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官网上拟录取名单的公示,心里的石头稳稳放下了,我知道这场持续了两年的战役可以完美地拉下帷幕,一切尘埃落定。普通二本高校二战逆袭帝都211,我本科英语专业,一战京都既不是985也不是211却让无数英专生挤破头折腰的北京语言大学,第一年初试以总分373,专业课135霸气跨入复试,傲娇拒绝帝都两个理工类211和江浙的一本(现已入选双一流的的高校),不料压力过大导致心态崩溃以0.44分之差无缘北语。愿赌服输,我认,第二年继续跟北语死磕,但是我调整策略,凭借对北语题型的熟悉先在初试抢占一席之地,以北语为跳板,复试主攻调剂院校。然而二战由于种种原因在专业课上失手,所幸单科和总分依然超国家线几个十字路口,提前准备调剂,终获命运女神垂青在隔壁国字牌理工211安营扎寨,以后搬好小板凳蹭吃蹭喝蹭课,还方便串门找对象,哈哈,扯远了。不想渲染这一路有多不容易,只是每天的太阳都会升起,我所做的也不过是按照计划一步步完成当天当月的目标罢了。
其实考研很简单,看到这里有种想隔着屏幕把我揪出来打一顿的冲动。请听我慢慢分析之后再举起你们的小拳拳。可能这是只有过来人回首后才会发出看似随意的感叹,每个人都会经历一段自己觉得艰难的简直无法度过的时候,在别人看来可能只是一个过程中微不足道的一环。要想看起来毫不费力你必须非常努力,既然这样,刚才所谓的简单又从何而来呢?阅读全文预计用时16分钟,每个模块大概4分钟左右,选需要的看就好。
你也许不幸运,但可以很努力呀。(大学迷茫解决方案)
坚定初心,选择大于努力。(英专考研专业选择,择校技巧,复试调剂)
现实不会尽如人意,你必须加倍努力。(工作党二战定心丸)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北语外语用初试备考干货)
你也许不幸运,但可以很努力呀。(大学茫然解决方案)
刚进大学时信誓旦旦绝不考研,从大一就开始活跃于学校的各种社团组织,在分期付款还不是那么流行的时候我已经靠自己兼职分期付款报了市价2000左右的职场课。不想告诉家人,虽然我知道不管我做什么他们一定会支持我,但是这样一种超前付费知识的观念并不是很流行。如果得不到完全的认同,我宁可自己独吞这份苦。都已经是成年人了,就不要把成长的负担转嫁给爸妈了。这对于一个月生活费预算只有600的我,除了保证每个月的生活正常进行,真的需要把一块钱掰成好几次用,那段时间每天中午都是吃的醋溜土豆丝配米饭,因为只有这个最便宜,两块五毛就可以解决一顿饭。一切升华都是建立在扎实的知识体系上,正是因为见识各种大牛才深知自己的不足,好像除了学习并没有特别擅长的地方,虽然学习上也没有特别的炉火纯青。发现了问题那就解决问题,没有擅长的就去学,不足的就去补。做过政府的文员助理,西餐厅的传菜员,校园的宣传大使,教育公司的渠道专员,打印店的打杂小妹,银行的大堂经理助理,因为好奇考过各种乱七八糟的证书,也拿过一些看起来高大上的荣誉奖励,只是为了一步步去弄清楚到底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毕竟大学时候的试错成本最低,很少有人一生下来就有坚定的目标,不去经历就只能活在别人构建的世界中。
坚定初心,选择大于努力。(英专考研专业选择,择校技巧,复试调剂)
每到期末考试前总会用一周或者半月的时候把课本通览一遍,即便不是老师画的考试重点范围,为了安心还是会认真的做笔记,把厚厚的一本书理清线索画出结构图变成几张纸。总是在学期结束时发现学习设置的课程其实还蛮有意思的。考研亦是如此,不过这番醒悟想对还是比较早的,大三接触语言学,词汇学和法语后突然觉得任督二脉被打通了似的,原来这才是英语专业的正确打开方式。再加上学姐的倾情助力,懵懵懂懂地踏上了考研之路。
首先说专业选择的问题。既然考研,专硕和学硕是首先要决定好的。英语专业考研的专硕也就是翻译硕士,分为口译和笔译,大部分是两年制,有校外导师和校内导师,侧重实践运用,硬件设施配备相对较为高精尖,落实的具体也就是学费比较贵,一般在一两万吧。考试科目则会兼顾中英文。除了北外翻硕需要考二外(第一天下午考的那科),其他高校一般都是没有二外,这也造成了很多其他专业跨考翻硕。按考试时间顺序一般科目为政治(满分100),翻译硕士英语(满分100),翻译理论(满分150),汉语百科(满分150)。学硕嘛,顾名思义侧重学术研究,一般是三年制,只有校内导师,学费一般8000元。学硕在大方面属于文学类(一般是国家线最高的那个咯),具体上分为了三个小方向,文学方向,翻译方向和语言学方向,每个下面还有会小的分支,比如文学会分为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方向,语言学方向也就是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简称外语用,一般会分为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学硕都需要考二外,这也是其他专业不容易跨考的难处所在,排除小语种跨考。按考试科目时间先后顺序为政治(满分100),二外(满分100),基础英语(满分150),专业课(满分150)。此处的专业课就是你选择的方向,我是外语用方向的,所以专业课考的就是普通语言学。这个地方需要注意一下,不同学校对第四科专业课的考察范围是不同的哦。有的学校是一张试卷会涉及语言学文学翻译三个方面的,三个方面共计150分,有的学校是要求根据你报考方向选做其中一个方向,这一个方向满分150分,天外比较特殊,这个地方除了需要完成自己所报方向的专业课,还包含一些汉语知识。大家需要提前去学校官网查好具体考察形式哦。说来搞笑,我不太擅长汉语写作,从小最怕写作文,注定与翻硕无缘,本科期间对英美文学产生了迷一般的讨厌,虽然我挺爱看各种国外电影小说。作为一位翻译门外汉,个人感觉翻译主观性太强,自己不是特别能把握主动权。大三开始燃起学英语的兴趣就是受亲亲导师赵芃老师的启蒙,没学过语言学的人就不是一个合格的英专人。时代在发展,我们也要往前看,真理是在发展中不断检验的,语言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深入日常生活却又超越升华,代表了英语发展的趋势,也纠正了人们印象中英语只是个工具的偏见,既验证了已有理论并通过理性分析实践调研与其他学科结合,开辟了发展的新天地。毕竟是听起来响当当的英语专业,这么高能的专业当然就不能跟其他专业的童鞋们用同样的英语试卷了,神马英语一英语二的题可以拿来练练手找找优越的做题感建立下自信就好了,一般题目难度是专八雅思托福水平的。咱们除了政治是全国统考,其他的一般都是各个院校自主命题哦。
既然这样,那咱接着说择校的问题。我自己就有很纠结,只是知道自己要考研,既然要考,那就考个好点的学校呗,211或者985,现实情况是按往年案例来看,我这种双非院校一般考985的跨越还是比较大的,稳妥起见211比较划算。可去研招网上一搜,各个学校给出的分数线太过官方,以北大的文学为例,校线350,妥妥的国家线,顶级学府的语言学竞争者最后哪个不是400+,北语呢,官方给出的分数线是379,乍一看比国家线350高出那么多,其实权衡后还是北语性价比较高。北大等高校确实分数线比较低,但是自命题难度比较大,再一个撒大网捞大鱼,人家让很多人来复试,参加的人多涮掉的人也多呀,复试才是决定能否录取的关键,巧妙地筛下去了高分低能只会答题的人,北语虽然线高但是进入复试就那么些人,涮的少录取的几率就大呀,既然都能进入复试,其实大部分水平是旗鼓相当的。
另外,眼光放长远,调剂可是门大学问,与其说是拼运气,不如说是拼收集信息能力与决断敏感度。初试过了国家线是可以调剂的,就算没有达到目标院校的复试线,也不影响小主上学呀,因为有调剂这个神奇的存在。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调剂要求最基本的要过国家线,如果过了一区线,既可以选择调一区,也可以调二区,但是如果只达到二区的线那就只能在二区调剂。还有个大家心知肚明的规则就是降级调剂,如果报考院校是985,那么可以往211及以下学校调剂,如果报考院校是211,那么可以往普通一本及以下调剂。这个地方需要补充说明一下,过线是指单科成绩和总分都过线,其中一科不过线都不行。
那么问题又来了,究竟应该怎么衡量自己的水平与院校匹配度呢。说实话,考研初试成绩跟你过没过四六级专四专八的联系并不是那么的紧密,跟本科成绩的关系更不是很大(毕竟期末考试有老师可爱的平时成绩助力和深深浅浅的重点预告,都懂得的哈)。根据各自论坛经验贴知道了要先明确自己考研的地区,苏州杭州成都重庆......理想可以很丰满,然而现实很骨感,自己比较佛系,对地区并没有特别大非去不可的决心,只是觉得去了挺好,不去也没什么关系。此处需要感谢一位崇拜了很久的偶像学长,某次聊天中他曾无意道出工作地点在北京,再加上帝都的教育资源,工作机会,各色人种,不同美食小店餐厅等等丰富的包容性,所以北京成为了挥之不去的梦。年少时的喜欢会放大那个人所有的优点,会有不顾一切的勇气去追随,没有为在一起告白的勇气难道还不允许有暗恋的情愫咯?大不了安慰自己一句我喜欢你跟你有毛线关系。北京,就你啦,那就开始把各个好学校捋一遍。哎妈呀,好学校真多,招的人也真少。这个时候需要动员你的人脉资源,如果实在没有可以在官网上一个一个搜,招生简章的计划人数和进复试人数以及最后录取人数,看看人家是否按招生简章的人数走,会不会存在有实际录取人数大于招生简章上的人数,如果发现了那你就赚到了,最起码说明人家存在扩招的可能,录取的可能性大呀(招的人多国家给予学校的补贴也多呀)。
还需要说明的就是真题和辅导资料这块,一般学校都会在招生简章或者官网上说明参考书目,但是真题方面有的学校会公布历年真题或者给出样卷,但是有些学校就很明确说明不公布售卖真题,这时就需要广泛发动人脉资源,找上一届学长学姐寻求。分享一个寻求资源的小方法,除了通过搜索备考学校的qq群,贴吧(杂七杂八),还可以通过考研帮(干货较多),微信公众号(比如小白考研,娜姐英专考研工作室等),微博(鬼谷一喵,卢敏,中国日报等)。如果你已经确定好目标院校,可以在那个学校复试的时候直接去复试现场,既然已经参加复试说明初试肯定过线没问题,那人家整理的笔记和用的资料当然有借鉴意义了,当面还能留下联系方式,对以后备考学业上的问题咨询着也比较方便了嘛。
综合衡量各种因素,最后我选择了北语。第一,难度次于北大北外上外,知名度专业度地理位置优于几大外国语院校,性价比较高。第二,隶属国家教育部文化部,资金神马的都不是事,近几年都存在扩招的现象。第三,外语用方向只考语言学相关知识,可以巧妙的扬长避短。第四,有直系学姐备考,还有在读研究生学姐的真题资料,专业课以及心理辅导。
现实不会尽如人意,你必须加倍努力。(工作党二战定心丸)
一战遗憾败北,伤心是在所难免的,但是眼泪解决不了问题,顶多排除一下身体的毒素。知道消息的当天中午,北京一个特别好的朋友就买了最近班次的高铁票回来陪我,怕我自己想不开出什么意外。摆在眼前的两个选择,要么二战再来一年,要么打道回府乖乖工作。一方面觉得不甘心,对不起曾经那么努力的自己和看似耀眼的分数,另一方面又觉得人生变数无常,不能确定第二年的发挥是否可以如人所愿,万一还不如第一年岂不是浪费时间金钱和精力。为了不给家里增加太大负担,我有个大胆的想法,一边工作一边考研。因为自己第一年其实是输在心态上,担心如果第二年只准备考研心理压力更大,如果工作的话一方面可以调节单调的备考生活,另一方面可以用自己赚的钱来支付自己日常开销。整理思绪,明确今年一定去北京,冲名校光环,用学历做敲门砖,看看外面的世界。
鉴于朋友在世界某500强的单位工作给出的方向,加上师兄毕业多年的经验,综合他们的建议选定了自己喜欢而且极具发展前景和钱景的教育行业,毕竟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个行业面向人群比较简单,同事关系不会太过复杂,集中上班集中休息以及多劳多得的薪资制度可以为自己的复习提供整块化的时间。再具体定位年龄段为青少年。难度较小,需求较大,学会了兴趣启蒙的方法以后教自己的宝宝也是很棒的呀。就这样进入了一家民营教育机构,因为看中人家系统体系化的培训,对于一个从来没接触过家教的人来说无疑是最好的打开方式,大boss手把手教,反复说课练习,好几千字的逐字稿,主管会细细叮嘱各种做人处事沟通的艺术,同事们的相互帮助和配合。前期一直在学习工作上的事情做足了功课,暑假出去玩了一趟,八月份回来就正式开始了二战备考。(打开网易云听个欢快的歌吧,默默把嵩哥点了出来,那是一段真的不想回忆的过往,现在提起心里还会紧张焦虑)
虽然说那些知识第一年都学过,但过了半年已经全部拱手让出了,其实在初试考完的那周就把全部知识给抛弃了。再次打开之前的复习笔记心情凌乱的难以言说。因为要上班,只能挤休息时间。第一年有早起的习惯,五点的闹铃一响就拎着自己起床了,因为每个小时都安排的任务,二战时已经毕业,就在外面和一个人超级Nice的姐姐合租,她睡觉比较轻,没有七点之前起床的习惯,生活在一起就是要慢慢不断磨合,于是我就开始晚睡晚起。后期差不多都是晚上2点左右睡觉,早上7点半起床。此处非常感谢姐姐在我备考期间的悉心照顾,家务什么的都不让我做,变着花样给因为压力过大厌食的我准备三餐,大恩不言谢,记心里了。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北语外语用初试备考干货)
关于备考,因为第一年养成的良好习惯,大方向四轮复习小细节凡事三步走。第一轮广泛撒网,所有知识一点不漏过完一遍;第二轮专项训练,分题型分模块拔高;第三轮真题上阵,直击考点强化训练;第四轮收网冲刺压重点回归基础。三步走的方法拿背单词举个例子,第一天背1-6页,第二天复习1-6页,再新背7-12页,第三天复习1-12页,新背13-18页,第四天复习7-18页,新背19-24页......以此类推,保证每页的单词,每天的知识最起码过三遍,每天都有复习和新学的量。单科准备情况简单说下,可能院校不同方法不同,只是个人见解,不喜勿喷,谢谢!
政治一战57,虽然知道北京市旱区,政治压分,但是自己太作,选择扣了将近一半的分,乞求过国家线就好了,作为一名文科生赤裸裸地打脸,对不起高中班主任星星老师。同样是帝都二战72,开心到飞。方法就是整体框架要出来,比如看到一个题,不仅要知道这个题的出题点,还要联想相关知识点。大题的话先找答题思路,都是从哪几个点分析,我是借鉴腿姐和石磊的总结,比如说政治经济文化。近代史毛中特现代这些都有自己固化的答题套路,再不济就背万能模板呗,无非是夸赞中国共产党的好,社会主义制度,什么新时代等等。看到关键字就要想起来一串,如果有党就把党的东西写出来,看到全球化就说大趋势,中国好美国坏,不搞霸权。大题无非是那么几个热点,之所以会出现你背的全部在题目上就是因为没有融会贯通,题目说原因你就说意义呗。上考场看到题目前,必须做到随便拎出来一个热点话题,脑海中都能从马原,毛中特等各个角度分析。选择题和大题分开练,选择就是查漏补缺,遇到不会的就记下来,比如考到土地政策,你就需要把关于土地政策的从太平天国开始的一直列到现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因为我大部分看的电子版,所以就整理了个电子版错题集,截出题目和解析,并且搭配上关联知识点。冲刺卷什么的几乎出版的我都做完了,最后大题背的肖四肖八和腿姐石磊万能模板及押题。19年教科书都有大变,所以等暑假8月份的时候开始就可以。我的1000题和风中劲草也是三步走。后期小白电台会出专门的朗诵风中劲草知识点,适合平时洗漱或者吃饭时听。
二外法语一战71二战78。北语法语题型堪比孙悟空七十二变,每年都给你换几个新题型,单选,排序,对划线部分提问,动词变位,汉译法法译汉,完形填空随机抽选,然而万年不变的是考作文。因为人家有资本,作为全国为数不多拥有法语专业博士点的高校,就是在法语上给你点颜色,小样儿,有种你来呀。北语历年的情况是法语最高分撑死80多一丢丢,日语最高分98,无力吐槽。虽然不能否认日语确实需要背很多单词,可是法语除了单词还有动词变位,阴阳性,性数配合神马的。
黄色封皮的《考研必备》各种题型都很全,单选时态改错阅读完形填空翻译作文各种题型都有涉及,如果时间很紧张建议把这本书吃透就可以。法语单词我用的李志清主编的《新大学法语》前三册,孙辉《简明法语》上册和下册的30-42课。语法这块先把孙辉和李志清书上的语法过一遍,用的纯练习题《法语语法800题》,如详细介绍语法的蓝皮书《现代法语语法》,作文除了背的那本黄色封皮的《考研必备》,还另外背了娜姐的法语作文30篇。因为毕业后不能经常回学校找本科法语老师问题,配套线上课老师的梳理,理解了就不太难,考前重点撸了几个常用的过渡词和万能句型。
专业课:北语的外语用从16年开始变题型,取消之前单选填空判断正误这类客观题,改革后的试卷只有三个部分,第一大题十个名词解释共50分,第二大题语言学翻译,分为英译汉汉译英共50分,第三大题3个大题共50分。虽然不考客观题的小细节了,但是基础还是非常重要,人家可能会在大题里面设问考本来小题的知识点。第一年语言学的基础是跟着北语的研究生学姐翠姐,每一部分都拆开了揉碎了讲的,每节课都检查笔记,确保透彻理解胡壮麟和戴维栋这两本书所涉及考研考点。考北语的人都知道娜姐,所以她的资料也被誉为“娜姐出品,必属精品”,今年成功压中150分专业课原题。二战时不管是心理上还是学习上受娜姐的帮助特别大,不牵扯任何广告,只是打心底感激并希望大家可以找到 正确的方向,你的任务是学习而不是搜集资料,专业的事情就交给专业人士来做好了。
胡壮麟的《普通语言学》今年出第五版了,大家可以买新版本来备考,戴维栋的那本橘色的语言学书一般英专大三或者大四就会学,所以这两本教材大家本科阶段就在学问题也不会太大。我一方面听线上课,另一方面自己找了这两本教材的中文版比较对照理解。如果基础不太好,可以搭配星火的黄黑色封皮的语言学书夯实基础,我也全部做完了。星火的优点是有结构图,彩色印刷有对应中文解释,但是关于名词解释的答案是略,可能是觉得知识点梳理部分有,所以我名词解释这块的答案看的是白皮的圣才各校语言学历年真题和娜姐语言学专业课必备资料的名词解释模块。一般名词解释的题不仅仅当作名词解释来背,还要思考如果变成大题应该拓展哪些点,后面必须搭配举例子。真题系列的可以分为横向各个学校真题熟记于心,纵向目标院校的历年真题滚瓜烂熟。我把圣才出版的各学校语言学真题的53套题全部做完了,现在各个学校出题越来越开放灵活,彼此会相互借鉴,我一战语言学之所以考得好是因为我压中两道大题,是上海交大曾经考过认知语言学方面的原题。目标院校的真题可能今年考名词解释,明年同样的知识点考大题,或者同样再次原题出现。对同一个知识点所延伸出来的对比知识点命题几率也非常高。
基础英语这块我是按专八来准备的。北语的基英题型比较稳定,第一大题10个单选共10分,都是考察的词义辨析。推荐《英专考研必备3000词》,各个学校出现的单词,有解释还有辨析举例。会注意积累阅读中遇到的生词,另外推荐一个APP,扇贝系列,个人常用扇贝单词和扇贝阅读,坚持每天打卡800多天了,还会继续,良心学习软件。第二大题阅读,一共5篇,全是选择,一个2分。第一年做完了其他专业的英语一英语二历年真题,把专八历年真题做完了,阅读差不多做了23年的专八阅读真题,第二年雅思阅读做了剑11,华研阅读专项和星火阅读专项,不过后来星火阅读专项没做完,反正就是每天限时限量做,然后订正反思查单词,找出原文出处对比自己的误差。第三大题是英译汉汉译英,推荐《散文佳作108篇》,北语的翻译偏文学,今年就考了第一篇丑石。张培基的那五本,说实话,不是一般人能驾驭的了,有时间欣赏下好了。再推荐星火的翻译专项,上面会给出翻译的采分点,个人感觉还是比较有把控感的。作文用的是《英语专业八级考试精品范文100篇》,听的朱伟视频课,加上小白考研公众号总结的作文模板,后来改编成自己的,开头结尾过渡句和哲学升华都有自己特色的框架。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说来也巧,第一年去北语复试时,从五道口地铁站下来后凭着路痴的直觉和路标,路过北语却浑然不知,望着路边的各种小吃店一条道走到尽头闯入了矿大的领地。明明身后隔堵墙就是北语,还愣愣地找人家问北语怎么走。莫非是冥冥中注定与矿大结缘,第二年卡着预调剂系统关闭前迈入了复试。本来矿大接受调剂生的要求是毕业于双一流院校,像我这种双非完全就是碰碰运气填了个信息,结果好的话没准进入复试录取了,再不济就是人家不搭理,对我并没有实质性的损失,还磨练了玻璃心呢。很幸运我是前者,所以有机会为什么不试试呢?值此考研一战失利一周年之际,给自己个交代,我在意着我的努力,兑现了我的承诺,去北京,会五道口,上211,刷研究生学历。
亦神说过,虽然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获得预期的成功,但如果没有努力过,你连梦想的分毫都没资格拥有。半途而废的人很多,但抱着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人也很多,他们像夜中最亮的星照亮前行。希望大家可以骄傲地站成一棵会开花的树,祝各位金榜题名,旗开得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