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到了“金三银四”跳槽季,也是一年一度迷茫季:
“我也不知道我想做什么,反正不想做现在的工作”(不知道要什么,倒是很清楚自己不要什么哦)
“真后悔毕业时选错了方向,你看同班同学老王现在混得比我好多了……”
“先就业后择业,就了业之后发现根本择不了业……”
工作几年,很多同学开始迷茫后悔,学姐看到这些迷茫背后有一个共同原因:第一份工作没有好好规划。
职业道路最为重要的第一步你是歪打误撞走过来的,得有多幸运刚好让你撞向了一条正确的路?职业选择的每一步一定是经过理性决策的。
作出理性决策,需要具备理性思考的认知模式和决策能力,我们管它叫“理商”。
今天这篇文章,学姐来聊聊如何提升“选择人生第一份工作”的“理商”。(同样适用于跳槽的小伙伴哦)
01 第一份工作比你想象的更重要
比利时的《老人》杂志曾在全国范围内,对60岁以上的老人开展了一次题为“你最后悔什么”的专题调查。调查结果十分有意思:
72%的老人后悔年轻时努力不够,以致事业无成;
67%的老人后悔年轻时错误选择了职业;
63%的老人后悔对子女教育不够或方法不当;
58%的老人后悔锻炼身体不够……
我们经常为周末度假而规划,为一次旅行而规划,为一顿早餐而规划。但是,却很少思考伴随自己一生的职业该如何开始、如何规划。
你不去定义自己,也会在“被定义”中不断迷失。决定职业起点的第一份工作非常重要:
第一份工作决定了你的行业/岗位上限。如果未来重新换岗或转型,沉没成本和转换成本是比较大的。
第一份工作决定了激发你的哪些能力和优势。工作中有比较优势的人会成为“明星员工”。如果你的第一份工作能够用到自己的优势,职场很快如鱼得水。
第一份工作是你职业价值积累的开端。
02 职业选择工具:两个视角、三项测评
很多同学说,学姐,我也知道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优势来选择工作,可我也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优势呀,不知道什么工作符合我的兴趣,该怎么办?
学姐只想说,你对自己了解都这么少,让我怎么帮你?在职业这条路上,我们首先做到知己知彼:
知彼——外部视角
知己——内部视角
首先,外部视角判断工作,包括:
行业前景:行业永远比公司更重要;比如:互联网和 IT 行业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或其他资源,潜在发展空间巨大,能学到很多东西。
公司定位:看细分行业内排名,选行业靠前的公司,越专精的人才越有高辐射价值。例:TP-link虽然不是IT行业领先,但为无线网络终端设备行业第一,有7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
公司前景: 公司仍处在高速发展扩张的阶段,也就有很多机会继续发展。你追求“挑战生活模式”还是“舒适生活模式”?
公司氛围: 公司文化要与自己的价值观相匹配;领导和同事的行事风格要与自己契合。
其次,内部视角认知自己,包括:
兴趣分析:你是更喜欢跟人打交道还是跟物打交道,你更喜欢艺术还是科研?决定了你是走销售,营销,人力资源方向还是技术支持,研发,财务方向?
能力分析:要把专业和能力相结合分析自己;找工作靠的是能力而不是专业,要思考自己有什么能力优势?比如善于出面组织协调资源还是善于在幕后给出逻辑性的操作实施方案?思考出来,然后根据这些能力,去思考可以做怎么样的工作。
价值观分析:想清楚自己这一生最看重的东西是什么?安定?激情?人生目标和价值观是一个非常宏大的概念,但如果考虑得当,会成为激励我们前进的强烈内在动力。
公众号后台回复:职业测评。给你三项链接,帮你了解自己。
万能的职业定位选择工具——漏洞模型测评,自上而下:兴趣——能力——价值观,判断自己适合的发展方向。
(源自:新精英古典老师三点一线模型)
“我今年30岁,如果人生能重来,我会用这套方法选择第一份工作……”
不仅对第一份工作,这套方法也同样可以应用于以下场景:
在校生不知道如何选专业、选方向?
两个offer很纠结,不知选哪个好?
该不该跳槽?跳槽往哪儿跳?
职业进入疲倦期,很想找个出口?
找工作不清楚自己找什么方向?
……
遇到这些问题,不要慌,别着急找人咨询,先充分了解你自己,搞清楚自己的兴趣在哪儿,能力如何,价值观/内驱力是怎样的,这些才是指引你走向未来职业成功的终极法宝。
03 选对工作的“四择”原则
第一个原则:择己所爱。
在设计自己的职业之路时,务必注意:考虑自己的特点,珍惜自己的兴趣,择己所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职业。
第二个原则:择己所长。
在进行第一份职业选择时择己所长,有利于发挥自己的优势。运用比较优势原理充分分析别人与自己,尽量选择冲突较少的优势行业和岗位。
第三个原则:择世所需。
在第一份工作选择时要选择趋势上升的行业、快速上升的平台、稀缺且需求量大的岗位,“跟着大风猪都会飞”,一个人的职业价值,不仅看他的能力,也要看他站在哪个价值链条中,一定要在自己年轻时,把自己的成长押到一个上升的大趋势,找到这个趋势里快速的增长点,让自己可以借着趋势往上跑。
第四个原则:择己所利。
职业是个人谋生的手段,其目的在于追求个人幸福。明智的选择是在由收入、社会地位、成就感和工作付出等变量组成的函数中找出一个最大值。这就是选择职业生涯中的收益最大化原则。
没有客观的最好,只有心中的最好
工作没有完美的,要懂得取舍:哪些因素是我第一看重的,第二看重的,哪些又是不重要的。
你要能够阐述清晰的 1,2,3 点选择一个工作的原因,经过主客观、SWOT 分析后得到一个理性答案,而不是做出“反正我喜欢”,“就是挺好的”,“薪水还可以吧”等让你35岁以后一定会后悔的选择。
04 理性职业选择,源自理性自我认知
认识自己,重要的是要给自己机会分析发现自己。学会去体验各种不同的东西:读书,行走,交流和实践,除了测评,这四件事同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自己。
多做这四件事,同时思考如何与未来相连接,你会比起同龄人成长得更快更好,在职业上也会有更多元的视野。
最后,
学姐再次强调: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真的很重要!别再被先就业后择业的说辞忽悠了。提高择业“理商”,让你的职业发展一路顺风顺水,35岁之后不再迷茫焦急“找工作”,而是“被工作追着找”。
第一份工作决定了你的职业路径,你还会“碰运气”选择吗。后台告诉学姐你的职业选择有没有走过弯路,第一份工作是如何做出的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