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长大,越发现自己对钱的敏感度越来越低,因为钱肯定会越来越多;而对时间段额敏感度越来越高,因为时间越来越少。
我一直相信,抽象的时间价值,是可以用具象化的金钱来衡量的。你觉得自己的一小时值多少钱,你的一天值多少钱,基本上就能判断你在什么段位。
网络上有个词一直比较火,叫做放弃你的无效社交,说很多社交其实是没有意义的,只有自我才没有浪费时间。这句话是对的,但是判断的标准又是什么呢。当一个人的时间本身就不值钱的时候,就会很难判断哪些是有效的,哪些又是无效的。
因为即使节省了所谓的无效社交的时间,多出来的时间,也没有用在发挥更大价值的地方,更谈不上产生更大的收益。所以,对于普通人人来说,放弃无效社交就是一句废话。
正如另外一句被说滥的“鸡汤”,说“要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其实这句话对很多人来说就是伪命题,浪费的前提是有价值呀,如果一个人的时间价值本来就低,哪来的浪费可言呢?
就好比谈恋爱,你判断一个男人是不是真的爱你的标准,不是看他是不是和你在一起,而是他为了你,拒绝了多少个喜欢他的女孩。
普通人和牛人的差距,就是一条:时间成本的高低。
当财富达到一定的高度后,其实很自然就会用金钱的价值来衡量时间,你一小时100元和一小时1000元分量当然是不一样的,一个人的财富积累和他对于时间的吝啬程度是成正比的。
这时候你会发现,你舍不得花费两三个小时去电影院看一场电影,因为花费的时间比电影票贵太多,如果电影还不好看,那简直要骂娘;你舍不得和没有深交的朋友吃吃喝喝聊些有的没的,于是你自然摒弃了无效社交;你舍不得买东西货比三家,更愿意花一些钱进行过滤,你不再用时间换钱,而是用钱换时间。
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要花时间——这句话开始成为你的信条。
网上有句话我特别认同:如果你想找人帮忙,去找那个特别忙的人帮忙,而不是去找那些比较闲的人。因为那个忙的人,只要答应了帮你,就一定会很高效地把事做好。反倒是那个闲的人,很可能会拖延低效,最终帮不了你。
所以你会明白,为什么越有能力选择悠闲的人,越是选择忙碌。而事业没起来,本应该忙碌的人,却往往越有时间。
马云前几年演讲的时候说,自己50岁之后退休,过自己喜欢的平淡日子。但你看现在他把公司交给下属,自己退休了吗?并没有,反而感觉他在网络上越来越霸屏,越来越忙了。
其实这个是可以理解的,而且是正常的。
因为他的影响力更大了,可以做更大的事情了,选择退休无所事事的成本已经大到根本无法计量。换句话说,他的时间更值钱,怎么舍得浪费。
所以,说白了,这是人性,就像人性里无底洞的贪婪、无休止的欲望。一个成功人士,只会把这些事情的优先顺序做个调整,而不可能只选择悠闲的生活。
财富越多,责任越大。
所以,当假期已经结束,大家都开始回到工作岗位,如果一个人的状态是“假期居然就这么快结束啦,我还想多玩几天,没休息够呢”,那么,很抱歉,这种心态的人,大多数(不是全部)事业还没有进入飞速上升期。
很多人不理解所谓工作狂的生活方式,觉得他们只有工作,没有生活。其实不然,这些人确实在有意无意压榨自己的假期,但他们有一套自己独特的作息时间。或者说,他们并不觉得别人在度假休息,自己就也要休息。
时间更自律,人生更自由。
我发现,当我们还在渴望社交和连接的时候,很多牛人的行为,往往是反社交的。
我们热衷去高格调的场子,就可以结交些所谓的人脉。有什么饭局都要去参与,说不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那时候的我们,会更重视可能存在的价值,而不太关注时间沉没成本。
而你会发现另一些人,他们生活更简单,更有规律,所以更专注,更有效率。因为他们早早开始明白一个道理——大多数事情,都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我有个理论:你要了解一个人的段位,你只要看他如何处理自己的时间,和如何对待你的时间。你认为自己的hourly rate值多少,就大概知道接下来,哪些东西值得追逐,哪些东西应该放弃。
宁可对时间焦虑,也好过对时间无感。
更多成长干货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指尖的宇宙
指尖的宇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