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your life there are a few places, or maybe only the one place, where something happened, and then there are all the other places.”
--- Too Much Happiness by Alice Munro
“在你的生命中总有几个地方,或者也许只有一个地方,在那里发生了一些事,然后地球上任何其他地方对你来说都只是‘他乡’。”
——爱丽丝·芒罗《太多的幸福》
《布鲁克林》看得泪奔好几遍,倒不是因为那些离开家乡的孤单,离开母亲的痛苦,我似乎早已告别了那种小感伤。而那种心路历程,真的是切切实实、每一点都体会过。家乡单一的城市结构、低迷无望的经济、狭隘的文化意识和人际关系,甚至无法靠自己的才华找到一份最简单的工作。于是来到布鲁克林,在适应和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变得乐观、开朗、独立而且善于学习和工作,也收获了一份跨文化的爱情。在姐姐去世回到家乡,一边是孤独悲伤的母亲,一边是早已适应的异国文化和难以割舍的爱情,她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开母亲,再一次踏上旅途。最令我感动的一点,就是在途中,她遇到第一次出远门的女孩,于是向她传授出门在外的经验,正如她自己第一次出远门时别人教她的一样。她还说,要像这里的人一样思考,目光要坚定,表情要自信,要看上去一副非常清楚自己要去哪里的样子。
我的泪点,并不是那些凄婉的离别场面,影片也把她融入新环境的过程描绘得乐观而积极。其实新的世界,并不会刻意为难你。然而他们欢迎的,都是聪明能干、能为他们创造价值的人。只要你乐观、有本领,其实哪里都可以成为你的家。
然而我无比羡慕女主,因为从未有一个原本就熟识的朋友或亲人,帮你联系好工作、住所、支持你学习深造,让你在那个你向往的城市安顿下来并发展下去。也从来没有一个我爱的人,在我一次有可能再也不回来的离别之前,笃定地说“我想跟你在一起,我想跟你结婚”。甚至,就算那次我回去了,也不可能有一个重情义的人,还会在那里守着希望等候我回来。
你的家乡就是一个很好的、你很喜欢的城市,也是你工作所在的地方,这是我能想到的最幸福的事。不必为经常的长途奔波所累,不会为留给父母的孤独而愧疚,也不会为自己的不甘心和悔不当初而备受折磨。如果达不到这些,那么至少能有乐观理性的父母,能够开心地去和孩子一起融入探索一个新的城市,懂得孩子想在他们晚年陪伴他们又希望走出自己一番新天地的愿望。最少,我也多么希望,能有像女主一样虽自己感伤却无条件支持女儿决定的母亲。
而我的家乡无法收留我,我的父母一步都不愿意离开故土,想把我留在在身边,我却依然还是留在了一个糟糕的城市,仓促定下了一个根本不喜欢不认同的工作,辛苦压抑而且找不到成就感,也几乎没有其他任何时间和精力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不知为何想起了本科学校看过的学生排演的话剧《兰州老街》,说那个人像碗里的鱼,若想活命,只能蜷缩着身体以便还能触着那碗里的一点水。
也许这样的日子会过去,毕竟任何人的生活都是自己的版本,电影终归只是电影。然而任何事只要自己经历过,总能同其他人身上找到共鸣。家、亲情、爱情、离别、事业、成长、独立,都是人类共有的主题。看过电影的人们,感悟会有相同、也会有不同。所有经典的作品,都因为他们触及了人类生命中共有的东西。经历人生和理解人生,也许会是我生命的主题。然而我也希望,有一天我能够书写人生,去写属于所有人的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