几次空中瑜伽课。代课的老师,是一位肤白貌美大长腿的美女,兼职教空中瑜伽,貌似也做做平面模特之类的工作。后来她就离开去拍戏了。
那时候,我对于空中瑜伽的印象,是高阶课程,需要有一定的肌肉力量与柔软基础才能上。我每次上下来的感受,都是--需要拼老命,但不可能做到。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老师太美,太牛,经常给我们示范“不知道何时才能学会的高级动作”。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课程的难度很大,老师要求好高动作好难。像我这种基础不扎实的小学生,很容易就打了退堂鼓。空中瑜伽排课不多,参与者也不多。
但现在,空中瑜伽课成了馆里炙手可热的课程,为了满足大家的呼声,空中瑜伽课的频次一加再加。课后交流小伙伴们说需要上闹钟提醒自己抢名额,群里经常充满着又没有约上课的哀嚎,每次课后的照片在群里刷屏都引来一片叫好声和跟我一样的自豪声。
我从16年底怀妹妹之后停止瑜伽,到今年中才开始恢复练习,可以说基础力量弱到爆。很多以前能做的动作现在也很吃力,韧带僵硬。所以就像是从头来过。而我的时间现状, 又让我目前一周最多只能习练一次。那我为什么偏偏要选择我曾经认为的“高难度,做不到”的空中瑜伽,并且竟然从中获得自我激励呢?
这个课程怎么突然变得如此神奇?!
![](https://img.haomeiwen.com/i4393714/5fbc2c74e95e9e98.jpg)
无非还是那两个因素--老师,和课程设置。
现在的空中瑜伽老师,是这个馆里的第一位内部培训老师。也就是说,她以前也是这里的学员。她用了两年的时间,基本上每日习练,从一个肥肉不少体重不小的小白瑜伽练习者,蜕变成了一位瑜伽教师。是的,看过她的旧照和现在本人的对比,夸张点说就是丑小鸭到天鹅的蜕变。(此处无图)
“我从你们中来,所以你们也可以做到。 ”
我们曾经和她同是学员,一起上课,我惊讶于不管什么时候去都能碰到她,佩服她保持习练的频率。后来,听说她通过了馆里组织的瑜伽教师培训,成了一名兼职瑜伽老师。这种“草根的蜕变史”,本身就够鼓舞人心。
因为大家不断地在群里安利空中瑜伽课程,我也被吸引去尝试了。于是明白为什么大家为她打call了。
她平和亲切,并不让人有距离感。因为和很多学员一同学习日久,大家也都相互熟悉,所以更添了信任。她上课说的最多的话就是--“这个不难,你们都能做到的,真的。”然后会在每一个环节帮助大家。
她还会积极为大家找好看的角度拍照。当你看到自己耍杂技一样的在飞,朋友圈一片羡慕崇拜之声时,是很容易自我膨胀的。但这是良性膨胀,因为你真的会上瘾去练习,然后发现自己不断突破极限。
当你看到她朋友圈中那么多瑜伽自拍美照时,就能理解为什么她那么喜欢为大家拍照了。向着更美好的自己前进并且留下纪念,这个过程棒呆了吧。
“这个动作看起来好难,但是我居然可以做到。”
从课程设置来说,我想她也是基于自己一步步走来的经验,是了解学员的需求的。所以看起来有些动作让人目瞪口呆,自己尝试居然也能做到!而且还感觉,好好玩啊。
我像小龙女一样躺在绳上,而且真的不会掉下来。
我在吊床上空翻,这是我小时候的绝技,现在依然做得漂亮。
倒立的任何姿势都不在话下,最喜欢头朝下了。
虽然利用吊床进行拉伸和肌肉训练的强度更大,很多我都没办法做到位,但是不妨碍我获得“我能行”的力量和不断挑战的勇气,不是望而却步,是每次进步一点点。
![](https://img.haomeiwen.com/i4393714/051e396d91d37c72.jpg)
对于我目前的讲师身份,亦有启发。
什么样的讲师,最能带给家长鼓舞?--也不是一切都做的完美,从不犯错的。
很多学员问我,老师,你是不是从来都不会对孩子发火?你的孩子一定很优秀。
当我说我的孩子也就是个普通孩子,她也会有所有孩子的那些问题,
我说我犯过的错,踩过的坑,那些无助无力的时刻的时候,
我说我不是专家,我只是带领者,比大家早一点学习而已。
这些最能打动人。
去掉高高在上的不真实感,让人看到目标有迹可循,有人就在前方给予指引,也能给予支持的时候,最能感受到鼓励。这也确实是我这几年在实践中悟到的真理。所以也是我在带领工作坊越来越放松和得心应手的原因之一。
我不必扮作神,费心维持一个完美的形象。我也是一个普通的妈妈,会犯错,会情绪化,哪怕学习了一些知识做了讲师面对无数家长,仍然是一个真实的人而已。
只是我前进了几步,更通透些,更有觉察些,也多了一些方法傍身。所以,我带领,我分享,我支持,我鼓励。
那最能鼓舞人心的力量,不是“我是神,你仰望我的方向。”而是“我也是凡人,我和你一样。”
一起做凡人,挺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