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中华文明孕育了璀璨的艺术,诞生了种种精美的工艺品,其中尤以书画最为夺目。不同于西方画师主要是凭这项技艺换取报酬,中国书画大多是古代文人雅士所作,寄托了他们的人生理想和生活美学,并被具有同样审美的文人所赏玩推崇。随着时代变革,中国人早已告别了传统农耕社会的生活方式,随之消逝的是传统士大夫阶层及其审美趣味。今天,对大众而言,这些博物馆中的藏品是常见的文化符号,总是不经意间遇见,但又那么远,那么近,谈不上理解,更遑论热爱。不能欣赏古代化的杰作,不仅是审美的损失,更是失去了一个理解古人精神世界的窗口。如何让现代人了解中国艺术,让人们步入大雅之堂?意公子携新书《大话中国艺术史》作出了尝试。
意公子是艺术自媒体“意外艺术”创始人,希望“让艺术更轻松有趣”,她主讲的国内首档艺术类脱口秀《艺术很难吗》等一系列音视频节目全网播放量超过了32亿,出版的《大话西方艺术史》也深受好评。这本《大话中国艺术史》同样延续了她“句句有梗”的风格,以通俗讲史的方式介绍中国古代艺术史。
《大话中国艺术史》将从原始社会到近代以来的中国艺术史与人的一生相比拟,将原始时代视为中国艺术的“婴儿期”,先秦为“儿童时期”,秦汉为青春期,隋唐是其壮年,明清是暮年,近代则随着欧风美雨的传入,迎来了传统艺术的承与新生。书中即以此分期来划分章节。每章先对这一时期的社会背景和艺术发展特点作一概述,然后具体介绍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书中介绍的艺术品包括陶器、青铜器、玉器、雕塑等多种类型,但总体以经典书画为主。
既然是通俗讲史,本书注重的就是故事性和趣味性。意公子此前曾说:“欣赏艺术时,不要只看技法,要去看作品背后的人。”本书秉持了这一面向非专业大众的趣味,对这些艺术品的赏析更多不是限于书画文本本身展现出的技术水准,没有太多讨论艺术流派、风格、技法等,而是着重讲述艺术作品背后的人和故事,从而避免了过多踏足专业领域,可称取巧。从这个角度讲,这本书更多是“社会派”而非“技术派”。如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的颜真卿《祭侄文稿》,书中就着力讲述了安史之乱中,颜真卿堂兄颜杲卿、侄儿颜季明不屈抗贼而死,数年后,颜真卿收拾二人残骸之际,如何提笔写下这篇文稿。通过书中通俗的解说,了解了颜氏一门在战乱中坚守忠义,却因“贼臣不救”而“父死子陷”的惨烈遭遇,再看这篇书法作品,读者应该能从其中淋漓的墨迹、痛苦的线条感受到颜真卿的满腔悲愤。而了解了时代裹挟之下,黄公望颠沛流离的一生,再看《富春山居图》,读者所见也就不只是满目浓淡的山水,而是黄公望笔下“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人生。书中其他诸如毕生坎坷的徐渭、前朝宗室朱耷等等,也都各有其独特的艺术人生。翻阅这些故事,让我们感受到历史长河中,这些文人或挣扎、或豪放、或淡泊、或通透的灵魂。
此外,虽然是本通俗艺术史,书中却难得地从各大博物馆复制了许多作品真迹,并以罕见的超长拉页形式呈现出来,这在一般艺术史作品中也不多见。如《富春山居图》拉页长达1125mm,这一缩印的复制品足以让读者真切感受到原作的震撼。此外,书中对很多名画还放大细部,加以解说,如读者浏览《清明上河图》这种长卷时通常不会注意到的茶楼酒肆、贩夫走卒,书中都一一放大,并进行讲解,让读者深入其中。
作为一本中国艺术通俗读物,本书不足以使读者登堂入室,但深入浅出的讲述方式足以使一般读者产生对古代中国艺术的亲近感,由此推开中国艺术的大门,这就足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