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森林树
从4月6日开始正式启动日复盘开始,到现在为止34天。
小鱼老师强调让我们也写一写周复盘,月复盘,这件事一直没有践行。昨天小伙伴提到了自己回顾这几天的复盘一些感受,自己把老师的要求重新回顾了下。
老师提到:除了日复盘之外,还有非常重要的就是周复盘、月复盘,半年复盘,以及年复盘,日复盘就像食材,而月复盘,年复盘就像菜肴,我们每天花费时间和精力来反思记录下来的日复盘食材,如果不加烹饪,口感也不会太好,因此千万不要觉得周复盘、月复盘等等这些动作是多余的,因为往往有时候我们过一段时间回过头再去看之前做的事情,又会有新的收获。
我把34天的复盘一一细看了一遍,确实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东西。
一、付费让我更重视
在写复盘的前一周是老师免费开的营,我虽然也参加了,也在写,但今日回头看确实发现了前后质量的差距。
一开始有时候虽然复盘了,但是并不是当天复盘的,而是第二天补充的,其实这个并没有达到最好的复盘效果。
因为复盘记忆最深刻的时候,就是一个人刚做完这件事的时候,而刚完成一项任务,我们的身心是很疲惫的,这个时候,我们是最不愿意去做复盘的时候,但这个时候做复盘效率最高,效果最好,因为记忆最深刻,细节很清晰。
等真正进入训练营后,要求同样是必须要在12:00之前复盘,但是因为有押金在,让我也要求自己为了挣回押金费用,每天12:00之前完成打开内容。
而后是自己输出的内容的真实度而言,一开始多少有点好像是给别人看的感觉,有些对自己的行为美化。
写着发现慢慢有点不痛不痒。想着都花了钱了,还不学点实在的东西。
更加坦诚地面对自己的完成情况,原因分析。
这样一对比,就复盘的作用区别就高下立现了。
二、内心的真实想法和计划不吻合
在复盘过程中,我发现了有一些事情,每天看起来都列为明日首次优解决问题,但是真正做的时候,却一整天都忘记了。
而且连续很多天都是如此。
显然,这就是自己想的“应该做”和“想不想做”的不匹配。
如果真的认为这件事哪怕不那么想做,但是又应该做,就需要分析自己每次不能做到的问题,是提醒不够,还是动力不足,抑或是有畏难情绪,这个难点聚焦在哪一点上,如何去给自己建立这个难度坡道。
如果这件事并没有真正的那么重要,就放弃心里的“应该做”,毕竟人生应该做的事很多,如果先能做成自己想做的事,也是给自己建立了小里程碑,帮助自己提升了信心。
三、持续首优的事情,就是需要变成惯性的事
这段时间每日1000字分享是一直在明日三件事里的,极少数时候也有没有完成第二天补的情况。
有很多原因,自己累了,没有素材,没有时间……
给自己的期待一直是能够在早上完成这部分输出内容,那么要让这件事变得简单的路径是早起,因此也要求自己早睡了。
或许应该要把早睡、早起也放在首优的问题上,一旦达成习惯,便可以迭代新的好习惯。
这个更替的过程也是充满成就感。
我们经常总是忙碌,总是急于向前奔走,定期停下来,思考一下,回望一下,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期待复盘时间长后的沉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