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灰飞烟灭
第十三章 李秀成劝曾造反,曾国藩陈桥不变
曾国藩来到南京,见南京城内到处残垣断壁,破败不堪,空气中弥漫着血腥臭味,感叹人间惨剧莫过如此,他骑马来到南京查看战场,见攻南京时炸开的城墙缺口达xxx仗,思虑着为了平定太平军,死了近xxx人,荒废了半个中国,这一炸又死了xxx人,这一炸终于终结了太平天国,不觉感慨万端,曾国藩命人,在原缺口处立碑以记其事,碑文曰:“穷天下力,复此金汤;苦哉将士,来者勿忘!”曾国藩希望不在打仗,造反,他没有明白的是:“国家富强,老百姓都有饭吃,谁会去冒死造反”,
曾国藩听说抓了李秀成不由得大喜,屡败湘军,几次三番逼的曾国藩想自杀,他要亲自审问这个妖孽。
李秀成自被俘,心实不甘,思虑:“难道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就这样就完了”,李秀成左思右想,忽然想起了三国时,蜀国的大将姜维被俘,却反客为主,差一点恢复汉室;不觉眼前一亮,心想有了。
xxx提审李秀成,曾国藩说道:“时至今日,你有何话说,”李秀成说道:“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清妖满狗统治我大汉,已经200多年了,身为汉人,是我大汉民族的耻辱,”曾国藩听了一拍桌子,怒斥道:“住嘴,死到临头还妖言惑众,掌嘴,”上来几个狱卒拍!拍!给李秀成一顿嘴巴,李秀成吐了一口嘴里的血,继续说道:xx”,见曾国藩面无表情,知道其心起波澜,李秀成又说道:“我愿意写一份,自供状交给您,”曾国藩说道:“好吧,但需要在3个月xx内完成,”
李秀成在自供状中写道:“xx,太平军还有几十万旧部在全国各地,尤其东南各省还有我的堂弟,侍王李世贤。天将丁太洋、林正阳部,来王陆顺德、东平王何明亮部,康王汪海洋部。xxx李文采等十几万人,其中,仅康王汪海洋便有九万之多,我可以一呼百应。”曾国藩看了前边五味杂陈,看完后边吓一大跳,想不到太平军还有几十万余孽。
这时xxx送来一封曾国荃的信,信中写道:xxx,
曾国藩看了大惊,心想,这不是劝我造反吗?这时又有下属彭玉麟来信,信中写道:江南半壁无主,老师有意乎?
曾国藩明白这都是劝自己自立为帝,曾国藩不由得心起波澜,思绪万千,心想大清帝国现在一半的兵力在自己手上,若黄袍加身未尝不可。
曾国藩犹豫不决,找来了幕僚赵烈文一续,曾国藩对赵烈文说道:“消灭太平军大清的江山可以长治久安了;赵烈文说道:“不见得,”曾国藩问道:“愿听高论,”赵烈文说:“xxx,综上所述大清挺不过50年,”听了赵烈文的话,曾国藩有些心动;曾国藩又说:“要是又有个王秀全、李秀全的来想推倒大清呢?”赵烈文一下子明白了曾国藩的意思,赵烈文说道:“大清盘根错节还没有烂透,没有30年谁也推不倒他,”
曾国藩挥手让赵烈文出去,自己开始冥思苦想:我今年以xxx,精力不济,渐老亦,满身的牛皮癣痒的要死要死的。即使横扫天下我能挺到30年吗?即使当了皇帝,又给谁继承呢?给儿子,弟弟威胁;给弟弟,儿子不干,我即使真的反了,哪李鸿章能跟着我走吗?还有那个湖南倔骡子左中堂很有可能反对我,那清庭还有胜保、xx等绿营悍将也不是吃素的。而我又一直提倡儒家的忠孝仁义、忠君报国,天天教导下属忠孝忠君,我若造反岂不是打自己的脸吗?曾国藩犹豫不定。
曾国藩突然想起了他爷爷给他讲的一个奇怪的故事,原来曾国藩出生前的当夜,曾国藩的爷爷xxx曾经梦到一条蟒蛇飞入家舍,xxx醒来感觉诧异,披衣走出房门,突见们前地上有一蟒蛇在蠕动,xxx大骇,仔细看是风刮歪了一个藤蔓树,藤蔓的影子在地上晃动,早晨起来就听到孙子出生的消息,算命先生说此子有异像,幸好是蟒蛇无爪,否则,有帝王之相,官府得知必杀,可谓假龙入舍。
想道这叹道:“罢了罢了,我得了天下也是假龙,”自此以后断了争天下的非分之想。于是给彭玉麟回信道:“小姑以嫁彭郎,岂言无意乎”。
第二天,曾国藩对幕僚赵烈文说道:“李秀成之供词,大意明白,文理不甚通适,汝从新抄写下,在送军机处,以备查考,赵烈文听了,心领神会,改动后,送往军机处。
xxx年月日,剐刑处死了李秀成 ;后人叹曰:上帝不助天国力,可怜忠王一片心。后有文人梁启超叹道:“……至今读之,犹凛凛然有生气焉。呜呼!刘兴骂项,成败论人,今日复谁肯为李秀成、扬伟业发幽光者?百年而后,自有定评,后之良史,必有所论。
![](https://img.haomeiwen.com/i24725804/4fccc1a01e79d37a.jpg)
欢迎欣赏,谢谢打赏(还没有一个打赏的),更欢迎批评指正,因小说篇幅较长,未来得及校订稿,有网友欲先睹为快,有错别字空白处请见谅。本人文章,一律原创,抄袭必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