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21

作者: 黄苑茗香 | 来源:发表于2018-09-21 19:58 被阅读17次

                   我想做个逗逼妈妈

                                                       01

看着邓超、孙俪一家的逗逼,突然觉得等等、小花何其幸福。

9月份儿子刚上幼儿园,几天新鲜感过去,他开始抗拒上园。强行送进去后,他不自己吃饭、尿裤子、不睡午觉、不参加集体活动。他用他的不配合来表明他的态度:他不喜欢上园。

幼儿园老师发来一段视频,班里孩子跟着老师又蹦又跳,“如果感到快乐你就拍拍手,啪啪;如果感到快乐你就跺跺脚,啪啪”,小朋友们又拍手又跺脚,喜笑颜开,唯独我家小子冷眼旁观,不参加不配合,不笑也不语。看了视频,我很心塞,看来我儿子在幼儿园里过得并不开心。

晚上在家,我对儿子说:“咱们今天来玩个游戏吧”。没等他答应,我又唱又跳地蹦跶起来,“如果感到快乐你就拍拍爸爸的大肚子,啪啪”,我示范着跑到他爸跟前,拍拍他爸的肚皮,动作滑稽,表情夸张。他爸也非常配合,逗逼的面部表情终于引起了儿子的注意。他哒哒地跑过来,“如果感到快乐你就揪揪爸爸的耳朵,”他也学我,边唱边做动作。这次是自己把自己逗乐了,笑的嘎嘎的。接着我们来了一大串即兴表演,“如果感到快乐你就抱抱大熊猫”,大熊猫是他最喜欢的布绒玩具。“如果感到快乐你就打个滚”“如果感到快乐你就汪汪叫,汪汪”,他喜欢小狗,喜欢学狗叫…总之,这个晚上,我们玩得很嗨,似乎这种乱七八糟的改编更能带来快乐。

第二天老师发来的视频里,我欣喜地看见儿子也跟着拍手跺脚了。

                               02

儿子胆小,跟小伙伴们玩在一块属于慢热型。为此,整整一个暑假,我每天带他去一个同事家,同事的儿子比他刚好大了一岁,两个小家伙能玩到一块,他们有共同的爱好:车和拼图。

一天,两个小家伙一改平时的斯斯文文,文明礼貌。大吼大笑,在沙发上蹦蹦跳跳,看来是异常开心。真相是不知谁放了个屁,“噗—--”,两个小孩忍不住都笑了,接着是“放屁”时间,两个孩子用嘴模拟屁的声音,我和同事都没阻止,我们和他们一起放肆地笑,笑得倒在沙发上,笑得眼泪都出来了。同事家的孩子说幼儿园老师不让说这些词,不文雅。他今天那么开心,原来是干了一件老师不让干的事情,叛逆了一把。捎带着我儿子也跟着乐了一把。

记得我上中学时,语文老师是一个相当幽默的男老师。一次课上,正学文言文,大家正被那些“之乎者也”搞得晕晕乎乎时,“咝---噗---”一个压抑了很久终于痛快爆发的声音惊醒了正要会周公的众生。那个年代的学生大部分还很含蓄,大家掩着嘴偷偷地笑。讲台上的语文老师扶了扶眼镜,拉长声音,底气十足,“屁,乃人生之气也。通之,则痛快矣。”终于教室里爆发一阵大笑。多年后的同学聚会,这个逗逼老师和这个逗逼情节一直是枯燥压抑的高中时代的温暖回忆。

                               03

喜欢给儿子买书,各种绘本,应有尽有。和众多宝妈交流,只要有人推荐我就买,在买书这件事上我毫不含糊。只是儿子反应平淡,书带给他的快乐远没有一个玩具出租车带给他的快乐多。为此,我只能沧海一声笑,顺其自然吧。即便如此,我也坚持每天和儿子看看绘本,读读故事。

某天,一向听故事心不在焉的儿子破天荒地对我说:“妈妈,我要听那本《憋不住,憋不住,快要憋不住了》”。额,原来这小屁孩对书有自己的喜好。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小男孩在梦中寻找厕所的故事,最后的结局让儿子大笑不已:小男孩尿床了。可能这本书带给他的不仅仅是搞笑,还有基于共同的生活经验产生的共鸣。

接着儿子还爱上了宫本忠夫画的《我的苹果》、秋山匡画的《绵羊面包》《绵羊面包又来了》、宫西达也画的《㞎㞎》,他还喜欢上了系列科普绘本《神奇校车》中的卷毛老师,那个爱穿奇装异服、脾气古怪、有奇思妙想的老师是我儿子的最爱。吃苹果的时候我们演《我的苹果》;每天我们都卖面包,我扮大象、蜗牛、小老鼠、长颈鹿来光顾绵羊面包店,儿子扮绵羊面包师,做面包、烤面包、卖面包;我还扮过卷毛老师,戴着假发,威胁学生说,不下车,我就给你们布置很多很多作业……

想想我小时候,那么迷恋郑渊洁的《故事大王》《十二生肖的故事》,还不是因为它们常常能逗得我哈哈大笑。一切感兴趣都是源于有趣。

04

我们常常抱怨生活平淡无聊,成人的世界似乎都是些严肃而重要的事情。可是老如黄永玉,90多岁了,还那么童稚有趣,90后算什么,“酷炫狂拽”这玩意儿他老人家已经玩了90年了。富如马云,每天应付的事情应该比咱们重要繁杂得多,可他还能放下首富的皇冠,毫无首富压力地在阿里的各种庆典上,逗逼玩耍,频换造型:摇滚范儿的杀马特、白发魔女式的LadyGaga,金发长裙的白雪公主,他还让阿里的其他高管扮七个小矮人;还有“矮大紧”高晓松,在《晓松奇谈》里侃侃而谈,他讲以色列的死海,说死海泥是非常重要的资源,糊上半小时之后的感觉就跟拔罐一样,还说来这里最好戴个眼镜,带张报纸,那样就可以拍张在死海上漂浮看报纸的照片…

世间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有趣的人是那么少,我们是如何在生活的重压下由有趣变得无趣的?越活越老,这是自然法则,无法避免;但有趣,我们还是可以做到的。我不想让自己变成一个又老又没趣的人,作个逗逼妈妈,又何妨?我更不想让我的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慢慢就成了一个无趣的人,因为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09-2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xmzn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