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0年代,美国人口中只有22%的人单身生活,而今天,超过一半的美国人处于单身状态,独居家庭的比重甚至超越了传统的核心家庭,正在成为美国最普遍的家庭形式。在全世界范围内,瑞典、挪威、芬兰、丹麦、德国、法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独居人口比例都比美国更高,而中国、印度、巴西的独居人口增长则最为迅猛。
在本书中,作者艾里克·克里南伯格是美国纽约大学的社会学教授。通过研究向人们证实,由广泛的独居生活所定义的单身社会正在崛起,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也都在随之发生重大变革。尽管传统思想一直对独居生活抱有成见,认为独居就等于离群索居;但是,作者却用了七年时间,通过对三百多位不同年龄和阶层的单身人士的深度访谈,向我们指出,对于个体和对于社会而言,独居生活都可以是健康的。
第一,独居倾向是什么时候开始形成的?
毫无疑问,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加,令更多人有能力负担独居生活。而经济发展还带来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影响,那就是现代人的独居倾向,从婴儿床和儿童卧室时期,就开始被培养。
传统上,大多数孩子都要与他人共享房间。但是从1980年代起,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化国家中家庭的居住面积普遍变大,家庭的人口数量普遍下降,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拥有自己独立的房间。现代的育儿观念也特别强调,孩子从婴儿期开始就应该习惯独自入睡,拥有独立房间。对于婴儿来说,习惯一个人入睡是建立自我认同的重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婴儿能够逐渐建立起“我是一个独立个体”的观念,因而能够逐渐摆脱与父母的各种分离焦虑。
再加上,越来越多的父母双双外出工作,很多孩子自小就独自在家。这样的经验使得现代人从小就培养起了关注自我的习惯和能力。在经历了这样的成长期之后,现代的年轻人也往往都想要保持这种自由的状态。
第二. 对单身和独居者的种种偏见,为什么是错误的?
首先,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决定孤独感的并不是人际交往的数量而是质量。从未结过婚的人们与正处于婚姻中的人们相比,几乎是一样幸福快乐的,而且他们甚至比那些丧偶或者离婚的人要更快乐,更不寂寞。可以说,只有那些身处糟糕的婚姻关系中的人们,才是面临着最大健康风险的人群。
其次,所有关于婚姻有益独居有害的文章,在统计学方法上其实都有严重缺陷,因为这些文章在抽样过程中选择的都是那些运转正常的婚姻关系,而忽略了那些已经以离婚收场的、解体了的婚姻关系,这种抽样和比较结果显然是具有很大误导性的。
这些偏见有什么危害?
克里南伯格认为,这些成见,会影响社会的发展进程。
比如,很多城市空间并不适合单身社会的需求,比如适合单身者居住的公寓数量太少,周边安全性不够,配套服务设施也不健全,等等。这种情况如果不改变,会拖累整个城市的发展速度。美国的蒙哥马利郡就已经为拒绝单身独居认识付出了代价——由于不适合单身人士居住,大量热衷于独居生活的创意阶层离开了蒙哥马利,随之而来的就是当地的房屋价格下跌,税收下滑,等等。
第三,迎接单身社会,单身者自己,以及社会要做出什么改变?
1, 单身者可以怎么做?
对于个人,克里南伯格的观点,简而言之,就是“单身,做社会人”。
单身者要建立“建立家人式朋友圈”。它可以可以包括关心你的家人和密友,也可以包括其他跟你一样的单身者和独居者,还可以包括一些你所感兴趣的社会团体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总之,这个朋友圈可以在平时让你保持充实的社交生活。更重要的是,它在你有需要的时候,比如生病的时候,为你提供支持和帮助;当然它也能够让你感觉到被需要和被接纳。
其次,他们要“构建对单身的文化认同”。
一方面单身者可以以一个群体的形象去面对外界的压力,另一方面增强非单身人群对单身独居群体的认知。在美国,已经出现了一些这方面的先行者,他们创办了“国际乐单身”之日,为单身、独居人士提供建议和帮助的网站、杂志等。
2,社会要做出什么改变?
在个体努力的基础上,克里南伯格认为,整个社会也应该为越来越多的单身者和独居者扫除生活上的、法律上的各种障碍。这主要包括对单身住宅的供应,对单身女性和独居老人的特殊照顾,等等。
首先,在住宅方面,今天的城市设计应该更多考虑单身和独居生活的需求。
其次,在性别方面,国家和社会应该建立服务单身女性需求的福利制度。
最后,在针对老年独居者的特殊需求方面,国家和社会也应该建立专门的社会服务体系和福利制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