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我的《阅读》之旅
早上起床,特别把永澄老大昨晚的分享录音再听了一遍,如同他说的一句话“我谈论的内容,你能理解多少呢”一直在琢磨这句话,不是记住每一句老大说的每一句话,就叫“理解”,同样的再读《如何阅读一本书》的第一章,真正理解的又能有多少呢?作者“絮絮叨叨”,洋洋洒洒写了368页书,但是从序言和第一章就能够感觉到其中的诚意和用心,巴不得把他知道的想要传达的全部塞进读者的脑子里,我更应该带着期待和敬意细细咀嚼这本“阅读圣经”!

四个收获
1、主动阅读。主动的态度,带着问题阅读。要求的越多,获得的就越多。
2、为了提升理解力而阅读。
3、写和说,就是书写和分享,为了更加主动。
4、思考是主动阅读的关键部分。
三个感悟
1、到底什么是主动?这是我读了第一章一直在想的问题。书中介绍越主动获得的越多,运用一定的阅读技巧接住“投手”投出的“球”——捕捉作者的每一种讯息,可是到底怎么做才能接住球呢?书中没有给出直接的答复,带着这个疑问不,在后面的阅读中找寻答案。另外老大给出解释,如何主动?一个是提问并解答,带着问题阅读,另一个是保持好奇心。保持好奇心,我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内驱力吗,驱动自己想要获取更多知识的动力。
2、提升理解力。这个是最大的震撼!最近越来越强烈感觉到自己的理解能力很表面,缺乏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想都不敢想自己还能“抽丝剥茧”、“剔除肌肉看清骨架”?!细想,从小到大的学习和所受教育中,从来没有特别强调和训练过理解能力。不只是阅读,任何领域的学习提升都需要理解力,理解力是关键,所以我想提高学习能力的关键就是理解的能力。
3、真正的学习。我一直都有个误区,就是认为学习是需要老师指导才叫做学习,现在看来这个想法是完全错误的。是否有人指导不是自己能否学好的主因,“只有真正学习到了才是主动学习”,关键在于自己是否是主动的学习者!
二个改变
1、专注阅读者一本书。没有掌握系统阅读方法之前,不再泛泛的东看西看。
2、这本书激发学习的兴趣,不只是阅读,同样适用于其他领域的学习。
一个行动
跟着老大一起,慢慢读,用这本书教授的方法进行专业课程的主题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