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社会

作者: Jfchris | 来源:发表于2018-11-14 23:41 被阅读6次

您身边肯定有不少三十好几的年轻人,他们有自己的事业、自己的爱好,不着急结婚,日子照样过得很快乐,他们就是被叫做“单身狗”的一个群体。这样的人在我们国家有多少?最新的统计是,这样的单身男女人数接近2亿。其实,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单身独居现象已经成一种大趋势,可以说,人类已经进入单身时代。在美国,每7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选择独居,在曼哈顿,有一半以上的人选择独居。在北欧,单身的比例更高,瑞典是世界上独居比例最高的国家,首都斯德哥尔摩的独居比例高达60%。在日本,20多岁的年轻人中,超过74%的人不在恋爱状态,40%的单身人士表示“根本不想找对象”,因为“谈恋爱很麻烦”,或者“更愿意花时间在自己的爱好上”。

独居并不是造成孤独的元凶。独居与孤独并不是同一个概念,很多人容易把它们混为一谈。克里南伯格引用一个心理学家的观点,说“孤独”是一个非常主观的心理学概念,你感到孤独,实际上你未必比其他人更孤单。那婚姻会不会让人克服孤独感?其实,糟糕的婚姻会给双方都带来极大的压力、负担和疾病,让你的孤独感更加严重。即使是完美的婚姻,在配偶一方去世后,另一方也会陷入更糟糕的境况中。

那么,独居是不是等同于孤独?他通过调查表明,决定孤独感的并不是人际交往的数量,而是质量,那些擅长交际的单身人士并不一定感到孤独。而在婚姻“围城”中的人,可能更有孤独感。因此,他得出结论,寻找终身伴侣或者找一个人同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孤独感的问题。

单身并不意味着与世隔绝,相反他们更热衷于社会交往。过去的思维告诉我们,独居就意味着与世隔绝,很少与外界打交道。克里南伯格通过调查向我们揭示:绝大多数单身者,投身社会和社交生活的热情更高,他们比同龄的已婚人士更热衷于外出就餐、锻炼身体、参与艺术或者音乐课程、出席公众活动、跟朋友们去逛街等。

我们都会老去,可能都要面对年老的独居生活,所以需要家庭、市场和国家联手提供各种保障。对于那些经济上有保障、日程繁忙、拥有丰富的社交生活的人来说,独居可能是一种高效的生活方式。但对于那些弱势群体来说,独居往往会导致一种危险的状态。这就需要各种社会机构——包括来自家庭、市场和国家的,对他们提供支持和保障。

我们还需要加深几个认识:比如独居并不是造成孤独的元凶;在社交媒体时代,单身人士并不与世隔绝,相反他们可能更热衷于社会交往;独居也并不是人生失败的象征,鉴于我们都会老去,都可能会过上一段单身独居的生活,所以需要家庭、市场和国家联手提供各种保障,在这方面全世界都可以向瑞典学习他们的经验,看看他们是怎样在社会机能上为独居人士服务的。

书籍资料《单身社会》

相关文章

  • 单身社会

    我们身边有不少年轻人,他们有自己的事业,自己的爱好,却不着急结婚,日子照样过得很快乐。 这样的人在我们国家有多少呢...

  • 单身社会

    在1950年代,美国人口中只有22%的人单身生活,而今天,超过一半的美国人处于单身状态,独居家庭的比重甚至超越了传...

  • 单身社会

    在美国,每7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选择独居。仅在曼哈顿一地,就有一半以上的独居人口。 在北欧,单身者比例更高。瑞典是世...

  • 单身社会

    《单身社会》|曹亚瑟解读 关于作者和本书 《单身社会》的作者是美国纽约大学的社会学教授艾里克•克里南伯格,他一直关...

  • 单身社会

    您身边肯定有不少三十好几的年轻人,他们有自己的事业、自己的爱好,不着急结婚,日子照样过得很快乐,他们就是被叫做“单...

  • 《单身社会》

    人类进入单身时代 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单身独居现象已经成为一种大趋势,可以说,人类已经进入单身时代。 截至2010年...

  • 单身社会

    个人自由,并不能消极地理解为单纯的个体自由行动,或是仅仅被庸俗化的偏见归纳为思想解放运动,自由的本质特征是每个人生...

  • 单身社会

    前两天,同事问我,你什么时候交女朋友?我说,我准备单身。 随后我就与他讨论了一番对于究竟是独居单身还是二人世界比较...

  • 单身社会

    “巴别塔,来自《圣经·旧约·创世记》中的故事,上帝创世之后,所有的人类都讲一样的语言,而巴别塔是人类联合起来兴建的...

  • “单身社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单身社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ate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