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学美术。”十六岁的我在面对父亲再一次的询问后回答道。父亲开画室好多年,从没有刻意问过我的想法。突然的想法,多少大家都有些许意外。当时的天空是什么样的呢,我似乎忘了,但应该是晴空万里,回头能看见太阳的光打在门口的柳树上,一片阴影留在树下,树影婆娑。
当时我的心情应该是又紧张,又害怕的。紧张自己的这个决定会不会有些突兀,毕竟我曾经是一个极其讨厌画画的人,小学时的一张手抄报作业都能让我手足无措。同时,我又害怕,害怕自己的想法会得不到支持和认同。毕竟对于一个高考生来说,艺术是另一条坎坷未知的路。
“好,我帮你。”
这简短的四个字所带来的力量是无穷的。十六岁的花季少年,天真和无知使我们拥有了无穷的勇气和胆量,而家人的支持仿佛是为我披上了出征的铠甲,让我感到了臂膀的坚实。这时的天空是什么样的呢,我也是记不太清楚了,但我人生前面的路的被一束光照亮了,虽然前方看的还不是那么清楚。
“你的梦想是什么?”这是个耳熟能详的句子,但对于十七岁的我来说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我想干什么,我未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想过什么样的生活。不断地我在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好像清楚了,一会儿又有些模糊。
于是我踏上了去往杭州的列车,我要考美院,我想上国美,当时的我确切地有这样的冲动。颠簸了一整天,扑向我神往的国美象山校区。它虽然没有坐落于西湖边上,但位于象山的它并没有失去自己的典雅大气。但当我即将迈进校园时,我犹豫了,我真的想上美院吗?这个问题在我的脑海中出现,不,我不想,我内心有个声音在叫嚣着,我想学设计,我想做服装,想为每一位步入婚姻殿堂的少女设计一件属于她自己的婚纱。我想上北服,这个在服装界顶尖的学院完成我的梦想。当时的天空是什么样的呢,我记得很清楚,天空中飘着细雨,这个色调是阴沉的,空气中还散发着潮湿的气味。十七岁的雨季少年,在慢慢地踏入这个社会,开始寻找自己的定位,追逐自己的梦想,或许我们还不够优秀,但我们还是不想轻言放弃。
你见过凌晨三点的北京吗?当时这个问题可谓是荣登微信热门话题。我见过,凌晨三点的北京通州,外面黑乎乎的一片,本就空旷无人的大道上寂静的有一丝阴森的味道,极少数的路灯还在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但画室里却是灯火通明。我们在黑夜便化成一个个特工,掂着脚尖,弯着腰,不时地抬头瞄一眼看看周围的情况,偷偷摸摸的往楼上画室摸去。接着打开灯,长吁一口气。
“报告队长,所有成员已安全着陆。”
“收到,现在开始工作吧。”
命令下达后我们便开始贴纸,削笔,一些画色彩的同学则去打水。总之我们都在忙碌着,大家互相间没有过多交流,但又好像一直在回应对方,说着我们的梦想,说着我们的理想,说着我们的未来。我们拼搏着,努力着,平均每天只睡四个小时的我们奇迹般的都没有一句抱怨,之所以这样都是为了奔向一个叫做梦想的里程碑。参加完北服考试的我,走出考场,当时的天空是什么样的呢,我记得很清楚,一束束温暖的阳光打在我的脸上,她仿佛在对我说,加油。
阴差阳错,我没有考进我梦想的校园。但我踏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如同她的名字一般,是一所师范类大学。人们常说教师是燃烧的蜡烛,点燃了自己,照亮了他人。我接受了这个来自命运的安排,起初还是带有遗憾,来到这所校园后,我之前的想法全都打破了,这所校园有着它独特的魅力,它朴实无华的外表深深吸引着我的心,孔子像身后的图书馆将是我即将踏入的另一个天堂。我的想法在这一刻发生了改变。
我想当老师,想成为那根蜡烛,想燃起那道光。给那些向我当年一样想迈入艺术殿堂的学生照亮前方的路,让那些怀揣梦想的同学能够谱写属于自己的华美篇章。十八岁雾季的少年,总是幻想着未来有多么美好,前程有多么远大,我们无所畏惧,但又有一丝的恐惧,未来,究竟该何去何从。
我一直在寻找,寻找一道光,它不需要华丽无比,不需要光彩照人,它只要能温暖我的心即可。东北的初冬寒风凛冽,零下十几度的温度是我第一次经历,寒风打在我的脑门,很痛,但有阳光的地方还是很暖。闯过寒风的阻挡,我们并肩追寻那片温暖绚丽的光,追梦的少年,期待与你的相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