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木取信?

作者: Liz_if | 来源:发表于2017-01-14 15:01 被阅读0次

昨天看了一个小故事,开阔了眼界。

商鞅立木取信是我们中学就熟知的历史典故。“商鞅立木取信是战国时期发生在秦国国都市的一个事件。当时商鞅变法推出新法令,生怕民众不信任,放了一根木头在城墙南门,贴出告示说:如有人将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就赏十金,所有民众都不信。直到将赏金提升至五十金,才有一壮士将木头搬到了北门,商鞅如约赏给了他五十金。此举取得了商鞅对民众的信心,终于商鞅公布了变法的法令。”

要说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课本上的标准答案一定是这样:为政者要说到做到,取信于民,法律和政策才能得到很好地贯彻。

穗积陈重给出不同的答案:法之威力,其根基乃社会价值,“信赏必罚”这般,不过乃令人信服其威力之方法而已。如徙木至北门之令,乃民不知何故之命令,即无社会价值之法律,下此令,设此法,以信赏必罚期其施行之态度,诚为刑名法术者之根本误谬,不仅自身陷入困境,慨叹“造法之弊”,且此法律万能主义反成为永久阻碍东洋法律思想发达之起因,实乃可叹可鉴之事。

我们的标准答案,从法令的贯彻落实出发,强调民众对法律的遵守来自于对权威的“信”,而后者,从法本身的社会价值出发,强调人们对法律的信仰来自于对法价值的认可。

同样一个故事,可以有不同解读,不为分辨对错,只为保持思辨。

相关文章

  • 立木取信?

    昨天看了一个小故事,开阔了眼界。 商鞅立木取信是我们中学就熟知的历史典故。“商鞅立木取信是战国时期发生在秦国国都市...

  • 立木取信

    商鞅颁布新法时,为了取信于民,他在都城南门外立了根三丈木杆,并张贴布告:“谁能把木杆搬到北门,赏金十两。” 老百姓...

  • 立木取信

    商鞅颁布新法时,为了取信于民,他在都城南门外立了根三丈木杆并张贴布告:"谁能把木杆搬到北门赏金十两。" 老百姓看了...

  • 立木取信

    时商鞅变法,新法推出。怕官民无信,将一根木头立于城南大门口,并贴出告示,说:“如有人将这跟木头搬到城北门口就赏十金...

  • 莫名心痛

    不知不觉, 无声无息, 有一点莫名的心痛; 那是孤夜的寒风, 划破友善的黎明。 以上率下, 立木取信, 尽显军人铁...

  • 莫名心痛

    不知不觉, 无声无息, 有一点莫名的心痛; 那是孤夜的寒风, 划破友善的黎明。 以上率下, 立木取信, 尽显军人铁...

  • 立木取信,一诺千金。 商鞅

    商鞅,是战国时期卫国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改革家,为了使当时的秦国富国强兵,建立统一的帝国,他推行了两次变法,分别以“...

  • 七律 官诚则民信

    官行正道讲忠贤,取信当须德在先。 刘备渡民恩义树,商鞅立木法威宣。 待人虚伪无谁念,处世真诚有众传。 理事...

  • 做孩子的榜样

    昨天晚上,和儿子的阅读时间,给儿子读了绘本商鞅立木的故事。 商鞅主张,要让国家富强必须取信于民。在他实施变法改革之...

  • 资治通鉴|战国秦汉【21】立木取“信”的“信”是真的“信”吗?

    导读 城门立木取信的故事开始了,秦国的变法也开始轰轰烈烈开展,社会风气良好,国家GDP持续上升,怎么看也是好事。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立木取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dve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