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6712304/95ea7bb547b8b87e.jpg)
我之前不觉得有什么让自己恐惧的事情。恍恍惚惚云里雾里的也过了半辈子。也没觉得什么,但确实是对什么都提不起多大兴趣。也没有非常热衷的爱好。就是简简单单的,按部就班的胡乱的活着。别人干什么自己也干什么。之前虽有对单位,对家庭的种种不满,内心时常纠结,冲突,但其实并没有勇气离开。现在也变得越来越能接受。
后来经历了母亲的生病,去世。这些前后,我是实实在在的体会到了恐惧是一种什么滋味。记得带母亲去医院检查,天知道,我自己是多么的脆弱无力。我甚至不敢很详细深入的问大夫,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个解决方案?还是靠其他亲人的帮助。现在想来,一切都模糊处理,佯装不知或许是对自己最大的保护。生死面前,我根本就是无力面对。记得那时,虚弱的我,坐在医院走廊的长椅上等结果,感觉无力支撑,特别想躺下。带着一大袋子中草药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的家。
还有一次,我自己因胸闷头晕去医院做检查,那时刚得知母亲病情转移,觉得天都是阴沉蒙着灰的,走在路上,没有实体存在感,飘忽着就去了医院。现在回想,都很诧异自己一个人是怎么去医院做的检查。后来,回家看望母亲,初衷是想在家里呆两天照顾她的,有一刻听母亲提到我姥姥去世的场景,那是我从来没听到过的,我压根不会想到慈爱祥和的姥姥在离开的那一夜是如此煎熬痛苦。又是一阵胸闷心慌。发现自己比母亲还无力,帮不了她太多。没有办法,只能回来,还是各自照顾自己吧,不给彼此填麻烦就不错了。回到济南,下了大巴,恶心难受的我实在没有半点力气,只能靠老公来车站接。母亲去世后的一年,越发没有安全感。走在路上都特别担心会不会倒下去再也起不来。很恐惧。丝毫感受不到双脚踩在大地上的踏实稳定。关键自己还不知道这种感觉究竟是怎么回事。
此刻回忆起来,其实也不是第一次经历丧失了。小时候经历奶奶,爷爷的丧失,那时也是恐惧,痛苦的。这份恐慌,还有谜团一样的疑问深深被埋在心里了。依稀记得心里仿佛有个声音在说:“假如我对什么都不在意,或许什么也不会伤害到我”。爷爷去世后,我甚至无意识的会想爷爷生前对我的种种不好。是的,假如我多想一些他的不好,那么我就可以顺理成章的不那么悲伤了。不是吗?大人们为了 “不耽误你学习”,选择不告诉孩子们。我无法见到他最后一面。那时候也不知道大人们这样的处理是幸事还是憾事。假如回来,那份离别其实也很难面对。只知道高中的某一天回来后,发现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就这样没了,他们连一句具体的郑重的交代都没有。而我也没有勇气和力量去问。洋装一切都不曾发生过。
听起来是不是觉得很怪异呢,没有情感似的。众人无比推崇的孝顺儿女对待一个逝去的生命,竟草率到在最后时刻可以不告诉孩子们。毕竟他们也是这个大家庭的一分子。对祖辈有着血水深情。现如今,我感觉是因为父母们也很难面对那份悲伤与恐惧。所以他们没有力量去和孩子敞开谈这些。而我也在内心纠结挣扎之余,虽苦于没有出口,但也稀里糊涂顺理成章的压下了这些情感和困扰。
3月份是妈妈的忌日,又临近清明,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我总是会想到他们。他们都是我至亲的人,每一个人都曾在我的心里留下痕迹。我甚至用去想他们对我的种种不好,来防御我在心底对他们的那份深情和思念,还有因不舍带来的悲伤。
如今想来,我的生命轨迹好像是一直在逃。逃避面对丰富的情感,逃避亲密和靠近,逃避死亡。天真的想,如果不曾真切的投入和参与,没有深切的触碰。那么,离开时就不会那么强烈的难过吧。是因为分离的悲伤,恐惧,我一直在逃。只是,如果人活一世,都不曾热烈的投入,到离开的那一刻,才是真正的遗憾和悲哀吧。想起不知道谁说的,死亡并没有那么可怕,可怕的是,不曾真正充分的活过。
就以这句话来提醒自己,也做为今天的结束语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