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文化

作者: 惟明居士 | 来源:发表于2020-02-28 22:42 被阅读0次
余秋雨《何为文化》

      偶然的机缘,也是好奇心的驱使,购买了一本余秋雨的《何为文化》。捧起小读,竟然无法放下。一下子为秋雨先生对于文化见解的深邃、洞彻和独特所深深折服。

目录

        秋雨先生叙述自己数十年来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回忆与师长及诸位直谅之友相交的点滴故事,那种真诚、真挚、真情、坦荡,不由得升腾起深深仰慕秋雨先生治学精神、为人高风品德的情愫。

目录2

        文字的流畅、生动那就更不必说,篇篇段段都堪称经典的散文:逻辑清晰、简洁爽直、精炼到位、饱含真情。

文化创造者是善良的

        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恍然有秋雨先生与你我面对面地,和风细雨般亲切地讲述的亲近之感。这也是惟明情不自禁生出捉笔欲赞、深推特享的缘由吧!

文化创造者是诚恳的

        何为文化?真的,过去包括我自己常常口头挂着对传统文化有兴趣,乃至愿意深入探索研究传统文化,甚至有意做一个普及传播者。仔细想来,却未必真正理解深藏于“传统文化的内核”,亦或“文化”背后的真实内涵。

        “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

        正如秋雨先生所言,他的这个定义可能是全世界最简短的。这一点我倒是极为赞同。

        【精神价值】【生活方式】【生态共同体】【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这几个关键词运用得极好,理解了上述五个词汇,那么文化的概念就跃然纸上了吧。

        这本24万字270页的书籍大多是秋雨先生的演讲录和随想漫谈。让我们一起欣赏那字字珠玑吧!

一.文化的最终目标,是在人世间普及爱和善良。

二.一个社会不管发达还是不发达,表面上看起来是经济形态,实际上都是文化心态;

经济活动的起点和终点,都是文化;

经济发展在本质上是一个文化过程;

经济行为只要延伸到较远的目标,就一定会碰到文化;

赚钱,是以货币的方式达到非货币的目的;赚钱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衣食,而是为了荣誉、安全、自由、幸福,这一些都是文化命题。

说这些话的人,大多是经济学家,而不是文化学者。他们不深刻,却是明白人。

三.中国文化的特性:

1.在社会模式上,建立了“礼仪之道";

2.在人格模式上,建立了“君子之道";

3.在行为模式上,建立了"中庸之道"。

四.中国文化的弊病:

1.第一个弱项,是疏于公共空间。

2.第二个弱项,疏于实证意识。

实证意识的缺乏,也就是科学意识的缺乏。

3.第三个弱项,是疏于法制观念。

五.近三十年的进步。

1.由于三十年来"注重经济建设"、"改善人民生活"的成功实践,比较充分地普及了"民生文化"。

2.由于改革开放,文化视野开拓,比较有效地普及了"多元文化"。

3.由于一次次全民救灾的行动,在中国史无前例地普及了"生命文化"。

六.当前的文化隐忧:

1.复古文化正在冲击着创新文化。

复古文化的隐忧

2.民粹文化正在冲击着理性文化。

3.文化的损耗机制仍然强于建设机制。

惰性损耗

七.精彩句子&段落欣赏:

1.《谢家门孔》……"坐在前排的谢晋过一会儿就要回头来问"阿四累不累?" "阿四好吗?" "阿四要不要睡一会儿?" ……过几分钟就回一次头,没完没了。

【每次回头,那神情,能把雪山消融。】

2.……【他像一尊突然被风干了的雕像,站在病床前,很久,很久。】

3.那天谢晋导演的哭声,像虎啸,像狼嚎,像龙吟,像狮吼,把他以前拍过的那么多电影里的哭,全都收纳了,又全都释放了。

那天,秋风起于杭州,连西湖都在呜咽。】

《巴金百年》

4.他的《随想录》不就问世,一个在灾难中受尽屈辱、乃至家破人亡的文化老人,真诚地检讨自己的心灵污渍,实在是把整个中国感动了。最不具备反省能力的中国文化界,也为这本书的出版,安静了三四年。

巴金认为,即使没有灾难,我们也需要反省,也需要建立一些基本品德,例如,"讲真话"。他认为,这是中国人的软项,也是中国文化的软项。如果不讲真话,新的灾难还会层出不穷。因此,他把这一点儿当做反省的关键。

几百万、几千万的数字,整整十年的时间,难道真是什么领导人在控制一切吗?不可能。真正起控制作用的,是酷爱谣言的群体心里,是闻风而动的斗争哲学,是大假不惩的法律缺失,是无力辨伪的文化传统。

《仰望云门》

舞者们超凡脱俗,赤诚袒露,成了一群完全洗去了寻常"文艺腔调"的苦行僧。他们在海滩上匍匐,在礁石间打坐,在纸墨间静悟。潜修千日,弹跳一朝,一旦收身,形同草民。

【只不过,这些草民刚刚与陶渊明种了花,跟鸠摩罗什诵了经,又随王维看了山。】

文化体现在语默动静间 文化无疆艺术无国界

八.秋雨先生书法欣赏:

        坦率地,讲对于书法,惟明尚属业余。对于能文能武的书法家、文人颇为敬佩,手头也有些友人写来送来的字画,也曾顺道游历过中国、日本数百座寺庙道观故址遗迹。对书法多少有些感觉!

        字如其人、字透神气。秋雨先生的字,功力的确不一般。就凭这些字帖,列入我国一流书法家都不为过。人品和气韵都藏在其中!既可以做艺术品细细品味,也可做经典临帖使用。

炎帝之碑 陕西法门寺碑 立于""云冈石窟"碑 立于"都江堰"之碑 立于"长白山"之碑 《离骚》行书本局部 《逍遥游》行书局部

九.余秋雨先生简介:

介绍余秋雨先生

十.余秋雨先生系列丛书:

相关文章

  • 何为文化

    政治课本上对于文化的定义是这样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

  • 何为文化

    梁漱溟先生在论文化时说过一句话:“文化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为他人着想的善良,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

  • 何为文化

    偶然的机缘,也是好奇心的驱使,购买了一本余秋雨的《何为文化》。捧起小读,竟然无法放下。一下子为秋雨先生对于文...

  • 何为文化

    何为文化----以文教化 而今天的教育以什么为目的?以分数,文凭不是以文教化,导致现在的大学生普遍存在几种现象: ...

  • 何为文化

    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 何为文化

    周国平在他的《人文讲演录》中提到:“何为文化,一个人吃饭不叫文化,两个人边吃饭边聊天,那叫文化。” ...

  • 何为文化?

    随着时代发展,科技发展,世界都变得不一样了! 昨天读书,说到趋势,一切都在不断地变化中,这个世界上有没有一些决定大...

  • 何为文化?

    什么是文化?以下这四个要点: 1-植根于内心的修养, 2-无需提醒的自觉, 3-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 4-为他人着...

  • 何为有文化

    蓝瘦香菇的梗好像已经快过去了。但是老师留给我的印象却那么深。 人大的博士,帅气而优雅,有一天上课,说起蓝瘦香菇。说...

  • 何为混文化

    混文化,全称是混合文化,它集合了当今世界各种文化的精华,取之于长处,掘弃其短处,因而得名叫混文化。 在这其中,本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何为文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yrrh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