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775677/cbe5b4910edaa552.jpg)
现代社会竞争压力和工作压力比较大,夫妻双方都有自己的工作,在这样的背景下,让老人来帮忙照看孩子就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
然而由于两代人的出生环境不同,所受教育程度不同等因素,往往在孩子的养育和教育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有的家庭甚至产生冲突,这些都为孩子创设温馨的家庭环境蒙上了一层阴影,长时间生活在对立、分裂的环境中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也对两代人的感情融和造成了一定的伤害。
那么,如何能让两代人放下心中的芥蒂和不信任,在对孩子的养育中形成共识,共同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也为孩子创设一个有弹性有原则的教育环境,本文给出三个建议。
一、相互理解、彼此体谅
孩子祖辈和孩子父辈之间存在着很多的不同,从价值观,对家庭教育的认识等方面,都会有很大的不同,学会包容和理解是第一步。
对于孩子的父母来说,祖辈照看孩子能够缓解自身的精力有限问题,让自己没有后顾之忧的放心工作,确实是帮了大忙,而且相对自己纸上谈兵的育儿经验,孩子的祖辈也有一定的心得,这些都应该让年轻的父母对祖辈的付出心怀感激。
对于两代人之间育儿观念的差异,孩子的父母还是要以接纳,宽容为主。中国社会在这几十年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相应的也会有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念产生,而对于这些不同的观念,要做的是求同存异,而不是和我不相同的就一概否认。毕竟,文化和价值观没有好坏、对错之分,只有适不适合。
孩子的父辈尤其不要因为对祖辈的方式方法不满意,或是造成孩子生病等情况,就对自己的父母大吼大叫,表达心中的不满,而是可以换位思考,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对自己的父母多用理解和体谅的眼光看待,也让祖辈的内心感到温暖。
二、交流沟通不可少
作为孩子的监护人,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习各种科学的育儿知识,家长责无旁贷,同时也可以带动祖辈一起学习。
现在获取信息的手段和渠道都很多,通过电视、网络、报刊书籍等都可以学习到不少先进的教育方法。
有的祖辈可能对简单的说教不感兴趣,心理有抵触,年轻的父母可以介绍一些比较有权威的书籍,带领祖辈一起学习,共同探讨。同时,还可以讲解一些两代人都熟知的案例,比起单纯的讲道理更加让人信服和接受。
在这个过程中,父辈通过轻松交流的方式引导自己的父母,结合已有的养育经验,将现代社会对孩子的要求融入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扬长避短,认识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
这个过程对孩子的父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也是必须得去做。只有通过经常的交流沟通,才能慢慢改变祖辈原来头脑中的认识,才能让祖辈感受到传统方式方法的不足、需要改进的地方。
很多年轻的父母经常是白天工作,晚上把孩子带回家。孩子整个白天也是由祖辈来照看。
在这样的情况下,两代人之间交流的时间和机会比较少,交谈的也不多,匆匆了解孩子一天的表现后,孩子的父母就回家去了。两代人缺乏足够的交流和沟通,而一旦出现问题,年轻的父母往往比较生气,觉得祖辈没有把孩子带好。
作为接受过良好教育的80后父母,需要认识到交流对于家庭和谐的重要性。对于祖辈的一些不正确的教养方法,首先先要聆听,听取祖辈的看法,然后再心平气和的提出自己的见解。如果一上来就一味指责、一味批评,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容易激发矛盾。
通过这样的方法,才能达成两代人思想和情感上的一致,对于纠正祖辈不恰当的教育行为效果也会更好。
三、合理的方式纠正祖辈不合时宜的观念
在实际生活中,年轻的家长往往对于祖辈的各种陋习无可奈何,比如抽烟、打牌、看电视、喜欢重口味饮食等等。不少时候对孩子百依百顺,溺爱不已,而年轻的父母因为工作等原因,不能亲力亲为的照看孩子,从中产生了不小的矛盾和冲突。
对于这些对孩子健康发展起负面作用的“经验”,年轻父母可以通过侧面提醒、私下交流的方式与祖辈进行沟通。但可能祖辈已经形成了各种不良习惯,一时也很难纠正,可能在不经意之间又会发生,这时,年轻父母对祖辈还要有多宽容,多提醒的态度。
当然,也有一些祖辈冥顽不化,一意孤行,不愿意按照科学的育儿方式来照顾孩子。那这时,年轻的父母就要权衡利弊、做出选择,可以选择一个比较放心的保姆、母亲做全职妈妈、找一家靠谱的托儿机构等,一切都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总体来说,两代人在照看、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本着理解与沟通的原则,正确认识到双发在观念上的差距,力争求同存异,取长补短,为孩子全面和谐的发展出自己的一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