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在半夜写文字。
今天去学校开会,之后大家讨论到前几天申报学时的事情,我打开网页一看,竟然被驳回了。当时似乎听到嗡的一声,焦虑感瞬间加重。眼前的几件事情还没有理出头绪,怎么这又出了一档子事?
中午回到家,我不时地看着重新提交的学时申报,同时关注着教育方向的有多少人报名,接着又收到要下达接力写作的通知,课题群里已经下发了结题材料提交时间,孩子什么时候分班,疫情这样能正常开学么?
哦!这几件事一时间都堆积在我脑子里。下午因为接力写作的事情,跟茹萍聊了很久。两点印象特别深——1.他们领导鞭策着下属往前走和我们领导自我愉悦任下属爱发展不发展的区别;2.她的事情来了就做,不必提前焦虑和我的事情发生之前就开始各种结果预测的焦虑堆积。
挂断电话细想,很多时候确实是自己想太多,生怕没有预判的结果发生时自己会不知所措,所以很多时候都要给自己提前做好备选项,以便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不知道这从心理学角度看是不是因为缺少安全感,又或者这也许不是什么坏事。
但是我也很清楚我们无法预知未来,我在面对突发事件的时候做的还算让自己满意。
昨晚睡不着觉翻看了自己近一年的朋友圈,发现除了孩子打卡之外,最多的就是各种鸡汤文字了,看新华社夜读、央视夜读成了习惯,凡是不设限仍少年的文字都被我转发来。我是多么害怕这个35岁啊!
在这个年龄到来之前的很长时间里,我都很怕它的到来,总觉得这是个分水岭似的数字,制约着很多,限定着很多,所以去年十二月我毅然参加了考试,而且对分数充满期待,生怕就此一切都停留在35岁之前。很庆幸,我突破了,这一步应该才是又重拾自我的根源。
今晚,晖说我转发过的一篇文章中说“岁月不饶人,我亦不饶岁月”,为什么不能“自己饶过自己呢”?我当即回复:目前状态饶不了自己。
是我把自己逼到了这一步,即使有些是被动接受的,但刘筠老师那句“那也是你自己的选择!”始终在我脑海。如果说多年以来的不甘心在德院那一年放下了,那么如今重新捡起来的就只剩下行动。我不知道能走多远,能去向何处,但我努力着。
写到这里,我的焦虑也渐渐不见了,接下来该做的是一点一点理出头绪,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