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在中国文字里解释,孤是王者,独是独一无二。独一无二的王者必须接受孤独,他不需要接受任何人的认同,更加不需要接受任何人的怜悯,王者可以在很平静的环境下独行”。
孤独往往被人们牵与它的很多同伴:孤单,空虚,寂寞……如此诸多,如孤独的孪生兄弟,被傻傻分不清。实则,它们只是血缘较近的独立体。
社会的发展,物质的充足,信息的便捷,生活的无奈……有人孤独着,有人孤单着,有人空虚着,有人寂寞着,甚至愚昧着。这所有一切,使世界变近了,人与人却远了,近在咫尺却如远在天边,所以自古便是群居动物的人类开始畏惧,灵魂也随之开始颤抖,开始空虚,开始寂寞。
因此,越来越多人开始在自以为近在咫尺的互联网诉说着自己的委屈,在用巨额换来的屏幕里刷着珍稀的存在感,在黑夜里用嘈杂和酒水排遣着所谓的孤单与孤独。
因为肉体的孤单,灵魂的虚无,精神的落寞,所以越来越多的群居动物尽力寻找存在感,证明着自己的实体的存在。假若不经意抓住了可以证明自己存在的,便如鱼得水,所谓“依赖感”爆棚,“闺蜜”“知音”之多已到骇人之境,或许,并不是真正的知其音,而是因愿闻其音,自己的存在和想法得到肯定,哪怕肯定得多么敷衍。所以我想,“空间”“朋友圈”“贴子”等之类的创造者必是深谙此道的心理学家,无数的“赞”与“评论”完美契合这群空虚寂寞却念叨着自己暂还配不上的孤独的离群动物。刷出了实体的存在感,却愈添积了空虚与寂寞。
高贵的孤独当然,这些人中的很大一部分还不配称得上“孤独”。
“孤独是一种状态,一种圆融的状态,一种精神和文化的状态,这样的孤独是高贵的,这样的孤独者也是思想者。他的思想是自由的,也是充实的,他面对的是真正的自己或一个全新的世界。”孤独,让一个人暂时摆脱凡尘种种,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一个人的世界,去享受只属于自己的世界,并使这个世界繁花似锦。相反,空虚寂寞的人并不如此,他们是孤单的,哪怕身处热闹非凡之境。他们面对的是别人的世界,所以手足无措,所以无可奈何。灵魂与精神的虚无与落寞使他们看到黑白的世界。却浑然不知,他们自己也可拥有一个没有无奈、可以“为所欲为”的个人世界。“在一个群落,掩埋得越深,就越难找回真正的自我”。多视内而非紧抓外界不放,即使孤单,却不孤独。
我们常在迷茫的生活里落寞,常在物质的时代里迷失,常在死寂的夜里啜泣,常在明媚的艳阳下悲凉……《道德经》有言: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万事万物皆有阴阳二元,有无相生,利弊相衡,区别就在于,人如何面对。人生而孤单,无一例外,而有的人处世处事只观其有无其无,有的人只握其弊丢其利,这也就导致了,有的人注定在孤单里没落,有的人注定在孤独里辉煌。孤单与孤独,一念之差;卑微与高贵,万里之遥。
周国平先生《孤独的价值》一文所言极是,归结而言便是:唯有孤独,才有机会结识真正的自己;唯有孤独,才能渐成一思想者;唯有孤独,才能充实那仅属于自己的世界。
当别人还在拼力追逐不知所以时,给自己一方净土,一笔一书一香茗,触摸自己清逸的灵魂,抚慰自己空虚的精神,尽情享受与充实仅属于自己的高贵的孤独。
高贵的孤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