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机重的商人,会把一件很难的事,包装成简单的模样,推销给大众,使得大家更愿意为此买单。
比如,改变这件事。
很多畅销书都在讲一个类似的观点:改变,可以通过一些策略,从而变成一件简单的事。
比如,《微习惯》所讲为了培养早起,可以从每天只提前10分钟起床开始,随着时间的积累,就可以养成每天六点起床的习惯。
比如,《让问题到你为止》提到的,在工作遇到困难,要转变思维,以老板的角度来思考,就能化难为简,手到擒来。
这些都是对的。但是问题在于,这些改变真的能够发生在大多数人身上么?
美国综艺《超级减肥王》,是一个减肥类的励志节目。每届的冠军都是能成功减重100斤以上的意志达人。
不过,好事者跟踪了各届的冠军5年后的身体状况。令人意外,又意料之中的是,当年所有的冠军,5年后都成功的胖回去了,有的甚至变得更胖。
这位姐姐Jane(暂且叫她姐姐吧)经历了一年多的辛苦,成功减掉50.8kg。
夺冠之后,用了不到半年,就胖回来了。
是不是很尴尬!
但其实,这种尴尬的经历,就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
有多少次,你下定决心要开始学写作,学吉他,学演讲,多读书。开始都斗志满满,每天也觉得很充实,很开心。当完成了一天计划的内容,开心的心情都会满出来!
但过了一段时间,热情就减了,激情也淡了,钢笔干了,书也落灰。当初的决心,也变得可有可无,无所谓。
为什么会这样?
可以回答这个问题的,是一个几乎每个人都懂的物理概念:惯性。
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表现为物体对其运动状态改变的一种阻抗程度。惯性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质量。
因为惯性的存在,物体对于改变,天生就具有抵触的情绪,而且质量越大,抵触情绪越重。
其实,我们人何尝不是如此。人的本性,使得我们天然的抗拒改变。
睡懒觉的人,就是不喜欢早起;爱吃肉的人,就是讨厌吃素;害羞的人,就是抗拒演讲。
而且过去的习惯越深重(质量越大),改变的难度就越大(惯性越大)。
就像那些减肥冠军,一年内,想通过努力对抗过去几十年养成的惯性,虽然,也不得不佩服他们决绝的努力,短暂的改变了自己。
但改变发生了,并不代表改变会持续,会成为新的惯性。辛苦的冠军们最终也没能逃过惯性的摆布。
是的,真正让那些改变发生的,不只取决于方法有多么巧妙,过程有多么科学,更取决于你克服的惯性的力量。
改变这件事,有点像火山爆发。惯性就是地表坚硬的石头,克服惯性的力量就是地表以下的岩浆,方法和策略就是地表裂出的一条缝隙。克服惯性的力量只有强大到一定程度,岩浆才会从缝隙中就会喷涌而出,最终完成真正的改变。
很多人,看了很多书,听了很多课,谈了很多话,改变的理论方法掌握了很多,地表早已布满了裂缝,但最终改变却没有有效的发生。
其实是因为,他们内核没有足够爆发岩浆。
也就是说,如果改变最终没有真正的发生和持续,并不是因为你的方法不对,是你克服惯性的力量不够强。
如果提升这种力量呢?好在物理也慷慨地给出了两个方案:
001 通过内部爆炸
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内部发生了爆炸,一个物体变成了几个部分,那么其中一部分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会发生改变。
现实生活中,这种内部爆炸,对应了一种渴望的情绪。对目标的追求,对现实不满,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达到从内部爆炸的效果。
改变世界,是很多成功的人提到的词。为什么他们非要跟世界过不去,非要改变世界?
因为在他们看来,世界现有的方式太落后了,如果再不站出来做点什么,他们会难受,会生不如死,于是他们无法再袖手旁观。
改变有大有小,普通人没必要抱着改变世界的态度生活。但是哪怕是小小的改变,如果你想真正的完成,问问自己:改变之前的哪些因素是你无法继续忍受的,就是那种不让你做,你就心里痒痒,寝室难安的感觉。
找到了,改变就会来,来了就走不了。
002 通过外力辅助。
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受到了外力的作用,同样可以改变运动状态。
这个外力,就是我们常说的圈子。一个具有改变和进步气息的圈子,对于里面的每个人都具有潜移默化的外力作用。
生活中,你会发现,牛人身边往往也都是牛人,而且都是在变成牛人之前,就一起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正是外力的辅助,使得他们有更大的能量来克服惯性,从而完成真正的改变。
如果你也想作出真正的改变,不必再从书中、演讲中、别人的口中找方法了。问问自己,对自己、对世界有什么不满,发现自己内部的爆炸点,或者找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互帮助,相互影响,一起牛X。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