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课堂效率,打造高校课堂是我们每个老师一直的追求。在新课标下又要实现“教、学、评一体”化。但就像在本书的序言中“教师是造成学生学习结果巨大差异的来源。”我们在教学中是否只关注教学的进度,教学目标的完成。结果导致是我们的课堂不是面向一切学生、学生的一切,往往忽视了班级后几位学生、完成了呆板的、无用的知识目标。也在苦恼、不安中徘徊,想改变自已、改变课堂。
带着这样的问题,我打开了这本《可见的学习》这本书,正如魏智渊老师在《高手教师》里边所说的:
开始重新渴望阅读,但你甚至感觉不到自己的阅读,因为占据你生命重心的不是书上的东西,而是现实中的问题。你阅读,只是借以启发自身,发展对问题的理解,借助别人更广泛的经验来丰富自身,以提升解决问题的水平。
哈蒂在这本书中说,可见的学习具有两层含义,一是让教师看得见学生的学,教师始终知道自己的作用;二是让学生看得见教师的教,让学生逐渐成为自己的教师。知道了这一点大概属于浅层理解。
为什么是可见的学习?是因为学生如果看见了自己的学习进步就有可能激发出进一步学习的兴趣或热情;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学生的差异性决定了他们学习层度的不一致,教师必须因材施教,确保每一个学生、至少是大多数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学习进步,如此,就要用教师的智慧让不同的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与帮助,还要知道除了先天因素学校的教学有哪些因素可能导致了学生的学习差异,教学应该做哪些调整。这大概就是所谓深层理解。
在拥用成功的教师和学生的课堂中看得见教和学;当成功的学与教发生时,在教师和学生表现出的热忱中看得见教和学。教和学要求教师和学生都拥有许多技能和知识,起初是教师拥有,随后学生更多的拥有。教师必须知道什么时候学习发生,或什么时候不发生,什么时候进行实验,什么时候从经验中学习,教师必须学会监控、求索和给予反馈,必须学会当其他学习策略不起作用的时候提供必选策略。最重要的是教要对学生可见,学要对教师可见。学生更多的成为教师,教师更多的成为学习者,那么结果也就会更加成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