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柯老师参加互加计划,大约有五六年了。作为志愿参培人员,他学到了不少技能,教学是他的基本行当,从满堂灌到自主学习,再到合作学习,以及高效课堂和学习共同体,理念转而又转,基本上都是七出七进,单枪匹马地参加战斗。
他回顾自己的教学历程,每每融入集体同行中去,又都每每打回原形。
是啊,作为绿叶、铺路石,真正实惠的东西,他并没有得到,倒被同室割韭菜的痛,他一再不在乎,一心扑在为农村教育上去。
新时代,互加计划也开始转型,他对之《爱莲说》了,但还是感恩它,坚持《简书》《美篇》以及课题研究和视觉笔记的学习、试练,这类好的习惯,保存了下来。
对于同时代进行的《梦想课堂》,他下痛心要带动,扭转前嫌。
施柯认为,真爱梦想不及互加计划走得远,走得铿锵有力,规模不大的原因,主要不注重团队建设和过程性的人文管理。
不过真爱梦想的最大优势,就是把真爱向下扎根!这一点给了普天下沉默献身农村教育人的陪伴、关注、同情。
今后,施柯决心走在土教育家的路上,搅一下梦想课堂的浑水。
如有机会,会会江雪更好。
我想,施柯不会有机会,她是啥人物,身边有的是“保镖”,何曾让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小学教师谈心?妄想。
小学教育是“熬”的,不是高大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