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天哔哩弹幕网(B站)上大量海外剧、海外电影资源被下架,内容涵盖日剧、日影、美剧、英剧等,好在手头上还有些没看完的书,例如《简.奥斯丁作品集》。要说也是巧合,2017年7月8日是简.奥斯丁逝世200周年(1775年12月16日-1817年7月18日),英国小说家,作品有《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曼斯菲尔德庄园》和《爱玛》等。她的小说展现了18世纪末英国地主乡绅的生活。但在在文学史上,简·奥斯汀的地位似乎又有点尴尬。她的小说闻名世界,然而好像没有几个人会把这个受众广泛的女作家视为“文豪”,还有不少关于她的批评,认为她的风格太软,题材太匮乏,数量少,格局小,永远停留在乡绅生活的图景里。从普通读者到小说大家,要么称赞她为“女莎士比亚”,要么抨击她的作品一文不值。
长久的爱情是两个人势均力敌我完整的看过其中的一部作品就是《爱玛》(mini英剧➕原版小说)。 故事讲述的是爱玛是海伯里村首富伍德豪斯先生的小女儿,聪明美丽,从小受到家庭教师泰勒小姐的良好教育。父亲的宠爱和无忧无虑的生活环境,使她养成了自命不凡的性格。
爱玛二十岁那年,泰勒小姐嫁给了附近一位绅士韦斯顿,离开了伍德豪斯家,爱玛在寂寞中认识了当地女子学校的学生哈丽特,与她交上了朋友。哈丽特是个私生女,姿容俏丽,性格温顺,非常可爱。爱玛想方设法把她和青年绅士埃尔顿撮合在一起,叫她拒绝了佃户罗伯特·马丁的求婚。
其实埃尔顿的意中人不是哈丽特,而是爱玛本人。埃尔顿本人非常势利,根本就不会看上身世不明的哈丽特。爱玛没有撮合成功,又一次要为哈丽特安排一门亲事,这次她为哈丽特选中的是韦斯顿前妻生的儿子弗兰克。
然而弗兰克半年前认识了海伯里村家道中落的贝茨小姐的外甥女简·费尔法克斯,并且互相倾心,私定了婚约。但是两个人并没有公布婚约。
爱玛对别人的婚姻干预,引起了她家的老朋友乔治·奈特利的不满。他告诫爱玛应该让恋爱双方自主地处理婚姻大事,别人干预只会把事情搞糟。
当弗兰克与简·费尔法克斯公布恋情之后,爱玛难以置信。这也让爱玛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并最终与简·费尔法克斯成为了知心好友。
奈特利很器重罗伯特·马丁,也经常帮助哈丽特,这样使哈丽特对奈特利产生了崇敬和爱慕的感情。当爱玛发现哈丽特崇拜的对象是奈特利的时候,她大吃一惊,原来她自己一直悄悄地爱着奈特利;奈特利常常指出爱玛的缺点,其实心底里也有意于她。
泰勒小姐生了一个女儿,这使爱玛开始向往家庭生活。经过一番周折,奈特利和爱玛终于互吐衷情;罗伯特·马丁在奈特利的帮助下,最后也得到了哈丽特的爱情。
在这里插一句题外话:朋友C某些时刻跟热心肠撮合身边年轻人的红娘“爱玛”的属性有些相同:爱玛因为天性使然加之“不婚主义”,在热情充当“红娘”的途中常常忽略自己的“红线”,正如朋友C现在面临的是该把解决个人终生大事提上日程的年纪,每每与“红娘”介绍的小年轻们熟悉了之后的数十日后,总是对方就突然的脱单。后来的后来朋友C总是和我们打趣道:“最适合我的职业应该就是去做红娘啦吧,牺牲我一人,幸福你们大家”我总是劝他:“缘分使然还未到吧,或许你也像是爱玛一样,总是忽略了身边人罢了!”于是在我极力的安利下,朋友C也读了这本《爱玛》,C说感觉整本书中没有起伏跌宕的情节或经历,也没有什么栩栩如生的描述。简.奥斯汀成功地通过平淡的文字和细腻的语言,细细刻画出所有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活动,让读者能够置身其中,感受文中人物的喜悦和忧愁。
确实,简.奥斯汀利用浪漫的手法,营造欢快的氛围,歌颂人性的真、善、美,鞭挞假、恶、丑。通过平淡写实的写作方法把当代社会的现实主义和封建制度势力强大真实地表现出来,这些不仅体现出简.奥斯汀写作手法的老练,更多的是体现出简.奥斯汀对当代封建思想的抨击,同时充分体现出简?奥斯汀的古典主义爱情观。
不仅仅是《爱玛》一书,其实从简.奥斯汀的其他作品中,也不难看出简.奥斯汀的古典主义爱情观。她的爱情观和婚姻观当中是离不开恋人两家族的家庭地位和背景的。例如文中的简.费尔法克斯,她是费尔法克斯太太的养女,优雅、聪明,是全篇小说中最有教养的少女。我在拜读这本小说的时候相信简.费尔法克斯能够在结局中嫁给一位好先生,但她为什么嫁给了名声不好的弗兰克.丘吉尔?这全都是因为简.费尔法克斯出身低微,即使后天条件十分优越,仍然无法冲破社会的框条,获得自己应有的幸福。
不妨举另一个例子,就是《爱玛》中的主人公,爱玛和奈特莉先生的婚姻。爱玛因受到家庭教师泰勒小姐的刺激,一开始就决定此生不嫁,一辈子陪在父亲的身旁。而在她替其他人做媒的时候,不难看出她对婚姻抱有势利的思想,是根据对方的阶级势力和家庭财产来决定与对方的关系,认为农民都是十分低微粗俗的,没有任何用处。而奈特莉先生则是她的训导者,不断在她的身旁引导她改正自己的缺点,提醒她,令爱玛成为一名可爱的少女。这门婚姻满足了当代封建思想的门第观念,满足了资产阶级对于婚姻的各种要求,最重要的是男女双方也有浪漫的感情基础,从而营造出美满的婚姻。在《爱玛》的结局中,所有冲突和问题都得以解决和排除,这就表明了简.奥斯汀心中追寻自由的思想和对当代社会的阶级制度等的批判都因社会封建思想的强大而妥协了,这也是她能够在维多利亚时代生存下来的写作技巧,她所思考的并不是如何利用文字令社会觉醒,令封建势力瓦解,而是思考自己如何才能够与这个封建腐败的社会共存。但也不难看出是与现如今社会恋爱、结婚观大体一致:门当户对、结婚不是两个人的事情,而是两个家族的事情,那也印证了:长久的爱情是两个人势均力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