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品,文责自负。
老妈出生于上世纪二十年代中期,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镇江被日军占据,老妈当时也十岁出头了。
那时候的情况是微妙的,城市是日本人的天下,乡村是国民党和共产党的领地。老妈的家乡在镇江乡下,长江边上一个泥沙冲积而成的圩,是个颇具规模的乡镇,也是北上去扬州的要道。其时,主要由新四军掌控。
白天,日本兵乘坐小火轮,突突地鸣叫着,来到乡下,挑着膏药旗,扫荡来了。新四军有眼线,日本兵刚出镇江码头,这里已经得到消息了,自然转移一空。
日本兵扑了空,也不恼火,兴趣全在捕捉乡人养的鸡上面了。十几个日本兵,至少每个人两只鸡,拴在刺刀下,排着队,夕阳下登上火轮,突突地冒出一股黑烟,回城里去了。日本兵从不在乡下过夜。因为夜晚是新四军的天下。
老妈又说,乡下财主家有对双胞胎女儿,在省城南京读的师范,毕业后在镇江做小学教员。因为乡下新四军闹的凶,城里宪兵队便经常询问家住乡下的中国人,搜集新四军活动情报。
一次,姐妹俩人回乡下探望父母,回到城里后,被宪兵队传去问话。不料被地下党插在宪兵队门口的暗桩发现了。结果下次姐妹俩回乡下时,半路上被新四军截住,堵住嘴,身上绑上石头,沉入长江里了。
其实,宪兵队只是例行问话,姐妹俩说没说新四军行踪,没人知道。因为,这已经不重要了。
老妈已九十高龄了,喜欢吃红烧肉,大闸蟹。吃大闸蟹有妙招,用剪刀把蟹剪成一小段一小段,然后慢慢剔出肉来吃。一般情况下,是边看抗战剧边啖蟹,笃悠悠,小乐惠。
老妈常说,以前小时候蟹不稀奇,乡下田里江边多的是。日伪时期,新四军在乡下活动,常以蟹鱼蚌螺为食。
说到日伪时期,老妈说老家乡下出过一个汉奸。此人原是私塾老师,姓万双名翰生,嗜好烟土,拮据得很。一日,因窘迫,逐潜去城里,向日本人密报乡下新四军迹象,获赏银大洋十几枚。次日,日军乘汽艇扫荡来了。
因事先发现早,新四军及时转移了。日军扑了空,迁怒于暗中帮助新四军的乡民。烧了十几间屋子,绑了十几个年轻乡民,汽艇开到江中心,把那些乡民手脚捆绑推到江里,便回城里了。
万翰生因一下子有了横财,在大烟馆吸大烟时露了财,遂引起他人怀疑。当时乡里朱大先生知晓后,大为震怒,连夜率领门徒数人,把万从家里掳到野外。
一番恐吓询问后,知其奸情。于是命令万自己掘了个坑,然后推他入坑中,手往下一挥,数个门徒纷纷扬铲挥土,将万翰生活活生埋了。
万没有老婆子女,只有一个老妈。当天清晨,万母门前有一袋粮食,几块大洋。以后,万母时常收到粮食,大洋,得以免于饥馁。
这朱大先生,姓朱名英国,乡里人尊称大先生。朱大先生一生未婚,年轻时入帮会,辛亥举事和民军攻打过南京,后回乡里,没有子嗣,嗜鸦片,性豪爽,胆烈,收门徒众多。
老妈家乡有的乡人外出经商,发迹了,揣着银票衣锦还乡了。那时候的人,有了钱,唯一投资是买田置业。
朱大先生的厉害之处,这个时候显示出来了。乡里的田产卖买,没有他的首肯,是不能签约过户的。而那些发了财,欲买田的乡人,首先得拜朱大先生为师。拜师礼为一丈三尺布。因为做一件长衫,用布料约一丈三尺。然后才能签押过户。
朱大先生在签字前,郑重声明,买田为活约,以便日后卖田人家有钱赎回。因为人不可能一辈子贫穷,总得为人家子孙留一条活路。朱大先生每言此约,买田者皆应允,卖田者皆感激涕零。乡里保长乡长们,见了朱大先生,皆恭敬无比,递烟端茶让座。
朱大先生过世后,徒弟自发操办丧事。置二百套孝子丧服,大徒弟说:"先生没有子女,待我们如亲人。推衣解食,排忧解难,急公好义,名动四乡八里。我等作为先生门徒,自当披麻戴孝,风风光光,把先生恭送入土,生荣死哀,也算尽了我等一份孝心。"
众人皆以为然。择日出殡,轰动乡里,一时之盛,传为美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