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重新学习网易公开课中的《哈佛幸福课》,这个课程在十年前刚出来的时候,是非常轰动的。主要的原因,就像课程里面讲的一样:现代社会压力越来越大、大家需要这样一门把学术成果转化为个人能力的课程。哈佛幸福课面向的听众是以成年人为主的,但是其内容实际上同样适合于青少年,只是青少年课业负担重,很少有人能够抽出时间来学这门课并且学以致用。
本文试着对应哈佛幸福课的内容,把可以用于改善青少年学习模式的内容提取出来。
青少年面对的是繁重的课业负担,如果成绩不理想的话,会有一些压力。如何应对这样的压力呢。按照幸福课里面的说法,每个人都有压力,大家的心理状态都是在某个水平上不断的忽上忽下的波动,应对某个事件的看法,会影响我们的心理状态。比如,在一场考试之后,如果结果不是很理想,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解读方式,积极乐观的人,会把考试当成一个检验效果的工具,知道哪里掌握的不好,后面就在这方面多花一点时间。悲观的人,可能就怨天尤人,对自己的能力过度质疑,导致学习的热情降低。所以,在学习上碰到困难的时候,不妨想想,如果从乐观积极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情给我什么启示,下一步我该怎么做?这样会产生一些积极的行动。
学习成绩不好,总是要想办法提高的。哈佛幸福课也给出了一个比较有效的三个法宝:行动、想象、认知调整。
先说说想象的力量,哈佛幸福课里面说,像体育运动员经常在大脑里模拟最佳动作一样,在学习中也可以使用这个方法,哈佛幸福课的听众是哈佛大学生为主,老师就说可以想象自己每天到图书馆认真学习、想象自己最后取得了好成绩。也就是说不但要想象结果,更重要的是把达到结果的途径也想象一下。那么对于青少年学生,具体的办法是可以想象自己每天认真听课、及时复习、认真做题,最后取得好成绩。
通过不断的大脑模拟,我们在行动上也会和大脑密切配合,这样就能够提高平时的学习效率,取得满意的成绩就成为可能。没有行动就没有成果,行动是必须的。而经常的想象,能够让行动更高效,这就是第二点,行动起来。
对于第三点,认知的调整,幸福课里面讲到,一方面要坚信自己最后会成功,但是同时要对困难有清醒的认识。困难天天有,如果过于乐观,觉得能一步登天,两三天的突击能够把成绩提高几个等级(不排除很多优秀人才能够做到这一点,对于他们,我们表示钦佩),那么现实可能会把梦想砸个稀巴烂,一次次的打击会把人的信心击溃。一个符合实际的认知,是知道自己能够通过努力把知识学到手,然后靠着一节一节课的认真听讲、一个一个空闲的机会在大脑里复习和消化刚刚学到的知识,对于一道一道不懂的题目都请教老师同学弄通记住。这样经过几个月的认真学习,成绩自然就会上来了,同时还会收获学习知识后的喜悦。
所以哈佛幸福课提出:行动、想象和认知调整是提高自己学习能力和幸福度的三大法宝。
不光是文化课,其实体育也是一样的道理。比如长跑,我们看到有的同学跑的非常轻松,似乎他在这方面有天分。其实很多跑的好的同学经常参加足球等高运动量的活动,心肺和肢体已经适应了这种运动强度。对于不常运动的同学,在体育考试的时候,单靠毅力是不够的,而且也很危险,如果强迫自己做超出自己体能的事情,很可能会受到运动伤害,每年军训和体育考试都听说有人晕倒、出意外。真正负责任的方法,还是行动、想象和认知调整。给自己一个比较实际的目标,想象通过不断的练习达到这个目标。同时给自己定一个计划,每天运动一点,并且随着自己的体能情况,灵活地增减运动量、避免运动损伤,这样,通过一、二个月的努力,体能就会有一个比较满意的提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