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看了一篇文章,讲得是一个童话故事,一个很感人的童话故事。
名字叫做《爷爷变成了幽灵》。
男主人公艾斯本的爷爷因为心脏病发作死在了大街上。
艾斯本本人非常难过,可一天晚上,爷爷居然回来了,爷爷变成了一个幽灵。
艾斯本读过一本关于幽灵的书:
书上说:如果一个人在世的时候,忘记做一件事,他就会变成幽灵。
可爷爷怎么也想不出自己到底忘记了什么,他回忆起了和奶奶的点点滴滴,还有和艾斯本的点点滴滴。
一天晚上,爷爷姗姗来迟,笑着对艾斯本说:“我想起来了,这件事一定跟你有关,”
艾斯本开始回忆跟爷爷的种种趣事,可爷爷最后打断了他,爷爷说:
我想起来忘记什么事情了,我忘记跟你说再见了。“
艾斯本和爷爷都哭了。
看到这里,我也落泪了。
难道正如故事书里所说,说了再见,才算是最圆满的告别么?
2.
平日里,我家娃都由保姆看,保姆也不是别人,是爱人的亲姑姑。
暑假来临,我的角色也要转换成一个妈妈,所以大姑也要回老家了。但这次的离别,也不知道下次再见面是什么时候,娃已经两岁了,娃的爷爷也退了休,所以看孩子也并不是件特别难以应付的事情。
我能感受到大姑的依依不舍,所以不经意间就嘱咐我看护孩子的细节,孩子睡觉哭了怎么办,不爱吃饭了怎么办,我都总是听,不停的嗯。
偶尔看着孩子在那玩儿,她也会让孩子亲亲她,当然娃自顾玩儿自己的,不去理会。我在旁边看得也是有点尴尬。
大姑走的那天,10点要出门坐车,而我在前一天就给孩子预约了9点半的游泳,我给孩子收拾好东西,就说带孩子出去,大姑看着孩子,说话有点哽咽,她说这样也好,省得大家都难过,孩子也哭。
我若无其事的跟平日一样,抱着孩子就推门出去了,没说什么告别伤感的话。
关上门的那刹那,我心里清楚,日子还得继续进行,我们各自的生活还要沿着各自的轨道继续下去。
我不善表达,不善于说再见。当然这并不代表我冷漠。
因为我始终认为这样的告别没什么不好。
米兰.昆德拉在《告别的聚会》里说过他对告别的理解:
最好的告别,就是你俩正说到一半,突然有个人把你叫走了。话头还撂在那儿,原打算待会继续的,却此天人永隔。
我们总是让告别哭哭啼啼,告别也不应该是是这样的。
3.
有时候离别经历多了,就觉得这是很寻常的一件事。
况且,它也只是人们生活中一个小小的插曲,很多时候,人们给了它一个特定的氛围,特定的时间,人们的情绪也会被带动,被影响,表现出感性的一面。
说到离别的镜头我会想到很多,比如说,龙应台《送别》中的一段话: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虽然我的孩子还尚小,但读到这段话,也是有种难免落寞的的情绪油然而生。
父母对孩子的送别,还有青春那一场场不散的筵席。
看《致青春》的时候,有一个镜头,相处4年的同学们马上就要毕业,一桌子人在吃散伙饭,各个捧着啤酒瓶子,回忆着青春,撒着热泪,道不尽太多的依依不舍。也让我想起了我毕业时的情形。仿佛这样的场面才配得上我们相处的这4年。
离别的仪式,伴随着太多的伤感,搀杂着太多难以割舍。
但其实,离别的痛楚很多时候也不单单是因为依恋。
它或许还有别的理由。
4.
前段时间看《奇葩说》,讲到对父母赡养的话题,老人要去住养老院,做儿女的到底应该是同意还是不同意?
随着双方的各执一词,双方讲到自己的父母,都不禁的落泪,我记得,马东老师讲述了自己母亲的一个事情,马东的父亲是马季老师,马季老师很早就去世了,马东老师本身工作也很繁忙,很少有时间陪伴自己的母亲,而自己的母亲就迷恋上了电视购物,经常花很高的价钱,买一件跟其价格不是那么匹配的东西,但马东知道后,也从来不会怪罪自己的母亲。
因为他心里有愧疚啊,如果自己能多陪陪母亲,兴许母亲也会在电视购物上花费自己太多的精力吧。
最后,蔡康永老师总结陈词,记不太清原话了。
大意是这样的:大家有多少泪水,就有多少遗憾。
很多时候我们流泪,是因为有太多自己想做还未做的事情。所以离别的显得尤为痛彻心扉。
父母年迈,日渐衰老,离开是不过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情,我们既然终归会有这一天,为什么不去好好珍惜跟他们在一起的时间呢?
希腊人说过:
生命的意义是死亡赋予的,告诉我们正是因为死亡,才让我们格外珍惜。
生活也是一样,正是有了一次次告别,才让我们知道,平日里对生活的经营和热爱才是真正应该要珍视的。
5.
很喜欢一首诗:
艾菲列德.德索萨在《去爱吧》这样描述到:
去爱吧,就像不曾受过伤一样;
唱歌吧,就像没有人聆听一样;
跳舞吧,就像没有人注视一样;
工作吧,就像不需要金钱一样;
生活吧,就像今天是世界末日一样。
尽可能去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吧,最好的告别,是心平气和的,毫无遗憾的。
因为这一次次离别,才会让我们更懂珍惜。
最好的告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