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民生问题,
国家对此很重视。
国内200+保险公司,
一些公司不时有负面新闻。
比如,恒大集团爆债务危机,
作为恒大人寿的大股东之一,
大家难免会担心:
旗下的保险公司受影响吗?
再比如,很多公司的股东,
不定期,股东成分在流动。
对我们消费者,有影响吗?
先说结论:有影响,但影响不大。
写进合同的,该是你的就是你的。
监管早就想到,
假如公司破产/倒闭,
如何保护我们消费者。
分四个阶段:
1、保险公司的成立
2、保险公司的运营
3、保险公司的破产
4、保险公司的接管
一句话总结:
一个安全大兜底,
两个要求,两个监管,
两笔活钱,三个机制。
01
保险公司成立
a.股东要求
监管对保险股东有严格要求:
分财务类、战略类、控制类。
多方持股,防止一家独大,
也有效降低了单一风险。
b.资金要求
《保险法》第六十九条。
最低实缴资本:二亿。
不过目前来看,很多公司,
都是远超过这个数字,
近几年,二十亿起步。
c.牌照机制
监管有意识提高门槛,
目前排队的,超过200家。
16年批了12家,17年6家,18年1家。
而至今,近4年(2019年起),
仅3家获批,年均不到1家。
保险牌照,非常稀缺。
未来需要开拓分支机构,
还要求保险股东增资。
02
保险公司的运营
a.资金运用监管
收上来的钱,可以乱用吗?
监管对保险公司的投资,
进行了大范围的限制。
要求以固收类为主(保ben)。
有效管控股东们乱来。
b.偿付能力监管
发出去的产品,可以乱来吗?
每卖出一份保单,也是负债。
未来,是需要理赔的。
国内实行“偿二代”的考核,
是一个动态的季度指标,
要求偿付率达到一定要求。
每季度风险综合评级,
分A、B、C、D四类。
不达标,会被限制整改。
要么增资,要么停售,
严重点,会被强制监管。
c.再保险制度
保险公司也会买保险,
找“再保险公司”,转移风险。
而很多保险公司的背后,
是同一家“再保险公司”。
03
保险公司的破产
a.保证金制度(钱)
假如注册资本50个亿,
按照《保险法》第九十七条,
拿出20%=10个亿,作为押金。
以大额存单的方式放在指定银行内。
b.责任准备金(钱)
每张保单,都会提取一定利润,
放入一个“责任准备金”的报表内。
这笔钱,保险公司也不能动用。
c.退出机制
假如保险公司经营不善,
整改教育后,依旧不改。
监管就会强行接手,
保险公司做好善后,
进行招标,才能退出,
股份由监管收购,
收购金来自“保险保障基金”。
04
保险保障基金(兜底)
保障基金,本质是大保单。
各家保险公司缴纳的钱,
监管拿着这笔钱去投资。
慢慢的,池子里有很多钱,
这笔钱,应对各种危机。
过往几家公司,都由这个解决。
所以保险公司破产,
我们完全不用担心。
写进合同的部分,不受影响。
比如买了一张重疾险,
理赔50万,还是50万。
影响肯定也有,只是说非常小。
比如一些没有写进合同的:
例如:增值服务、人员服务等,
也或多或少影响客户的心情。
所以,我们除了考虑产品之外,
我个人觉得也需要追求稳健。
可以看我过往的几篇文章。
如何平衡性价比和公司稳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