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辕门立木

辕门立木

作者: 木杉bin | 来源:发表于2021-06-14 18:55 被阅读0次

题记:无规矩,不以方圆。既有规矩就要落实执行。

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是一个需要深思的问题,不同阶段面临的问题也不尽相同。专家指出,人出生后6个月是培养咀嚼能力的关键期,8个月是学习分辨大小、多少的关键期,2~3岁是学习口头语言表达的第一个关键期,2.5~3岁是教育孩子学习做事有规矩的关键期,3岁是计算能力发展的关键期,3~5岁是音乐才能发展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5~6岁是掌握词汇的关键期,9~10岁是由注重后果变化到注重动机的关键期。3~4年级是纪律发展的关键期。

布丁已经4周岁,早期已经培养了一些做事有规矩方法,但是需要不断巩固对规矩的认知。因此,在日常的生活中需要制定基本的原则来惩罚和奖励其行为,以便巩固现阶段的成果,同时引导其下个阶段的更好的生活和学习。原则上,触及安全、生存问题必须要有负面反馈机制,即惩罚;触及智力成长、身体成长问题要有正面反馈机制,即奖励。

一、负面反馈

1.内容:家庭中,未经父母授权做危险的动作(如:玩火,玩电,使用危险器械);公共场合,未经父母授权去危险区域(如:闯红灯,停车场乱跑,开放水边玩耍,故意脱离父母的视线(不主动牵父母手,故意不带定位手表))。

2.方式:既有权益惩罚,周期提供权益包括:玩具权益@每月300元,动画片权益@每月2小时,外出旅游权益@每季度1次出宁游玩,游乐场权益@每季度6小时。额外惩罚,其包括:口头教育,口头批评,思过贴(写检查),关禁闭,肉体惩罚(戒尺打手心或者屁股)

二、正面反馈

1.内容:家庭中,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如:按时足量吃饭,按时睡觉,自己穿衣,合适场所大小便,按时完成学习任务),主动帮助家庭成员分担家务(打扫卫生,倒垃圾,规整玩具和书本);公共场合,自己维持公共规则(图书馆不喧哗,飞机动车不嬉闹),主动影响周围人维持工作规则(对于同龄小朋友做的不合适地方,合适礼貌提出来,并且帮助其改正)。

2.方式:既有权益增加,在周期性权益基础上增加额度和次数(玩具权益@每月300元,动画片权益@每月2小时,外出旅游权益@每季度1次出宁游玩,游乐场权益@每季度6小时)。额外奖励,其包括:口头表扬,书面表扬,提前开放成熟阶段的权限(不影响其安全,生存,成长的情况下),满足额外愿望。按照前面专家的意见,在合适的年龄段给你增加围棋、逻辑狗(3岁~4岁),钢琴(3岁~5岁),英语(3岁~4岁),游泳(4岁~5岁)等基础性的教育规划。在正面反馈,在双方认可的情况下,可以提前体验,具体规划可以协商沟通。

具体的实施细则,需要讨论完善,负面反馈由父母主导,正面反馈可和宝宝初协商。

相关文章

  • 辕门立木

    题记:无规矩,不以方圆。既有规矩就要落实执行。 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是一个需要深思的问题,不同阶段面临的问题也不尽相...

  • 立木取信?

    昨天看了一个小故事,开阔了眼界。 商鞅立木取信是我们中学就熟知的历史典故。“商鞅立木取信是战国时期发生在秦国国都市...

  • 立木取信

    商鞅颁布新法时,为了取信于民,他在都城南门外立了根三丈木杆,并张贴布告:“谁能把木杆搬到北门,赏金十两。” 老百姓...

  • 立木取信

    商鞅颁布新法时,为了取信于民,他在都城南门外立了根三丈木杆并张贴布告:"谁能把木杆搬到北门赏金十两。" 老百姓看了...

  • 立木取信

    时商鞅变法,新法推出。怕官民无信,将一根木头立于城南大门口,并贴出告示,说:“如有人将这跟木头搬到城北门口就赏十金...

  • 读书打卡第13天――三国演义

    第七回 辕门射戟 吕布让士兵把他的方天画戟立在辕门前,他站在一百五十步之外,说:“辕门离这一百五十步,我若一箭射中...

  • 商鞅南门立木

    在战国七雄中,秦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比中原各诸侯国落后。贴邻的魏国就比秦国强,还从秦国夺去了河西一大片地方...

  • 立木为信

    立木为信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行改革商鞅下令...

  • 牵住执行力这个“牛鼻子”

    秦时,商鞅变法“立木为信”,以移木之赏金,树政府之信用,让百姓相信政府言必行、行必果。 “立木为信”只是一种手段,...

  • 评书连载:《闲话三国》(112)

    三将军刚走到正辕门旁边,他抬头见到辕门上插了三面大旗。 左边旗上写着,“大汉皇叔,宜顺亭侯,左将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辕门立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zeoe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