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写作谈(040)|优秀的比喻

写作谈(040)|优秀的比喻

作者: 韦志学写作 | 来源:发表于2024-06-16 06:05 被阅读0次
    流泪的少女

    钱钟书很有名的比喻句:

    1.她只穿绯霞色抹胸,海蓝色贴肉短裤,镂空白皮鞋里露出涂红的指甲。……有人叫她“熟肉铺子”,因为只有熟食店会把那许多颜色暖热的肉公开陈列;又有人叫她“真理”,因为据说“真理是赤裸裸的”。

    分析:两个比喻,正是前一个抖机灵,后一个掉书袋。作者并非受到真实感觉牵引而作比,而更多是在玩文字游戏。

    2.婚姻就像金笼,外面的鸟想飞进去,里面的鸟想飞出来。—钱钟书《围城》

    分析:这个比喻句用鸟和金笼的关系来比喻婚姻的两面性。一方面,围城里面的人(婚姻)可能感到束缚和限制,想要逃离;另一方面,围城外面的人(单身)可能渴望进入婚姻,享受家庭生活的稳定和安全。

    这个比喻句生动地表达了婚姻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3.恋爱就像公共汽车,你可以在任何一站上车,然后在某一站下车,下车之后,你不会留在车上,也不可能再次上车。

    分析:这个比喻句用公共汽车和乘客的关系来比喻恋爱中的双方。在这个比喻中,公共汽车象征着恋爱的过程,乘客则象征着恋爱中的个体。乘客可以在任何一站上车,这象征着人们可以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开始恋爱;乘客在某一站下车,这象征着人们可能会在恋爱的某个阶段选择结束关系。这个比喻句生动地表达了恋爱的暂时性和选择性。

    4.她眼睛并不顶大,可是灵活温柔,反衬得许多女人的大眼睛只像政治家讲的大话,大而无当。

    6.桌面就像《儒林外史》里范进给胡屠夫打了耳光的脸,刮得下斤把猪油。

    7.这吻的分量很轻,范围很小,只仿佛清朝官场端茶送客时的把嘴唇抹一抹茶碗边,或者从前西洋法庭见证人宣誓时的把嘴唇碰一碰《圣经》,至多像那些信女们吻西藏活佛或罗马教皇的大脚趾,一种敬而远之的亲近。

    这些比喻句,让我感觉自己如果加上分析,不管写什么,都会是一种赘言,而且会破坏钱钟书先生创造的境界。

    这些就是优秀的比喻,优秀的比喻带来“美”和“惊奇”——让文本富有新鲜感。

    而好的写作,向来都是“意料之外之外,情理之中之中”。这样的写作,有时需要读者大脑中有一处“中转站”,不同区域都先连接到那个中转站,而后才好沟通。想明白之后会让人有恍然大悟的感觉;或者一开始让人摸不着头脑,看到最后不由得哈哈一笑。

    要取得这样的效果,本体和喻体要反差鲜明,那本体和喻体如何才能反差鲜明呢?

    第一种可以是本体和喻体在空间上有落差或陡转,即要么在空间上相距十万八千里,要么天悬地隔、天差地别。最典型的是阿城《溜索》里有一句:

          猛一送,只觉耳边生风,僵着脖颈盯住天,倒像俯身看海。

    分析:这一句写的是山崖之间一道铁索,人仰身滑过去。因为仰着,又很紧张,所以“僵着脖颈盯住天”,本体是“仰头看天”,喻体是“俯身看海”。“天”和“海”,属于空间上的远距联想。

    一下子海天倒置,读着觉得过瘾极了。瞬间让人明白了古人为什么说“文章可与造化争功”。

    电影《星际穿越》里的某些镜头也有这种惊心动魄的壮美感。

    第二种是本体和喻体的风格悬殊。比如张爱玲《沉香屑——第一炉香》:

          他比周吉婕还要没血色,连嘴唇都是苍白的,和石膏像一般。在那黑压压的眉毛与睫毛底下,眼睛像风吹过的早稻田,时而露出稻子下的水的青光,一闪,又暗了下去。

    句子里这个“他”是有香港上流社会交际圈第一类男子乔琪乔,贵气、洋气,还是个混血。但张爱玲一个比喻,却把他和稻子、稻田这么乡土的意象给连接起来了。“洋”和“土”的风格反差令人印象深刻。

    还有《琉璃瓦》里那位为女儿结婚拟了四六骈文登报启事的绅士姚先生:

          姚先生端起宜兴紫泥茶壶来,就着壶嘴呷了两口茶。回想到那篇文章,不由的点头播脑地背诵起来。他站起身来,一只手抱着温暖的茶壶,一只手按在上面,悠悠地抚摸着,像农人抱着鸡似的。

    第三种是远距联想。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个东西,居然被发现有相似之处。比如简祯那一句:

        推车里小山似的菱角,冒着水蒸蒸的炊烟,那贩子熟练的抄刀拨开紫皮,露出半截雪白的肩。

    把剥了半边皮的菱角比做美人露出的半边肩。

    又如张爱玲《小团圆》:

          他吻她,她像蜡烛上的火苗,一阵风吹着往后一飘,倒折过去。

    男女亲吻,女人身体后仰过去,是常见的景象。女人腰肢柔软嘛,且相对被动,所以被吻就容易向后倾斜。

    张爱玲用了“蜡烛上的火苗”“一阵风吹着往后一飘”这一意象。写出了女子无意识的躲闪的情态。

    第四种是平时习惯拿A比作B,现在是拿B比作A。比如阿城《溜索》:

        那马平时并不觉得雄壮,此时却静立如伟人,晃一晃头,鬃飘起来。

    本体是马,喻体是人,用人来比马,写临水定的圣变不惊的伟人。

    再如老舍《月牙儿》:

          我们的锅有时干净得像个体面的寡妇。

    以前的寡妇不能穿红戴绿地打扮,拾掇自己只能往干净的方向上发力。我们的锅呢,也是没有油荤、没有食物的装扮,就剩个干净。

    要有这样的创作,首先心中要有喻体,然后遇到本体A就连接A,遇到B就连接B。移步换景,随时转情。而不是看到本体了,再去临时抱佛脚地想出喻体ABCDE。

    这给我们的启发就是:平常一定要注意观察生活,喜欢看什么就尽管呆呆地看上一阵,不要总是想着非常功利地使用时间。

    只有这样,才能像那些厉害的作者一样,把很多自然的物态、人间的景象存储为我们的底层记忆。我们写不出来妙喻,往往不是因为发现不了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之处,而是我们的底层记忆库里压根就没有这个喻体,那么遇到合适的本体的时候,也就谈不上调取了。

    写作需观察生活,这绝非一句空话。

                ——此篇正文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写作谈(040)|优秀的比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yyz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