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一个半月进去书店看书,今天雨一直下个不停,下雨和读书真的更配。
被《优秀的人都是聪明的勤奋者》的书名吸引,我想成为优秀的人,我也愿意去勤奋,更愿意用聪明的方式。正本快速浏览用了一个小时,还是难逃鸡汤文的范畴,适合刚毕业或者刚就业的上进青年阅读。
记录下一些我喜欢的文字,和我的读后感:
1.生活的负面情绪来源于四点:与周围的人过多比较,患得患失的处世态度,消极悲观的反刍思考,习惯性拖延。
改变方法:拒绝无意义的比较,给自己一个隔离期(逃离眼前的工作和城市,整个人彻底放空),尝试积极归因(管理情绪,全面看待问题,不影响自信心),自律(自律即自由)
2.电影《蝴蝶效应》:男主有一段糟糕的童年经历,当有机会回到过去时,他毫不犹豫的回去了,想改变过去。但他真的回去了后,发现自己成功避免了一个错误的同时造成了另一个错误,而这个错误甚至比前一个更糟糕。所以,永远不会有完美的人生,弥补了一个遗憾又会新增另一个遗憾,纠正了一个错误却又会导致另一个新的错误。总会有遗憾和错误出现,而你永远不知道哪个遗憾会让你更后悔,哪个错误会然你更自责。我们总是把另一条路想得太过美好。
3.快速切换(投入)能力:心理学上有个词叫作“心流”,心流是人们全身心投入某事的一种心里状态,如艺术家在创作时就处在这种状态。人们处于这种情境时,往往不愿被打扰,即抗拒中断。心流是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的同时也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这种快速投入的能力能够让你排除干扰,在短时间里专注一个任务并高效地完成。
如何提高快速切换(投入)能力:简单说就是强迫自己在一段时间内不想什么和只想什么。具体方法,(1).找到按钮。即隔绝自身和外界的按钮,比如工作时同事们大声聊八卦,你就戴上耳机听音乐,就能迅速进入状态,这个戴耳机就是按钮;再比如换一个安静的环境,就能迅速进心流状态高效工作和学习,那么环境就是按钮。(2).设置时限。遇到负面情绪的时候,不是压抑,而是尽情释放,但是设置一个时限。(3).建立不同场景的界限感。工作场所专心工作,回家后就不再想工作上的事情,自觉关闭上一个场景的状态。
4.职场增加曝光度。社会心理学指出,比起见过一两次的人,我们更喜欢经常碰面的人,更容易让对方产生好感和被接受。遇到好的机会时,领导更能想到你。采取主动曝光的人,工作情绪和状态更积极,更能快速完成工作和积累经验。恰当曝光,主动向上司报告工作,学会沟通、反馈、汇报。
5.沟通路径要短。沟通路径是指从沟通起点到沟通的终点(沟通是双向的)之间所花费的时间、步骤、过程等。沟通的完整过程是发出信息—信息传递媒介(微信、电话、见面)—接受信息—理解信息—反馈(发出)信息。要降低沟通成本,提高沟通效率,才能在工作中做到专业化和效率化。
如何缩短沟通路径:一是注重信息精简性,一目了然;二是保持预见性思维,既要知道自己下一步要做什么,也要预见对方的反应和行为,并就此调整自己的话术和节奏;三是注重表达的准确性,不用“大概、可能、或许”这种含糊笼统的表达,以准确信息代替语意不明的词语。
6.个人边界。是指一个人建立的准则和限度,职场中缺乏边界感的人容易被“侵犯”,违背自己本意做一些职责之外的事。个人边界有四种不同类型风格,刚硬型、柔软型、海绵型(矛盾型,是刚硬和柔然的结合)、灵活型(自如掌握边界,不会“侵犯”别人也不会被“侵犯”)。
什么样的人缺乏边界感:一是拥有低自尊、低价值感;二是太在乎别人的看法,导致自己失去自我,忽视和违背自己的本意,以换取对方的喜爱和认同。
如何树立边界感:一是树立原则和底线,但是特殊情况要可以调控,否则会让人觉得不近人情和不懂变通;二是表明态度,比如对方过分了你可以生气来传递信号。
7.《非暴力沟通》介绍了非暴力沟通的四个步骤:观察,感受,需要,请求。(1).描述自己观察到的情况,描述过程中不带主观词语,避免用“经常”“总是”等词语,比如“你总是晚回家”换成“这周你已经连续三天晚回家”;(2).表达自己对这件事情的感受,但不要把情绪根源归咎到对方身上,要自己对自己情绪负责。比如“你让我很苦恼”换成“我有点苦恼”;(3)清楚地表明自己的需要,而不是一味指责和宣泄情绪,不要引起对方情绪对立,一旦对方情绪对立了,即使简单和正确的要求,对方也会拒绝;(4).向对方提出自己的请求,要具体,语气要商量,而不是强迫,比如“不要玩游戏那么晚”换成“你玩游戏能不能不要超过十二点”。
8.会“发脾气”是成熟职场人印具备的素养。有的人不敢,因为太在乎别人的想法,自我价值感低,缺乏边界感(对方过分时也不懂恰当拒绝)。
如何才是会“发脾气”:一是注重自己的内心意愿;二是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感受,采用《非暴力沟通》的四个步骤;三是表明自己的底线;四是创造价值,在工作上要具有核心竞争力(不可替代的能力),能否升值加薪取决于你的绩效考核和工作结果,而不只是你的人际关系。
9.自愈力,是指依靠自身的内在生命力,修复肢体缺损、摆脱疾病以及维持生命健康的能力。职场自愈力就是在面对环境和自身种种问题时,能够认知并去解决的能力。
10.工作中的时间管理:(1).按照紧急程度和重要性列出一天的工作计划,把9-11点精力最充沛、思绪最清晰的时间用来做重要且紧急的事;(2).提升时间粒度。是指一个人对单位时间内工作安排的密集程度。身价越高,时间粒度就越细。
11.可以贫穷但是不可以“心穷”。“心穷”的人特点一是自我期望值低。经常否定自己,遇到困难容易打退堂鼓;二是短视行为。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为长远却有益的决策做出短暂的牺牲;三是延迟满足能力低。延迟满足能力是指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自我控制能力。四是容错度低。保守,不敢冒险,输不起,因为怕失败而选择放弃。
12.选择困难的三类人:以买衣服为例。一是完美主义者,对比100件商品,分析款式、材质、性价比……要选出最好,但最后头脑炸裂、无从下手;二是拖延症,为选择苦恼,迟迟无法下定决心,一个月后衣服后下架了;三是惯性后悔症,从买了就开始后悔,应该买另一件的。
如何理性选择:一是避免选择陷阱。比如销售运用知觉原理对比,把衣服原价虚高到3000,促销是卖800,你就会更容易选择,以为自己赚到了2200一样;二是选择前咨询专业人士,比如选择餐厅就咨询美食达人;三是训练下行反事实思维,是指一些关键的生活事件没有发生,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糟。即强调自己已经做出的选择就是最好的选择。四是建立标准,做一个满足者;五是把精力集中在重要决策上,不要事事费神劳心。
13.具备结交贵人的能力。即强大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的职业态度,吸引力法则告诉我们,只有自己优秀了,才会吸引到优秀的人。人以类聚,物以群分。
结语:优秀的人都是聪明的勤奋者,那么聪明又勤奋,一定会成为优秀者吗?如何定义这个聪明,又哪种程度算是勤奋?可能这本书还不能完全告诉我,继续拓展阅读吧,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后,或许答案就清晰了。
(于2020.7.9.15时完成本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