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想吃妈妈做的早餐。妈妈:那你出去玩吧!吃午饭时再见。妈妈没有试图控制孩子,没有给讲大道理,更没有打孩子,而是让孩子体验自己选择带来的后果。孩子会用内疚的方式来控制妈妈,二个小时后,孩子会回来说:“妈妈我饿坏了”。(此时妈妈不会被孩子的痛苦感所控制)而是以尊重的口气说:我想你肯定饿坏了,我相信你会挺到中午的。(妈妈没有说我早就告诉你.........。也没有说不听老人言,吃亏眼前。)如果孩子认同了,故事就该结束了。可是孩子还没有认可妈妈的方法,他感到沮丧,并且发起脾气。(孩子习惯于成年人惯有的回应的模式,当没有得到时,孩子会以更为夸张的(糟糕的)方式来试图得到他们习惯的回应。(严厉型的管教会马上起到效果,但后面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在第一次使用正面管教的方法里,孩子不良行为会加剧。但你会注意到,孩子在再次出现不良行为之前,会有一段平缓期,当一个孩子体验到自己的操控不起作用之后,他可能会再次试探,---只是 了确认一下是否真的管用)只要我们坚持使用正面管教的方法,孩子的不良行为的将会逐渐减弱。不良行为再次出现之前的平缓期 将会越来越长。当我们注意维护孩子的尊严、尊重孩子并态度坚定时,孩子很快就会明白,他们的不良行为不会得到想要的结果。这会激励他们在保持自己自尊的情况下改变自己的行为。一旦我们认为到这一点,就会理解孩子的不良行为的短暂加剧,与严厉型管教带来的权力之争相比,实在不算什么。当孩子发脾气时,妈妈可以用"冷静期"方法(后面有详细解释),走到另一间屋里去,直到双方感觉好起来。没有了观众,发脾气也就没那么好玩儿了。妈妈也可以用"我要抱抱法"(详见第 7 章),让俩人心里都好受些。如果孩子的年龄已经足够大,可以参与问题的解决,两人可以一起为问题找到一个解决办法。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只需要其感觉好起来,或者转移一下注意力,往往就足以改变孩子的行为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