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书山有路读书让生活美好
【书山有路24期】-- 非暴力沟通

【书山有路24期】-- 非暴力沟通

作者: 寻海 | 来源:发表于2017-12-31 01:12 被阅读18次

    作者/寻海

    非暴力沟通

    如果说上一期的《学会提问》所述的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思维工具,那么《非暴力沟通》更倾向于是提倡一种沟通理念。前者让我们去辨明是非,后者提供了一种让我们打开心扉的方式。在阐述非暴力沟通之前,不妨先看看什么是“暴力”性质的沟通。

    语言的暴力,不单是直接的侮辱、责骂、批评会造成伤害,更多潜在的伤害是言辞或行为中透露的冷漠、不尊重、不理解,包括让对方感到委屈、产生恐惧、压抑等负面的情绪。大多数暴力的根源在于人们忽视彼此的感受和需要,而将冲突归咎于对方。 比如对他人进行道德评判,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那他就被看作成不道德或邪恶的。同事更多的关心细节,那就认为他是有强迫症的,反之,如果我们自己更多的在乎细节,那他就是粗心大意。又比如,女朋友想要多一些的体贴,那她就是太粘人了,反之,如果我想多一点体贴,那她就是太冷漠了。这样的话一出口,往往会招来敌意,即使对方做出让步,通常也不是心甘情愿的。 

    什么是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强调的是如何诚实的表达自己,而又尊重他人并聆听他人的请求。包含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四个要素,简单的说就是对于发生的事情(观察),出于自己的需要,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请求。举个例子:技术经理看到小张的代码写的乱、注释很少,有些不高兴,说:“优秀的程序员的代码可读性强,结构清晰(需要)。你的代码凌乱、缺少必要的注释(观察),让人看得难受(感受)。希望你改善你的代码质量(请求)。”我想小张是很乐意做出改进的。诚实就体现在直观的表达我们自己内心的感受和需要,不拐弯抹角。而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倾向于只是说自己的感受,而隐藏了自己的需要。比如父母对成绩不好的小孩说:“你的成绩不好,让爸妈很伤心”(只说了感受)。孩子可能会感到内疚,并因此调整行为来迎合他们。遗憾的是这种调整只是为了避免内疚,而非出自对学习的热爱。所以沟通的重点要让对方明白你的需要和请求是什么,单纯的表达感受对方可能会理解成批评。比如上面的技术经理换一种说法:“小张你的代码写的是什么狗屎,让我看了想吐”。这样小张表面上做出修改,内心早已愤愤不平,觉得就是找自己的碴儿。

    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观察就是留意发生的事情,并清楚的说出观察结果。可以先感受下面这首诗。

    观察

    当别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预期或者价值观时,我们就容易先给别人贴上标签,这种情况下,观察与评价容易混淆,如果将它们混为一谈,别人就会倾向于听到批评,甚至产生逆反心理。例如说:“欧文在过去的5场比赛中没有进一个球”,而不是说:“欧文是个差劲的前锋”。观察并不是强调完全的客观和不带任何评价,而是基于事实,在没有理解之前,不要太早评价。

    感受的产生,源于我们内心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表达出来有助于促进交流,比如表达对父母之爱的感恩,夫妻之间表达感情。在有的场合,示弱也是一种好的开始,有助于缓和气氛,比如在见面会发言:“我很紧张,初次见面,多多关照...”。 

    另外在听到不中听的话的时候,我们有四种选择。一是认为自己犯了错,二是指责对方,三是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四是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非暴力沟通强调的是第四点,这时我们就会想,“她伤心可能是因为她需要体贴和支持”,理解批评其实暗含着期待。这也是我们从小被教导的从别人的角度出发,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想问题。

    需要是平常交流中很容易省略掉的一环,表达出你的需要,让对方明白你的用意。比如父母责备小孩:“你天天在那玩手机,我看到就烦”。小孩会以为只是玩手机惹怒了父母,那么他可能压抑不玩,或者躲着父母玩。其实父母是希望孩子先做好功课,好好学习,那样即使偶尔玩玩手机父母也不会见怪。同样在恋爱的情侣中存在的一个误区就是认为默契是应该的,暗示了对方,对方没有明白用意就生气,其实你不说,别人怎么知道,又真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虫。表达出需要,让对方关注在该需要的方方面面,而不是眼前的一件事上。

    以什么样的方式提出请求,容易得到积极的回应呢?越具体越好!清楚的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怎么做。有一点如果只是提醒自己避免怎么做,而没有想好怎么做的,还是会按照原来的方式。比如提醒自己要少看乱七八糟的新闻。如果没有明确的安排,拿起手机还是会去翻翻头条或者微信。可以对自己规定,以后碎片时间要用来看电子书。这样在坐车或者排队的时候,看一两本好书。有了明确的安排,就比较好执行。最后一点就是有时候我们的意思和别人的理解可能是两回事,为了确保对方已经明白,我们会问一句:“明白我的意思了吗?”,对方可能会回答:“明白了”。但对方也有可能是他以为他明白了。这就需要根据他的反应再进行确认。

    倾听


    沟通除了表达自己,还要倾听对方的需要。全身心的倾听他人并不容易,绝大多数的人在他人遭遇痛苦时,常常急于提建议,安慰或者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感受。倾听意味着全心全意的体会他人的信息,也就是要为他人充分表达痛苦创造条件。虽然我们在前面讲了四要素,但生活中,对方表达的内容往往是片面的。在我们不确定的情况下,可以先猜测对方的感受和需要。比如两夫妻出现了一些交流困难,先生说:“和你说话有什么用,你从不好好听”。太太如果说:“你是生我气了吗?”,这样说以为先生生气是因为太太的缘故。而建议的说法是:“你不高兴是因为你需要得到理解?”,这两种方式的区别就是前者是关心自己做错了什么,而后者关注的是对方内心需要的是什么。效果自然不同。

    知易行难


    要概括起来,不过寥寥数语,其实读完《非暴力沟通》之后我还意犹未尽,因为总还觉得自己还未掌握,包括在今天的整理当中,我仍然感到有些困难,困难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我们自己面对批评的时候仍然选择去感受对方需要的心态难。将批评看成是对方的期待;另一方面的对自己的运用。我们时常因为自己的失误或者错误自责,骂自己是笨蛋,这何尝不是一种暴力。应该让自己的行动是基于对生命的爱,而不是恐惧、内疚、羞愧或者义务。这才是最终奥义,爱己及人。


    欢迎关注书山有路分享阅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书山有路24期】-- 非暴力沟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ycn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