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幸和几位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老师一起聊天,谈到关于如何对待心理现象的问题,中间我一直在试图表达一种不迎不拒的态度,我希望用一个大家都熟悉和理解的词语描述,也更准确一点地表达这种态度。
我首先想到的是尊重,可是正像前面说的那样,尊重这个词语本身并没有问题,但实际会掩盖一点问题。比如实际用心时,会有这样的情况,“那,我已经尊重你了,你看看,你要好好的,不要伤害我,不要让我痛苦,不要给我惹麻烦啊!”
是的,尊重可能会隐藏着这样的期待在里面,会夹杂着这样的目的,导致尊重会变得不纯净,但这不是最关键的,关键是不太容易发现这个东西。然后,可能会埋下隐患,一旦这种隐患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带来其祂麻烦。
仔细想想,尊重本身也会有某种淡淡的评判在里面,就像其中一位老师说的那样,路边的小草,不管祂的生成环境多么恶劣,不管祂可以存活几天,实际祂本身并不需要任何人尊重祂,不需要谁把祂看得多重要。
我们不关注祂的时候,小草在以祂的方式存在着,在努力地吸收水分,沐浴阳光,内部进行着光合作用。我们关注祂的时候,祂也依然在做着同样的事情。如果我们干涉祂的时候,很可能会改变祂的某些过程,而这些影响,对于祂来说,我们并不知道会意味着什么。
我们可能会想,看我多有爱心,可是爱心是我们的事情;对于小草来说,我们的行为和爱心意味着什么呢?也许小草会收到我们的爱心,但却对我们的行为不满。
这让我又联想到生活中那些表达爱的方式,比如,“妈妈觉得你冷。”我想,这里面包含着两个内容,一个是妈妈的爱心,一个是妈妈的行为,我相信妈妈的爱心是纯正的,但我也看到妈妈的行为是被抵触抗拒的。
然后实际情况是,当这两者混合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感受不到妈妈的爱,这份爱会被掩盖住,会被忽略掉,我们只会看到抵触所带来痛苦的感受。
接下来,我们和妈妈的关系会有裂痕甚至恶化,如果没有其祂充足正向资源的话,这一切很可能会发生。
对于我来说,触碰到尊重的理想,将会需要很长时间,而要达到则会需要更长的时间。
后来,我想到一个词,欣赏,我觉得欣赏会更好一些,也可能是更适合我一些,欣赏似乎不会对外产生要求和压力,而更多的是自己内心的一种平衡和改善。
欣赏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会更容易操作,并入手开始实践,或许欣赏对于一些人来说,也需要一个心理基础和前提,但不妨从这个点上开始做起。
我看着窗外绿地上的小草,河里的游鱼,岸边的垂柳,人声鸟鸣声,一切就这样发生着。
而我,只是看着,感受着,淡淡地愉悦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