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投资这又开始筛选最抗跌的基金经理,回顾春节前期大家也是一说基金经理就是张坤、肖楠、朱少醒。那么为什么这些基金老将这么快就被所有投资者知晓而一些业绩不错的新人基金经理却无人关注呢?
一、这些明星基金经理为什么会火
首先,大家频繁接触到朱少醒,张坤,刘彦春,萧楠,王宗和等等这些明星基金经理是因为基金公司的营销推广。基金公司的主要盈利来源之一是基金的管理费用,也就是说大家买入一家基金公司的基金份额越多,这家基金公司越挣钱。而牛市又是又是基金最好卖的时候,大家看到基金能够赚钱都纷纷开始准备购买基金,这个时候,基金公司便会让历史业绩较好(能够做出抓人眼球的营销图例)的基金经理发售新基金,同时开始通过各种渠道(基金交易平台、银行、支付宝、营销号)进行集中推广,这时这些基金经理就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中了。
其次,是这些基金经理的能力和业绩确实比较出色,不出色的也不会拉出来带新基金,投资者通过推广信息一看这些基金经理管理的其他基金和历史业绩,果然非常不错,便开始尝试少量买入,短期随着牛市开始盈利,便更加青睐和宣传这些基金经理,形成一个正向循环。
二、业绩比较差不多为何都不推荐新兴基金经理
①历史业绩无从追溯
投资一道“稳”字当头,巴菲特有个名言:“第一条原则:永远不要亏钱,第二条原则:永远不要忘记第一条原则”。大家都希望能够躺着把钱赚到,于是开始分析、回溯每一个基金经理的历史业绩、投资风格、操作有效性、抗风险能力、择股能力,试图从众多基金经理中找出最优秀、最安全的基金经理,这一分析,发现新兴的基金经理用于回溯的信息太少,相对得到的分析结果稳定性和有效性就要低很多,贸然选择和推荐容易打脸,所以就容易被pass。
②短期业绩不具有代表性
有的新兴基金经理半年的收益达到50%,而一些明星基金经理才收益25%,为什么不选择新兴基金经理呢?这是因为有很多的因素会影响基金短期的收益(如:大量纳入净值的赎回费用、踩中了风口),而短期的业绩很难用于预测后续基金盈利能力和风险。
举个例子,经理A第一年收益50%,第二年亏损25%,第三年收益50%,第四年亏损25%,而经理B每年收益25%,同样是四年下来,假设基金净值初始为1元,经理A的基金净值为0.5625,经理B的基金净值为2.07,这个例子虽然比较极端,但也体现出长期稳定的盈利能力的重要性,所以大家更愿意选择长期绩优(五年十年)的基金经理
③投资经验
入行时间长的基金经理大多经历过一轮或多轮牛熊行情,这些经历虽说不一定能够直接提升他们的能力,但至少会让他们有更多的经验教训。而投资者更青睐他们是因为希望在下次遇到熊市的时候,能够运用以往的经验来减少资产的损失。而新兴基金经理可能看过或间接参与过牛熊市,但作为主导人参与和作为一份子参与的效果也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大家更喜欢选择基金老将。
三、明星基金经理是否一定最好,新兴经理是否不能选择
这个当然不是,如果都这样的话新兴基金经理都饿死了(开个玩笑)。
明星基金经理代表了他有优秀的历史业绩,但随着投资者对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其掌管的基金会被大量的买入,如出圈后拥有后援会的坤哥,这个时候明星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会受到较大的影响,从而会影响投资者收益,例如:
①基金限购
当基金限购到每天只能买入100元或1000元时,会让资金体量较大投资者无从下手。
②盈利摊薄
当在牛市大家疯狂买入明星基金时,会让基金经理被迫在高点买入大量股票标的,摊薄了历史收益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基金经理的布局。
这个时候,就是绩优的新兴经理出场的时候了,很多资深的投资者会同时关注很多基金经理,从中发现很多还没有完全进入群众视线,但业绩和风险控制能力都不错的基金经理,当历史关注的基金经理曝光度过高时,会转身投入这些新兴的优秀的经理怀中(当然要适当降低预期和承受一定的风险)。
所以小而美并不意味着不好,明星基金经理管理也不一定能一直保持那么高的收益率,一切都是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和盈利预期来决定的。当然作为推荐来讲,大家肯定是优先说确定性更高的明星老将对吧,甭管涨多涨少,只要涨了,你就不能说人家错~这里还是建议大家多学习和了解一下原理,仅听推荐进行投资风险还是太高了。
网友评论