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栩衡宝宝
01
借读,不过是给自己一个机会,让自己变得更好
古时有孟母三迁,今朝有普高借读,古往今来,教育环境始终是不变的主题。三迁也好,借读也罢,归根结底,都是出于父母对子女的一番希冀。
毕竟,在这个“知识即财富”的时代,谁不希望子女能够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受到最好的教育?谁不希望孩子能够站在自己的肩膀上,看到更远更美的世界?谁不希望子女在走上社会的时候拥有一纸骄傲的文凭?
父母没有错,孩子更没有错。
借读,可以说是一个机会,让自己弥补中考过失的一个机会,能够拥有更好前途的一个机会。
尤其是那些双亲在城市里工作的孩子,借宿对于他们有着更深刻的意义。对于没有户籍的他们来说,借读不仅仅是一个能够继续学习的机会,更多的是,能够在父母陪伴下长大的机会,一个避免成为留守儿童的机会。
02
借读是机会,也是特权,是相对公平的高考中不公平的石头。
借读让许多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避免成为留守儿童的同时,也让许多有条件的考生钻了高考——这个相对公平的政策下的空子。
世界上没有绝对公平的政策存在,高考也是,我们所能做的是通过不断的调整,使得高考无限接近绝对公平,而不是利用这个空子去达成自己的目的。
我们知道的,全国有那么几个高考大省,以河南、山东为首,这些省份以参加高考的考生之多、质量之高著名。如果单单是按照录取名额来看,这些高考大省的招生名额是很多,但是这些名额与高考人数并不成比例。且与北京、上海等城市相比,高考大省看似赢了招生名额,可是录取比例远远没有北京、上海等这些城市高,甚至可以说是存在非常大的差距、
换句话说,河南考生考上北大清华等高等学府的几率明显小于北京、上海的考生。
并且,这些高考大省的分数线要远高于北京、上海等其他地区。
这也是高考政策反复被点名的原因所在,也是掀起借读热潮的根源所在。
“既然地域的不平等没有办法在短时间之内改变,那么我就通过改变我自己入手!”
于是部分高考大省的考生在高三或者临近高考的时候,来到北京、上海等重点大学分数线现对而言更低的城市,参加高考,那么毫无疑问,这些考生会考上相比于户籍所在地的省份来说,更好的学校。
自己考上更好的学校的同时,也给自己的户籍地少占用一个招生名额,何乐而不为呢?
看似是利己利人的行为,其实是高考政策之下投机取巧。
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来达到自己目的的考生,毫无疑问,他们是有条件能够去做这件事情,而这对于那些没有办法去借读的考生来说,这是不公平的。
在这个通过自身努力依旧可以改变自身命运的年代,孩子发现身边的同学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投机取巧,上更好的大学,而这个时候的自己却只能无能为力地看着他们,试问,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变相的“寒门再难出贵子”?
因为家境不允许,所以连高考这一条路都要承受着“不公平”,这种“不公平”比因为地域造成的不公平更为震撼更让人揪心。
另一方面,对于那些接收外来考生的省份来说,也是不公平的,因为外来考生或多或少都占据了他们的招生名额。换句话说,本来他们中的某个人可以以原来的分数考上满意的大学,可是因为借读生,这个考生名额被占用,该省份的考生的命运势必会在此时悄然发生改变。
试问,这个时候的借读,还是一种单纯的机会吗?
高考,是地区为单位进行招生,跨地区考试无论是对于考生流出的省市还是考生流入的省市都会造成巨大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发展到了最后,就是一种不公平。
03
一刀切不是万全之策,寒门学子依旧可以以纸笔论英雄。
显然易见,直接取消借读并不能完全解决现在的高考问题,可以说把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又冲上了水面:如果取消借读,那跟随父母离家的孩子该怎么办?他们的教育质量该如何保证?
毫无疑问,这又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借读政策在带来不公平的同时,也给那些情况特殊的孩子带去一点希望,取消借读就等于把这些孩子的希望掐灭,这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
高考制度的完善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在这条道路被完全修好之前,它仍然是一条坑坑洼洼的小道,周围还有很多岔路口,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岔路口停下,走向不同的方向。有的人走的是捷径,而有的人走的是远路,或许有的人根本就没有走完。
但无论如何,对于当代的千万学子来说,那条坑坑洼洼的小道依旧是改变命运的最为公平的途径。
在这里,我们可以用一支笔几张试卷和十二年的寒窗换一个理想的分数,让自己离梦想近一点。
在这里,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寒门学子依旧可以将家境、财富、地位抛掷于脑后,以纸笔论英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