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格丽特对阿尔芒说“您是为了我,而不是为了您自己才爱我的;而别人,从来都是为了他们自己而爱我!”伟大牺牲无私厚爱在我心里盘旋,这样的爱人也许就是网上说的用一分钟爱上一个人,用一辈子去忘记他,一眼万年。
在阳光照射进的屋子里,暖融融的火炉旁听着悠扬的钢琴声浮生得闲的拜读了茶花女这本书。一位出生在农村的美丽少女,闯进了纸醉金迷的大都市巴黎,落入风尘丰富积累着自己的学识谈吐攀爬进贵族上流社会,成就一段经典不衰的爱情传闻。
上海,初冬的季节。一个阳光多云的日子,只有中午那一会黄金时段阳光灿烂.一天阴云雾霾,冷飕飕的,即使在家不出门也能听到外面的呼啸声. 也许是楼都盖的很高,风在楼宇之间飞驰,空气流动与墙体摩擦,使其剧烈震动发出的可怖的声音。外面的小街道铺满枯黄落叶,就像小仲马走进马特公墓那一段路,只是这里没有公墓荒凉偏僻,杳无人烟。
阿尔丰西亚�普莱西就是女主人公的原型人物,所有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也许都是镜中月水中花,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的类型,奈何情深可惜缘浅。很多人并不相信命运,现代人总认为命运可以改变,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所谓命运是宿命论者的借口,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情感,性格等等因素所构成的一个人行动的最终结果。这些因素是可以改变的,村上春树也这么说,我也认为是有它的道理的。
可是在千篇一律的爱情面前,很相爱的两个人,却总是不能走到一起,有人说爱情是感性的,它没有什么可以去分析解释,好像唯一能解释的那两个字就是缘分。两个人的性格,心理如果有某些改变,可能结局会不同,不会有那么多错过和解释不清的误解,说不定爱情是美好结局,每个人的命运都是自己走出来的线不该把责任推卸给缘分,也许这也解释的通悲剧的造成也不是一蹴而就。
为何我的心还是沉甸甸的,原来道理不能抚平情绪和伤口。时间也未必是良好的解药,它更像是看破红尘枯坐到老的苍白,那历经沧桑的银丝和褶皱的肌肤,缓慢的步履沉重的身体,走几步路喘着粗气的心跳只是把伤口雪藏。不去想,不敢想,不念过往。
最怕一个人时回忆扑面而来,无处可藏。也怕梦里回到那年最美好的年纪,看见想念一辈子的人,醒来时发现只是一场梦物是人非,镜子前是古稀的自己,年老色衰容颜不再,不再是以前的那个人,也许镜子前的老太太都会恍惚梦见的是不是别人的故事,装着的又是谁的心事,
念念不忘的人再见面会不会都不认得,这些就是时间的助力,时间帮助我们让伤心到达沧海桑田直至找不到见证,甚至自己都不再是最有力的见证,人的执迷很奇怪,一辈子念着的事也是到某一刻就松开了,连抓住的力气都没有。有念着一辈子的勇气,却没有抓一下的力气,也这是性格吧。
人的性格和他的家庭,童年,环境,学识,教养都分不开。茶花女原型阿尔丰西娜真实的家庭贫寒,父亲脾气古怪经常殴打母亲,在这样暴力的家庭环境中,我想年幼的女孩内心一定充满恐惧和无助。
母亲离家出走再嫁人,只把这个黑暗无期的家留给一个十岁不到的小女孩,一个粗鲁暴力的父亲并不怜惜他的亲生女儿,小小年纪她就要承担家庭的生计去农场干活,在那个时代出生卑贱的人们都是这样过着的,不分种族性别年龄地域国家。经历了这样糟糕的童年,没有享受过父母的疼爱,没有安全感,不知道是何种原因辗转来到繁华的巴黎新天地,这样的孩子也都普遍早熟吧。
他们很小也许就懂得生活的艰苦,看人眼色的过活,没有享受过无忧无虑,会比现在的同龄孩子懂事的更早,同时也没有人教育或者告诉他们是与非好与坏,他们的成长在于他们的领悟,全靠自力更生。
茶花女故事里女主人公玛格丽特这位稀世姿容的少女发现了她得天独厚的“资本”,从社会的最底层一步步被提携到与那些王公贵族之间巧妙周旋,用美貌和身体换来了奢华的生活,她无疑是聪明伶俐,天资出众的姑娘。
她不仅有上天赐予的稀世的容姿轻盈的体态,即使是风度和谈吐也是高雅不俗,雍容大方,当我看到这里的描写时,她在我脑海中浮现的画面俨然是一位尊贵的贵族小姐,就像电视里播放的那种中世纪的宫廷里,有称呼有地位懂礼仪,见面时候相互致意,双腿略微曲膝同时双手稍微提裙摆两侧,点头致意。
她们梳着古典的盘发,清爽干练,将后颈优美曲线尽展无疑,高或低的发髻婉约宜人。有着良好的教育优雅矜持,谨守礼节善良谦逊的高贵品格,还原着一个贵族少女的样子刻在我心中。让我觉得一切低劣庸俗的词都不能与她联系到一起,否则就像是对于圣女那一身洁白长袍周围布满氤氲仙气的玷污。
谁也不能把眼前端庄的气质名媛和一位风尘女子划上等号,更会惊讶她的出生背景与生活环境,在她留下来的遗物中发现了许多著名作家的书籍。她是一位勤于读书,善于思考的姑娘,她靠着后天的努力,改变着自己的生活,虽然她并未真的改变自己的命运。
倘若上天给她另一个出生,或许整个命运就会不同,也许她会有机会成为卓越的女性,或许是过着幸福的生活生了可爱的孩子殷实的经济基础,做着她今生渴望拥有的爱情却是奢望的贤妻良母,不会去讨生活也可能她的性格也不一样了,她有着无数的可能...她也许就是那种天生具有独特魅力,能创造精彩成为流传人物的女主。
玛格丽特她是一位不幸的姑娘,但她不是一位堕落的女子。这样生世的女性“在古今中外的民野史上不乏其人,很多人她们的姓名和她们的花容月貌一生悲惨的命运都淹没在荒丘野蔓黄土残碑之间,最后用红颜薄命来总结,大家都情不自禁的洒下一掬同情之泪感概一番”。
确实如此,所以文章引起全世界人们的共鸣,不仅仅在于可歌可泣的爱情还有普遍性的悲惨人们,在各个角落努力的生活着,他们的心理和故事的女主一样心酸痛苦挣扎被折磨着,不如早点死去好来解脱今生发生在自己身上遭遇的苦难人。
仿佛是前世作孽太多使这一生厉经赎罪和磨炼的煎熬,说的话需要靠死亡的权威把它神圣化才会有人相信,不能是一段普通的话语而必须是忏悔书,一生犯了至死不能被原谅的错,好像是这样,这是何等的悲哀和可怜。
作者说“这是一种深刻的社会现象,社会的种种残酷和不平。更不能容忍的人世间的这些悲剧却往往又是在维护某种道德规范的冠冕堂皇的理由下造成的。”
因为某些人们的固有道德观念使想要改错的人心里有多苦,他们被贴上了标签就像脸上刻上了字,他们做错了事不论他们的初衷原由一切不由辩解只有铁板上的结果。
无论是一时之差还是生活所迫他们想要改变过去的生活很难找到出口,就像被堵到死胡同的小鹿只能等着被社会猎杀。猎手可以说这是社会法则,谁让你的背景这么不堪,所以无论你受到什么样的待遇都好像是在赎罪,
只能逆来顺受不能申诉否则就叫本性不改,要付出别人的千万倍,要比他人更小心翼翼才有可能有那么一丝希望在未来。也有人说谁让他们做错了事,这就是代价,好像现在人的铁石心肠冷漠无情是一种理性的常态。比如您要懂得生活对于心灵是残酷的,但这是一种需要,所以必须要忍受等等。
在一种虚伪的所谓廉耻的借口之下,你们却不愿意同情这种心灵上的瞎子,灵魂上的聋子和良心上的哑巴。这些残疾逼着那些不幸的受苦的女人们发疯,使她们无可奈何的看不到善良,听不到天主的声音,也讲不出爱情、信仰的纯洁的语言。但是玛格丽特和她们不同,她是善良的,她的灵魂是高尚的,可是她也只是维护那些冠冕堂皇的牺牲品。
阿尔芒的父亲对她说您心地好,您的灵魂里有很多善良的想法是一般女人说没有的,她们也许看不起您,但却不及您。这是多么重要的肯定,她激起了玛格丽特心中崇高的思想,她想受到这位正直老人的尊敬,这种思想使她自己觉得自己有了价值,产生了圣洁的自豪感。
这些并不是一时的狂热是根植于她内心的良知和她对阿尔芒深深地爱,因为爱她愿意牺牲,愿意成全,愿意保护他的家族的门楣,保护他妹妹的婚姻,即使是一些和她无关的枷锁。因为爱他她选择吞声饮泣的承担着爱情的苦果,她是个天生生命里被种植了“善”教育的女子。
为什么我们要比耶稣还严厉?这个世界为了显示他的强大,故作严厉,我们为什么要接受他的成见?不要随便轻视女人,或者说每个人。不要减少去亲族的尊重和对自私的宽容,对吗,是的,连上帝都是以爱度人,我们在前进的路上,给那些在人间欲望所断送的人留下我们的宽容,也许你给的一次微笑一次机会可以拯救他们,佛教也教人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其实在阿尔芒心中玛格丽特是在她们那些女人中心灵最不相同的,她和她们并不是一类人,她有灵魂有思想有良知又很善良,连很多良家妇女的人品也不一定能和她一样,她对自己的出卖更觉得是生活的被迫,她的善良却是百分之百的自然的主动的。她的心有爱人的能力也有爱人的责任,她把一个女人心里能够容纳的位置和能够给人的爱情,都拿了出来。
在阿尔芒父亲没出现之前,在她做了他情妇的时候我都觉得他们之间是情,他为她失魂落魄,与其他人角逐想获得她更多的关注,他对于她的身体健康疼惜落泪,玛格丽特为他的关怀和同情感动了,对他产生了好感,同意了,这是一种默契也是一种许诺。
当她与他永别的时候,我才发觉真正的爱是从永别开始的。她多愁多病,每天还要过放荡的生活以此来折磨自己,她也想过清净的生活,希望自己的身体好起来,但是如今她失去了阿尔芒,只能一心求死,想摆脱缺失的身体那空了一个大窟窿而不能用言语形容。
她的爱情不是卖卖,是一种深刻真挚的爱,最后却变成了一种惩罚和忏悔,阿尔芒对她的爱怀有一颗前所未有宽容的心,愿意接受这个女人而不去回忆她的过去,愿意投入到这个爱情之中,这是超脱的爱,他们的爱情不是普通的爱情,总是要去考虑着全世界,过去现在和未来,种种的成见和人心的揣测。因为想的多,所以才早夭甚至要赔上一条命作纪念,只是太善良,所以不为自己而打算的爱着一个人。
无望的生活已经开始,在她不得不去考虑阿尔芒父亲的话时,她或许已经在心里暗暗决定,就让小别变永别吧。她没有那么强大,也没有那么伟大,没有人用铁锁链捆住她,她很无助,只有无助,她只有靠那些崇高的信仰勉强支持着她去做毁坏他们爱情的凶手,多少次她想动摇,她想见他哪怕只有一面。
在这个姑娘一生仅有的幸福时刻里,都是他给的,她现在唯有用死亡来表达她有多爱他。她清楚的知道,从他父亲出现的那一刻,他和她以后就没有以后了,他们走下去的难度太大了,更何况还是那个道德规范会把人逼疯的时代。
玛格丽特知道阿尔芒爱他的家人,他的家人也很爱他,绝情逆情用爱情去伤害亲情是错的,她也做不到,爱情不应该成为践踏亲情的理由,是这个道理。他们抚养了他二十多年,该到了他作为子女回报的时候,如果一定要在两者里面作出牺牲,玛格丽特觉得就牺牲掉自己吧,如果她不存在了,不活在这个世上,就可以把他们的爱情带走,谁也不会在痛苦,都可以过上正常的生活,她就“这么自私”的决定了两个人的命运。人的意志总是犟不过客观环境,她服从了。
想尽办法去摆脱,她几乎不再睡觉,到处去跳舞吃宵夜,除非病的躺在床上起不来她才肯罢休折磨自己。在她病重的时候,阿尔芒不在巴黎,她不知道他在哪里,不知道何时能再见到他,在她的日记里记录着她因思念的痛苦和病重的样子。
她绝望了,巴黎当时是冬季,她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活到来年的春天,她让他很失望,她不知道他会不会原谅他,会不会接受她的牺牲,她觉得自己是魔鬼的化身,她需要去祷告忏悔来洗清她的罪过。在她病重的时候穷困潦倒,生活困苦,无依无靠,一个肉体和心灵都受到反复折磨的人,只剩下一具驱壳,唯一让她觉得幸福的,有求生意志的事就是思念他。
他们之间咫尺的距离,却隔阂一道鸿沟。即使是永别了,还永别不了这段缘份,玛格丽特的眼神里是安详的,她的脸是干净的。文章中有这样的描述“面对我的挑衅,玛格丽特的态度安详而不轻蔑,尊严而不鄙视,这使我觉得她比我高尚。”
佛门净土,悟得真理,就像当我看到玛格丽特快要去死的那些章节,“她的嗓子完全失音,四肢不能动弹,她一直在说胡话,不论是在昏迷还是在清醒的时候,只要她能讲出几个字来,那就是您的名字。”“每次有人开门,她的眼睛就闪出光来,总以为是您要进来了,随后当她看清来人不是您,她的脸上又露出痛苦的神色,并渗出一阵阵的冷汗,两颊涨的血红”。她渴望见到他,也许当她的目光被将要来行的死亡遮住时,她就会变的无意识,她就会忘记了他,忘记了爱,他也就接管了剩余的所有痛苦,爱情了生死。
很多事情是不能两全的,但是世俗中那些压抑人性,摧残爱情的虚伪而又残酷的道德观,确实让人内心痛楚,更别说是那些深受其害的当事人,他们有情有义,却被命运玩弄。变一只蝴蝶都是罗密欧痴爱的化身,玛格丽特变成了什么,他们是彼此痴爱的化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