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厥阴心包经
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旺。戌时护心脏,减压心舒畅;“心包为心之外膜,附有脉络,气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伤。”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又是气血通道。心包经戌时最兴旺,可清除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于完好状态。
心包其实就是心脏外面的包膜,心脏为君主之官,不能随便得病,心有病,其实是靠心包代为受过,其实我们现在西医上所讲的心脏病,不是中医所认为的心脏有病,而是心包有病造成的,比如我们所说的:冠状动脉堵塞、瓣膜闭锁不全、心肌梗死,这些在中医上认为都是心包有了问题产生的疾病。
第一节 内关穴
内关穴,主阴维脉,是手厥阴心包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出自于《灵枢·经脉》,常用于治疗心绞痛、心肌炎、心律不齐、胃炎、癔病等。
1、止呕:呕吐厉害
2、急救:突然晕厥、昏倒,首先掐其人中,再掐内关穴。
3、调理心脏问题:心脏患者经常会心跳过速或者心跳过缓,都会用到内关这个穴位,内关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4、调理艾灸时出现的头痛胸闷现象:艾灸时会出现头痛、胸闷这些艾灸反应,我们可以通过艾灸内关解决不适反应。
5、调理胃痛、心痛、腹部痛、胸痛:公孙和内关穴
6、心脏病调理:公孙、内关、巨阙、关元、心俞穴
取穴方法:坐位。伸臂仰掌,微屈腕握拳,从腕横纹向上3横指,在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手臂内侧可触摸到两条索状筋,握拳用力屈腕时明显可见)之间的凹陷中,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第二节 心脏病调理
心脏病问题有六种表现形式。
1、连续性失眠:藏神,人的神志是心收藏的,心脏有问题自然会影响其藏神的功能,那么心神不能被心脏所收藏的话,那么就会四散出来,从而表现出连续性失眠。
2、大便不规则:因为心脏与小肠是互为表里的,大肠又围绕在小肠四周,心脏产生的热传给小肠,小肠又会把热传给大肠,从而消化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如果心脏有问题,必然会影响大肠消化吸收的能力,要么会出现便秘或者是腹泻的情况,我们成为大便不规则。
3、四肢寒凉:心脏就相当于人体的发动机一样,四肢在人体最远端,心脏有问题产生的热不够了,那么送达心脏最远端四肢的热也会不够,就会出现四肢寒凉的情况,我们有一种说法是寒极生热,所以有时候我们会建议心脏病患者可以用凉水冲脚保养心脏,这就是我们寒极生热的原理。
4、第五胸椎按压有刺痛:第五胸椎就是我们心脏的心俞穴所在的位置,也就是心脏的精气输注在第五胸椎处,心脏有问题势必会影响心脏精气的输注,我们按压第五胸椎会出现刺痛感。
5、心闷气短:心脏不好的人一会速度跳的快,一会跳得慢,必然会出现胸闷气短的现象。
6、舌边有瘀斑:心开窍于舌,心脏所表现出来的外在形式就是我们的舌头,心脏不好在舌头上会有反馈,心火太旺的人舌尖很红,心血不足的人舌边会出现瘀斑,所以有时候通过舌头可以看出一个人心脏问题。
以上六种现象通常不会被人们所重视,唯一被重视的就是胸闷气短,所以我们经常会在生活中遇到突发性心脏病,但是心脏病怎么会突发呢?任何机器在临坏之前肯定是有所表现的,是有一些症状体现出来的,只是这些症状不被人们所重视。
急救方法:遇到急性心脏病时,我们可以通过十宣点刺放血,加上厉兑穴点刺放血。
第三节 大陵穴和劳宫穴
大陵穴,心包经原穴,也可以帮助我们调理心脏上问题。
1、调理口有异味:大陵穴、阳陵泉
2、脚后跟头痛:左病右治,左脚后跟疼痛要选择右边大陵穴。
取穴方法:坐位。伸肘仰掌,微屈腕握拳,在掌后第1横纹上,可触及两筋(手臂内侧可触摸到两条索状筋,握拳用力屈腕时明显可见),在两筋之间底凹陷中(相当于腕掌横纹的中点处),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劳宫穴,属手厥阴心包经。劳宫穴常常用来调理口腔溃疡,每次艾灸20-30分钟。
取穴方法:坐位。握拳屈指,中指尖所指掌心处,按压有酸痛感,即为此穴。
手少阳三焦经
亥时(21点到23点)三焦经旺,亥时百脉通,养身养娇容。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具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亥时三焦能通百脉。人如果在亥时睡眠,百脉可得到最好的休养生息,对身体对美容十分有益。
三焦就像是遍布我们周身的油网,三焦寻遍全身,脏与腑之所以有表里的关系,就是因为三焦起着沟通。
第一节 关冲穴和中渚穴
关冲穴,为手少阳三焦经的井穴,常用于咽喉肿痛、头痛、热病及其昏厥的治疗,常用作点刺。
调理小儿腹泻:点刺关冲穴,艾灸神阙穴或者天枢穴(20-30分钟),小孩腹泻很厉害,就像蛋花一样。
取穴方法:坐位。仰掌虚握拳,沿手环指指甲底部与环指小指(尺)侧缘引线(即掌背交界线或赤白肉际处)的交点处即为此穴。
中渚穴,是手少阳三焦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主治头痛、目赤、耳鸣、耳鸣、耳聋、喉痹等头面五官疾患;肩、背、肘、臂疼痛麻木,手指不能屈伸。
1、调理感冒发烧:中渚穴和液门穴。
2、调理肩甲骨四周的疼痛。
取穴方法:坐位。抬臂俯掌,在手指背部第4、5指指缝间掌指关节后可触及一凹陷,用力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第二节 外关穴
外关穴,为人体手少阳三焦经上的重要穴道。 外,外部也。关,关卡也。该穴名意指三焦经气血在此胀散外行,外部气血被关卡不得入于三焦经。
1、调理手臂疼痛。
2、胸肋外面疼痛。
3、清热作用:三焦寻遍全身,外观又在阳维脉上。
4、耳聋耳鸣:听宫穴、听会穴、翳风穴、中渚穴、太溪穴。三焦经是以耳朵四周循行的,我们在调理耳朵上的穴位经常会用到三焦经。
取穴方法:坐位。抬臂俯掌,从掌腕背横纹中点直上3横指,在前臂两骨头之间的凹陷处,按压有酸胀感,即为此穴。
以上就是本次课程的一些简单介绍
常见左右的养生保健师
调理配穴真人呈现尽在
益生所艾APP
下载地址:http://www.yssaaj.com/app/Default.aspx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