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人生七苦

人生七苦

作者: 夏潇晗 | 来源:发表于2020-05-15 14:01 被阅读0次
天竺葵

1.

佛家云,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佛教的生老病死是轮回之意。我们只是借用其说法,并无此意。

这里的生,是生发,生起,集结之意。是因缘而生,是缘生而生!

当我们的眼耳鼻舌身与外界环境,外界人事物,相接触的一刹那,意识便生起来了。之后这个意识先由弱到强,又由强到弱,直到最后消失不见。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也是意识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

所以,每一个生里面,都有老病死,都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再从强转弱,直到消逝的一个过程。

意识是如此,生命也是如此。人人都有,谁也逃不脱这个规律!

生老病死四苦中,生居第一,也是核心之苦,没有生,便没有老病死之苦。

比如有的人有烟瘾,有的人有酒瘾,真的是对烟和酒上瘾吗?其实不是的,只是对抽烟喝酒的那个感觉上瘾而已!这个使人上瘾的感觉,也就是我们的意识,是因为贪爱这个意识(简称贪爱识)而上瘾。

细想一下,是不是这样呢?对于喜欢的东西,我们就会贪恋这种感受,而不愿放下。对于不喜欢的东西,则避之唯恐不及,不愿沾惹,远远逃开!

由此可知,我看不喜欢看悲剧类的小说,又何尝不是因为不喜欢那种感受呢,不喜欢那种看到不如己意的那种感受。所以,我们的好恶不在于事情本身的好坏,而在于自己的感受如何罢了!所以不喜欢的不是悲剧,而是看到悲剧时,心里的那种不舒服,那种愤愤不平,那种恨其不幸怒其不争,那种想要打抱不平却又无能为力的感觉!

贪嗔痴三毒中,贪字排在第一位。所以,贪爱识是人类的根本问题

2.

如果说,生,老,病,死属于意识层面的自然状态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属于心理层面的现象

其中的怨憎会苦很普遍,基本上人人都有,只是程度不同。而且爱别离和求不得里面也有怨憎会,所以怨憎会是一个很核心的苦。

怨,因何而怨?因为欲望因为期待没有得到满足。当结果与期待不成正比时,就会产生斗争。

怨,因何而怨?因为求不得,因为爱别离,因为不如自己之意,因为想要征服想要掌控,却又无能为力,因为那个贪爱识!

痛苦根源于意识,粘连的意识。明明一件极简单的事,却要把过去的未来的统统扯进来,粘连不清!

归根到底,不是外在的环境带给我们痛苦,而是我们对这个环境起了心的反应,心对环境无时无刻地在扫描,想捕捉自己看不顺眼的东西。怨憎会就这样产生了!

其实,我们的抱怨跟外在的环境没有任何关系。当我们想要抱怨时,我们的头脑就会无时无刻地去捕捉那些让我们可以用来抱怨的线索。这也就是所谓的境随心转

如果我们能真正把这三个苦(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参透了,并能修正他,才有机会回来看生老病死。因为人生百年,除死无大事啊!

(认知重建课程第三节第四节感悟)

相关文章

  • 人生七苦

    佛说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 人生的苦何止千万,七苦怎么说的完。七苦不过是有七种,七大...

  • 人生七苦

    佛曰人生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 世间之爱皆为团聚,唯父母之爱,终為别离。

  • 人生七苦

    生之惑 像一只迷途的候鸟 日夜不停地飞向未知的远方 岂不知这一去既是出发 也是返航 正如我带着一身迷惑 来到这陌生...

  • 人生七苦

    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 生之苦:人生苦短,谁也不可能逃脱命运的这一魔方,王公大臣也好...

  • 人生七苦

    1. 佛家云,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佛教的生老病死是轮回之意。我们只是借用其说法,并...

  • 人生七苦

    人生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 生而为人,每一苦都是一个劫,如何破解,全在于我们自己。

  • 人生七苦

    人生本有七般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七般苦便有七种罪,佛家讲因果轮回,宿因所种,必有业报相随,...

  • 人生七苦

    佛曰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恨别离、求不得。 生老病死是身体上的苦,怨憎会、恨别离、求不得是心灵上的苦...

  • 人生七苦

    佛家说,人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离合既循环,忧喜迭相攻。佛是想说,众生本该洒脱而淡然地接...

  • 人生七苦

    第一次看到这个概念,是在金庸大侠写的《天龙八部》之中。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伤离别,几乎每个人都要面临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生七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xlco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