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周易》以及四书五经的contexte

《周易》以及四书五经的contexte

作者: 东学西读岛主 | 来源:发表于2017-06-30 03:58 被阅读40次

居易-5(东学西读岛主版权所有,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 ————— 2017-12-06 —————

image.png

​《易经》是儒家经典

  1. 有许多人会误认为《易经》是一部道家经典,其实《易经》原本是儒家经典。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之中, 易经为首。

  2. 《易经》的故事大致起于商晚期,比如《歸妹》卦 ,截止到西周早期。周公以前,比如《同人》卦中的戰爭場面是文王征服西部諸部落的故事。其語言風格也是西周初期的,比如《同人》卦非常類似《詩經》。
    另外在《左傳》中,有大量的《易经》的筮例。这说明《易经》在《左傳》之前。

  3. 《易傳》部分的語言風格要晚於《春秋·左传》。應該是戰國初期作品。

  4. 《易经》+《易傳》=《周易》。《周易》成書于西周初期,定型于戰國初期, 所以称为《周易》,即周朝的易。根据历代的考证,《易经》的卦辞,爻辞, 彖辞的作者大约在文王至孔子之间。

四书五经的contexte

包括《周易》在内四书五经,都是承载夏商周三代文化的古书,都比较难懂。这是是因为三代的自然生存环境,社会生存环境,三代的人的思维模式,以及他们的语言都同我们现在有太大的不同,也非常有别于秦汉以后的中国文化。
探索语境,是读三代古籍时始终贯穿每一步的功课,很多时候甚至是第一步要作的功课。

四书五经是同一个体系

承载夏商周三代文化的四书五经,是一个可以互相参照的体系。解密《易经》的钥匙就在四书五经的其他经典之中。我们先从《论语》看起。

子不语乱力怪神。--《论语》

老人家一辈子关心的都是社会的实际问题,他给儒家留下了入世的传统和实用主义的传统。中青年时期的孔子是不搞神秘主义的,但是晚年的孔子却钻研起了易经,韦编三绝的故事,就是孔子读《易》的时候发生的。大概在老年的孔子看来,《易经》已不同于乱力怪神,既不再属于神秘主义的范畴。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

由于老先生在晚年对易经的重视和研究,使得在第一代儒生的时代,《易》跟《诗》就已成为了儒家的教材。将《易》与《诗》与《春秋》等孔子为我们留下的其他经典放在一起看,《易经》就变得容易懂了。

周朝语言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论语》

汉语,即汉以后的语言。四书五经提别是其中 戰國以前的部分,不能用汉语,即汉以后的语言去读。

比如《周易》, 即周朝的易, 当然是是用周人的语言写的。现在许许多多的人,都用汉语,甚至是现代汉语的词义语义去理解, 岂非是缘木求鱼?读出来的东西当然也就是南辕北辙了!

周人的语言什么样子? 就是《诗经》里的那个样子. 诗皆雅言, 就是说《诗经》是用雅言写的,既使是《诗经》各国的国风也是用雅言改写过的。雅言应该是周朝封建集团内的主流语言. 比《诗经》更早, 同《尚书》差不多属同时代的《周易》的语言可能是雅言,或是离雅言不远。

生存模式

读《诗经》的时候,由于人类情绪的相通,我们还能比较清醒地意识到他们的语汇与我们的不同, 读《尚书》和《论语》的时候我们只能意识到一半了,因为我们往往以我们的政治自觉地替代了古人的政治。

而到了读《易经》,我们可能就已经完全迷失了,因为它完全是以实例来说抽象的,而我们由于生存在的环境变了,几乎完全看不到古人的实例,等于通向古人内心的大门被堵上了,找不到了。

实际上即使是《诗经》,其中也有政治和抽象,所以当我们自以为理解的时候,很可能是一种误解或曲解。

动物

我在养狗之后明白了很多以前不懂的事。狗狗给了我这个在城市中长大的孩子一个接触自然的机会。半野生的古人,动物打架应该是司空见惯的事, 现在的孩子们连猫狗打架甚至人打架都很少看见, 没有了这些同动物共处的生活经验,看不懂《易经》也就不奇怪了。

破坏环境的文明不止工业文明,以前中原的气候如南方, 中原大地上的许多物种在短短五干年中就消失了。这是我读易经和诗经的一个重要感受。

《易经》中有鹿有大象,有野猪黄牛,有大雁有隼, 有河豚,有有狐绥绥,有虎豹, 当然还有...

不知道白鳍豚的习性就解不了"豚鱼吉",不知道野马的习性就解不了"丧马勿逐",还有"见豕负塗", "大人虎变", "君子豹变", 许许多多…
现在有很多动物现在都绝种了, 比如野鹿,野马,大象,野猪,白鳍豚,隼,都没有了,野狐可能还有少量的,这些动物曾经在中原满大街都是。 没有了这些动物,后世就开始读不懂易经了。 再过一百年,河豚同龙一样,会成为传说。那个时候人们就更不相信易经的现实主义了。

植物

(待续)
九五,莧陸夬夬,中行无咎。
朱熹:莧,閑辨反。莧陸,今馬齒莧,感陰氣之多者。
虞翻曰:莧,說也。莧,讀夫子莧爾而笑之莧。睦,和睦也。震爲笑。言五得正位,兌爲說,故莧陸夬夬。大壯震爲行,五在上中,動而得正,故中行无咎。舊讀言莧陸,字之誤也。馬君、荀氏皆從俗,言莧陸非也。

卜筮

提起《易经》, 很多人第一时间就想到卜筮, 卜筮是绕不开的话题。
其实问题不在于卜筮, 而在于卜筮是什么。

人的认知,判断,决策有一个出发点,一个依据。本能的出发点是自身的愿望,原始的愿望就是欲望。儿童的认知,判断,决策通常是典型的欲望型,他会按照自己的欲望去定义世界:主观既客观。这个事情行不行?行!为什么行?因为我想!

现代社会普遍认可的系统是逻辑,这个事情行不行?行!为什么行?因为合逻辑。逻辑似乎是高级的系统,客观的系统,其实逻辑也不过是一种主观。

逻辑只是众多系统中的一个。比如东方人凭借的本性,良知等等。
这个事情行不行?行!为什么行?因为我的本心,我的良知这样告诉我。

还有一种系统是信仰。这个事情行不行?行!为什么行?因为他符合我的信仰。

还有一种系统是人情。。。。。
还有一种系统是人情。。。。。

所有这些东西,都有灵验的时候,也都有不灵验的时候,包括科学!

一些人相信一样,一些人相信几样,一些人什么都信,一些人什么都不信。

但真正都信和都不信的人很少,什么都信的人往往不信自己,什么都不信的人往往只信自己。

三观不同,不相为谋,相信不同系统的人,特别是习惯于单一系统的人,往往都人为自己的系统是正确的,是理智,其他的系统是错误,是愚昧。其实无论哪一种系统,站在哲学的角度来看,都是主观的系统,而非真理的本体。

除以上众多的决策系统之外,另有一种东西,叫卜筮

烧乌龟叫卜, 算卦叫筮烧乌龟叫卜, 算卦叫筮。八卦筮系统的算经历了周,汉,晋,唐,宋,明清,是一个一代一代不断发展的体系。

抛开政治军事不说,八卦的演算广泛用于中国传统同技术有关的事情。同神秘主义不是一回事。

八卦产生与伏羲氏"观"和"察"的,是圣人们思考的结果。
《易经》人物已经介绍了,京房,王弼,虞翻,还介绍过白居易。后面还有很多,特别到了宋朝,易学发展到颠峰,欧阳修,苏东坡,朱熹,毎个人都有一部易学专著。

这是中国古代理工男的历史,不了解易就不能真正揭开中国古代科技史的面纱,不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史就不会了解什么是中华文明。

八卦系统是历代聪明人和实践家们依据同一个符号体系,演驿了中国哲学和国学知识体系。他的作用和地位大致当于形式逻辑和几何逻辑对于科学的作用。

当前中国文化流行,但大多数文化活动着眼的是文化"元素",既零散地拣拾散落的碎片。但是碎片原本是有筋脉的,热爱中国文化,应该关注这个文化的筋脉,即内在逻辑。

需要辩明一下, 所谓内在的逻辑,指思维和知识的组织方式。此逻辑非彼逻辑,不是希腊逻辑。



中国式逻辑的核心在易中。
易是儒和道的本源。儒和道是中国文化的头两根柱石,中国文化后来加了一根柱石,是汉传佛教,洋务运动开始,又加了一根柱石是科学。

如果上四样缺一样,作为现代中国人,在精神上就不完整了。由此产生的问题,就是老是会迷失在中西文化的比较当中,谁好谁坏? 等等,永远在对比当中.

————— 2018-03-23 —————

易经式思维同逻辑思维的差异

逻辑的本质是人心有时间轴的单线程的线性型进程处理方式。
而易经是人心模块化的无时间轴或弱时间关系的多方位(多维)处理方式。

八卦与六十四卦的差异

八卦是分析的路子,六十四卦是合成的路子。上下两个卦放在一起是案例法,有的时候是不太好理解。

我的读书笔记, 不求完整, 不求文笔流畅 。记录点滴心得。也许应了这样一句话:伏處村塾,不盡覩遺文祕籍之傳,不盡聞老師宿儒之論。師心自悟,偶有所得,遽夜郎自大哉。


————— 2016-8-5 —————

易是一套以阴阳为基础的用来反映对世界本质和规律的思考的符号系统。

文明

有规则的东西称作文。
人对抽象的掌握称为明。

卜筮

烧乌龟叫卜, 算卦叫筮。筮,是易的一种应用。卜筮是早期的一种文明。

易的应用不止于筮。抛开政治军事不说,八卦的演算广泛用于中国传统同技术有关的事情。同神秘主义不是一回事。

八卦系统的应用经历了周,汉,晋,唐,宋,明清,是一个一代一代不断发展的体系。

八卦产生与伏羲氏"观"和"察"的,是圣人们思考的结果。
历史上的有很多不同时期的不同人参与发展了易经人物了,京房,王弼,虞翻,还介绍过白居易。后面还有很多,特别到了宋朝,易学发展到颠峰,欧阳修,苏东坡,朱熹,毎个人都有一部易学专著。

这是中国古代理工男的历史,不了解易就不能真正揭开中国古代科技史的面纱,不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史就不会了解什么是中华文明。

八卦系统是历代聪明人和实践家们依据同一个符号体系,演驿了中国哲学和国学知识体系。他的作用和地位大致当于形式逻辑和几何逻辑对于科学的作用。

当前中国文化流行,但大多数文化活动着眼的是文化"元素",既零散地拣拾散落的碎片。但是碎片原本是有筋脉的,热爱中国文化,应该关注这个文化的筋脉,即内在逻辑。

需要辩明一下, 所谓内在的逻辑,指思维和知识的组织方式。此逻辑非彼逻辑,不是希腊逻辑。



中国式逻辑的核心在易中。
易是儒和道的本源。儒和道是中国文化的头两根柱石,中国文化后来加了一根柱石,是汉传佛教,洋务运动开始,又加了一根柱石是科学。

如果四样中缺一样,现代中国精神就不完整了。由此产生的问题,就是失去了自身利益的定位,老是会迷失在中西文化的比较当中,谁好谁坏等等问题。

周易是一本合订本,包括了好几本书,《象传》是其中之一。无论自强不息还是厚德载物,都出自《象传》。象传实际上是一本鸡汤书😂。看《彖传》,作者的口吻像是领导人,决策者,而《象传》的口吻很像宣传家,教育家,凡事都会联系到君子的修养:比如乾是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卦君子以厚得载物,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事畜德,升卦君子以顺积德,某卦君子以果行育德,比比皆是,不一而足,所以我觉得《象传》是孔门作品。
居易-40(东学西读岛主版权所有,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 ————— 2017-12-06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周易》以及四书五经的contexte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xyq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