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语言的装潢|谈排比
读者朋友们:
你们好!
前几篇,我们探讨了写作语言的装潢这么一个话题,我们谈到了“比喻”“拟人”和“夸张”这三种修辞方法。下面这篇文章,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排比的修辞方法。
排比是一种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三句或三句以上),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
其作用很明显,就是“增强语势”了。
在现当代的一些作家中,运用排比的例子是很多的。
譬如,老舍先生在写《养花》这篇文章的时候,在结尾总结养花的乐趣的时候,他是这样写的:
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前一句就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既写出了养花的心情,又写出了养花的成果。“喜”和“忧”、“笑”与“泪”、“花”和“果”、“香”与“色”,既一一相对,又紧密联系,作者养花的乐趣真是耐人寻味。
朱自清先生的《匆匆》里也用到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看: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写的有意思。前面三个分句说,世上很多事物是可以去而复返的。但是,时间一去不复返。突出了时间的可贵之处了。
再来看,作者写时间流逝得匆匆且悄无声息的句子: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通过这样一组排比句,给读者以启迪,给读者以思考,给读者以警醒。
陈淼先生在《桂林山水》中也多处用到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看: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漓江的水有这么多种特点,只有用排比句才足以表达出这些特点,表达出作者对祖国山水的赞美之情。
在写“桂林的山”的时候,作者也用了这样的排比句式来表现它的特点。请看:
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桂林的山是有它们独有的特点的。分别是“奇”“秀”“险”的特点,因此,作者用排比的句式来表现“桂林的山”这样的特点。
李汉荣先生在《山中访友》一文中,也用到一组排比句,请看: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你好,陡峭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你好,悠悠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
是啊,这山中的一切,都是“我”的朋友,看,我跟他们一一打招呼,一一问候,一一致意。一见如故。这种对祖国山川景物,对大自然的一种热爱与赞美,在字里行间自然流露。
这种感情,需要这样的一种排比句式才足以表达。再比如:
这里的每一寸土地,对我的人民来说都是神圣的。哪怕是一根发亮的松针,一块海滩的砂砾,一片林中的云雾,一颗清晨的露珠,还是一只鸣唱的小虫,所有这一切,在我们人民的记忆和现实中都是神圣的。
这个片段是选自西雅图的《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作者饱含着对土地的敬畏与热爱。因此,这些语句流淌而出,情之所至,言语自出,且是排比而出,唯有这样才能够表达。再如:
河流也是我们的兄弟,它解除我们的干渴,运载我们的独木舟,哺乳着我们和我们的子孙。
河流功不可没,因此“你们”必须像对待自己的兄弟一样,给予河流以慈爱。
……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当要分层表达某个事物多方面的特点的时候,或者要表达心中那份强烈的情感的时候,我们可以试着采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它可以增强语势,更有说服力,也更能打动读者的心。
谢谢您的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